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真实的纣王功绩还是不小的,那些罪行可能是作为失败者被夸大

 小小小蟋蟀 2019-03-21

说起商纣王,我们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封神演义》中那个昏庸无道、沉迷美色、奸忠不分的形象。其实我们从小受到的熏陶就是说商纣王是一个昏庸无道、残暴无德的一位亡国帝王。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他在位的时候所犯下的罪行不计其数,但其实他并不是像《封神演义》中所演的那样,历史上真实的商纣王其实还是做出了一番功绩的。

首先商纣王具有很杰出的才智和宏大的谋略的。司马迁曾在《史记》中这样评价过商纣王:“帝辛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大体;商纣王是一位猛士,细数一下历代的帝王,他算其中的佼佼者。其实商纣王不仅仅是一位猛士,还是一位开拓疆土的帝王。在商纣王登基之后,就对疆土的开辟很重视,曾多次派兵征讨周边地界。平定东夷后,就把那时候的中国领土给扩展到了江淮一带,国土面积也一度扩大到现在的山东、安徽、江浙闽沿海等地。传世文献中有关于帝辛在黎地和渭水一带举行军事演习 、讨伐有苏氏 、征讨东夷 等军事行动的记载。

伟大的主席毛泽东是这样评价纣王的: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纣王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使商朝亡了国。

而关于商纣王帝辛的那些罪行,有观点认为,帝辛的罪行中有很多想象、附会的因素,并且是逐渐累积而成的。先秦时,子贡已怀疑帝辛的罪行中有一部分是由于他作为失败者而被强加的。 孟子则认为帝辛在位时尚有贤人辅佐和善治遗风,因此仍可以维持较长时间的统治。 朱熹注《孟子》,也称帝辛时仍有善政。宋人罗泌在《路史》中比较了史书中桀纣二君的事迹,认为其中的重合部分存在附会的因素;又梳理各类文献,认为存在增衍、夸大的情况。他最后说:“故凡言桀纣之事者,吾不敢尽信也。”

有论者认为,对帝辛的某些罪行可以做不同于传统的理解,例如:所谓帝辛爱酗酒,无非殷人本好酒,而帝辛酒量或许特别大些;所谓听信妇言,亦是人们少见多怪,商朝女性本就活跃,不乏武丁时代妇好那样的巾帼英杰。 商、周的文化存在差异。后世不仅沿用周政权的说法看待帝辛,而且还沿用周文化的视角来看待商文化下帝辛的举动,这也成为对帝辛负面评价虚增的原因。

不过,也有学者主张传统史学叙事的基本面并没有错。例如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在分析《诗经·大雅》中的《荡》这首诗时评论道:“这种出于敌国诗人之口的诗歌,虽然不免有其夸大夫真之处,但结合商来历史来看,似非全系诽谤之词。”还有观点认为,帝辛虽非一无是处,但确实称得上“暴君”。历来历史都是有胜利者书写的,虽然商纣王可能确实是一个暴君,但还是不可否认他的功绩,小伙伴们你们怎么是看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