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教你用1万块投资房地产!

 东方博融99 2019-03-21
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教你用1万块投资房地产!

来源丨喜马拉雅管清友的精品课《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的投资课》

编辑丨何嫱

很多人,尤其是大城市的年轻人,可能从很早就看好房地产,但苦于资金不够,所以只能眼巴巴的看着房价这班列车从眼前飞驰而过。

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教你用1万块投资房地产!

这是典型的由于缺乏金融意识而犯的低级错误。如果你是刚需,资金缺口又不是很大,那么你应该学会合理的利用杠杆,通过金融工具来解决现实的居住需求,也许你当时觉得债务很重,但只要你看清了过去十年的金融化大势,那你就应该明白,十年前的1块钱债务和十年后的10倍收益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反之,如果你不是刚需,而且资金缺口很大,那问题就不一样了,大量借钱去买房并不是一种很合理的选择。

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最危险的投资方式

买房资金占用量极大,买房对很多人来说不仅要“all in”自己的鸡蛋,可能还要去大量借鸡蛋。过去十年你这样干可以,因为房价的表现太过突出,不仅可以消化杠杆,还能获得很高的额外收益。

但未来十年房价不可能再重复过去十年的奇迹,波动会加大,这个过程中如果还继续套用过去“all in”的投资方式,会有很大的风险,尤其是对一些中小城市的投资者。

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教你用1万块投资房地产!

其次,投资不能只考虑前端的收益,而忽视了后端的退出和兑现。房子作为一种很“重”的资产,流动性比很多金融资产要差的多。尤其是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交易成本明显高于其他国家,我们的交易成本包括契税、所得税、营业税等,大概是房价的4%到5%左右,这些成本会对房地产的交易产生限制,降低其流动性。

所以正常情况下,房地产交易的成交周期明显偏长,少则半月到一月,多则半年到一年,尤其是地产下行周期的时候,很可能有价无市。此外,中央现在定调房住不炒,对投机买卖施加了诸多限制,这导致购房者群体明显缩小,也会限制房子的流转。

所以,直接买房其实是投资房地产最笨重的一种方式,在金融市场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很多间接的方式投资房地产,不仅一样可以分享房地产上涨的红利,而且可以避免房地产资金占用大、流动性差的风险。

三种投资方式

第一种是房地产相关的股票。在买房者分享房价上涨红利的背后,还有一个最大的受益群体,那就是房地产企业。一类是房地产开发商,比如我们熟悉的“招保万金”。

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教你用1万块投资房地产!

另一类是房地产相关的服务商,比如房地产交易中介、房地产网站等等。投资这些企业的股票一样可以分享房地产发展的红利,但由于大部分房地产服务商是在海外上市,国内投资者不便参与,所以主要的投资方式就是投资A股市场上的这些房地产开发类企业。

第二种是房地产相关的基金产品。按照募集方式,有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两大类。公募基金主要是房地产行业主题基金,主要是针对二级市场,与房地产股票走势高度相关,需要投资策略可参考房地产股票投资。

私募基金主要是房地产投资基金,主要是针对一级市场,投资者需满足合格投资者要求,参与房地产企业和项目投资,从中获取投资收益。

通常房地产投资基金收益较高,多为15-20%左右,因为过去十多年房地产一直处于上升周期,但就产品本身来说,一般周期较长,风险相对较大。在具体投资过程中应结合发行主体资质、投资标的质量、基金管理人历史业绩等多个因素,全面评估投资的安全性和收益性。

第三种是房地产相关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包括类REITs、CMBS、房地产ABS等类型,具有类固收属性,对投资者门槛相对较高,需满足私募合格投资者要求。

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教你用1万块投资房地产!

未来最主流的就是REITs,也就是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是国外房地产投资的主要形式,和基金的运作形式相似,通过发行股份或受益凭证的方式募集资金,由专门的托管机构进行托管,并委托专门的投资机构进行房地产相关投资经营管理,到期将房地产投资收益按比例进行分配,从而实现分散投资、集中受益,长期回报率相对稳定。

最后总结一下,投资房地产不一定非要买房,还可以通过房地产股票、房地产相关基金、房地产相关资产证券化产品等金融渠道来分享房价上行周期的红利。

关于主播:

管清友十多年投资经验和研究方法的精华总结,助你形成专业的投资思维;多位投资大佬的独家干货,帮你拓宽视野掌握实战技巧;多场针对答疑,管清友及其专业团队将结合市场最新热点,解答你个性化的投资难题。

关于喜马拉雅:

喜马拉雅,中国知名音频平台,4.8亿用户的共同选择。不用看,听喜马拉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