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变态、钱变性,方是赚钱时

 倾星水恋 2019-03-22

01

06年我还在做财经记者时,曾采访过一个用2万本金炒股一年赚了12万的年轻人。新闻报道后,他成了炙手可热的民间股神,咨询电话接到手软,后来干脆辞职专心炒股。

人生如戏,前天晚上叫滴滴专车时,司机竟然是他。聊天中得知他依旧在炒股,只是早已没了当年的意气风发。十余年的股海沉浮并没有让他发家致富。而今上有老下有小,只能在休市时出来开滴滴贴补家用。

他始终不明白,研究了十年股票,自认对股市的各种指标无一不精,数据信息更是实时掌握,为什么自己就是赚不了钱呢?

其实,投资是件非常复杂的事情,除了政策、市场和技术层面,投资者自身的心态也至关重要。这十年,他的心态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十年前,他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年薪十余万,拿2万元去股市试试水,赚了欢喜,亏了也无大碍。但是十年后,他上有老下有小,炒股成了唯一的经济来源,家里万元以上的支出,都要靠卖股票应急。

于是该进时不能进,该退时不敢退。大跌后的机会来临时,他没胆量也没能力再入场,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可能赚钱?

02

从理财的角度,股票是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非常反对年轻人把股市当做投资的全部,更反对辞职炒股、卖房炒股这种行为。做理财师的这些年,接触了形形色色的客户,发现但凡能在股市里长期赚钱的人,基本上都符合家庭资产配置的理论模型。

家庭资产配置的第一步是要构建核心资产。这里的核心资产包括人力资本、流动资金、自住房产。

金融从来都不是民主的,好的金融产品有很高的准入门槛。有时候我们和有钱人买的是同一款产品,但因为金额和通道不同,收益就完全不同。

走信托通道百万起投,回报率10%还是刚性兑付,而银行理财五万起步,只有3.5%的预期收益。即使给我们同样的收益,资金体量不同,收益也完全不一样。

在我们的资产达到一定体量前,靠人力资本赚钱这条线还是核心。要么办厂,要么做生意,即使是自由职业,也要有一份不错的职业收入。每个月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注入,这对家庭财务的意义非常重大。

有恒产者有恒心。自住型房产是难得的一种进可攻,退可守,抗周期的保值资产。在人生的关键时刻,还能通过抵押贷款变卖可以变现。

在流动资金上,普通人要保留3到6个月的生活开销。对于那些赚大钱的人而言,流动资金是蛰伏的骑兵。我的客户C先生从多年的投资经验中得出这么一条结论:忙的钱,大多数的时候只能赚小钱;而闲的钱,往往能在关键时刻让你赚大钱。

所以这么多年来,不管市场如何,C先生总会在账户上存一笔闲钱,等待好时机来临。2016年熔断、股灾,整个市场哀鸿遍诶,C先生却在大跌之后果断出手,仅一周时间就获利40%。

手有余钱,以低于价值的价格买进,才是投资的王道。

03

人力资本、自有房产和流动资金,是我们构建幸福人生的核心资产,是理财活动的坚实基础。然而这三样东西并不是牢不可破。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人力资本和自住房都有可能减值,甚至成为负债。为了确保生活品质,我们需要利用高杠杆的商业保险为核心资产加一层保护膜。

这里的商业保险不仅指寿险和财产险,也包括一些教育金、养老金等专项储蓄。商业保险和专项储蓄对每个人而言,不是有和无的问题,而是多和少的问题。它们不仅可以转移巨额的风险损失,而且可以实现人生和财务的动态平衡。

04

做好前面两步的资产配置后,我们投资的心态和钱的性质都发生了改变。这时候就可以利用不同资产的周期表现,追逐热点,布局卫星资产。

你觉得房地产好就买房,股权投资的机会来了就去博股权投资。如果钱多就分散到不同的市场和国家,如果钱少就集中在某类自己看好的资产上。

C先生笑言自己能在股市中一直赚钱,主要是因为自己人变态了,钱也变性了。这虽然是句玩笑话,却也道出了投资的真谛。炒过股票的人都知道,长持不动比短期操作更难坚持。

同样的一只股票,C先生能够忍耐波动坚定地持有,而那个辞职炒股的年轻人却因为心态不好、急需用钱不得不高频交易。

10元买进,11元卖出,转了一圈后再以24元买进,25元卖出,后来看股票实在涨得太厉害,在39元时再次买进,40元卖出。看似每一次的交易都是成功的,可是股价涨了30元,他却只赚了3元,还以为自己是短线高手。

在投资领域,很多投资决定即使是对的,也不代表今天这样做了,明天就能赚钱。除非你是真正的的抄底(几乎是不可能的),否则在进行投资后的某个时刻,你可能要面临继续下跌的风险。

在下跌的过程中,怎么样才能保证在最艰难的时候不卖出?

只有钱变性了,成了时刻准备救火的长期资本;人变态了,能容忍更大的波动,持有更长的时间。只有这样,才到了赚钱的时侯。

人变态、钱变性,方是赚钱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