分享

我是怎样查分项技术交底的

 于五星建筑书馆 2019-03-21

在工程资料的上百个分项中,其对应的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工作量也是不小的,一般上万平米的工程,单技术交底都得装好几盒。对于每一项交底,我能从头到尾一字不落的看下来的机会是不多的,除非单独行动,因为检查时间很有限,在检查时间最短的一次,仅仅只有5分钟的时间,当然,整个资料整理质量的好坏,往往抽查一盒就能基本知道全部,看交底更是走马观花。分项交底从格式上看是否符合要求,基本上扫一看就能看个大概。一般都是看是否符合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看交底项目的勾选是否正确。在技术交底的表头,列出了施组总设计交底、单位工程施组交底、施工方案交底、专项施工方案交底、施工作业交底五项,所做的交底要在这五项中勾选,分项交底属于施工作业交底。

第二,看交底内容是否拉项。在北京市地方标准《建筑安装工程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T01-26-2003)中,每个分项的交底内容主要包括:材料要求、主要机具、作业条件、操作工艺、质量标准、成品保护、应注意的问题七个内容。各地虽稍有不同但基本都大同小异。

第三,从质量标准中看是否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在2013年前的旧工艺中,要求的是保证项目和允许偏差,一旦发现是按保证项目和允许偏差顺序书写的,说明用的工艺或用的规程过时了。

第四,看是否有模棱两可的数据。如“铝合金门窗安装中,平开门可采用预埋件连接、膨胀螺栓连接、射钉连接或预埋钢筋焊接方式。”这种字句明显就是照抄工艺,到底按什么连接方式,难道让操作工人去选吗,显然没有针对性,难于实际操作。

第五,看允许偏差是否符合评优的要求。评优标准(如北京市有结构长城杯标准和竣工长城杯标准)中的允许偏差是严于一般工艺标准的,如果允许偏差还按一般工艺要求,那就造成交底与评优方案不交圈。同时资料也不复合评优的质量要求。

第六,看交底签名记录是否符合要求。一看十几个人的签名都是一个人笔体,这就是不能允许的代签现象。也不能用兰色、红色等浅色彩色墨水笔签字。必须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或钢笔签字,是为了便于字迹能长久保存。

第七,几个交底或几本资料对照着看。如看到不同分项交底的签名记录都是一模一样,这就有复印的嫌疑了,有的分包资料用一张交底签名记录复印后附于各种交底之后蒙哄过关的现象。如地板防水分项验收实在1月5日,而地板防水的交底时间是2月10日了,这就不符合先交底后施工的正常程序了。明显属于先施工后补资料的怪现象。

如果以上内容都不具备,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分项交底。有一项不符合要求也不能说是一个非常完善的交底。即便以上要求都符合,也未必是绝对合格的交底,还要看内容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所用的工艺规范要求,进一步细查才能最终判定。在资料粗检抽查中,对于一人代签、资料后补、模棱两可、工艺过时现象,(资料检查者)便可直接判为该交底不合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