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永正:语文教学要守住规律,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老师!

 六六花 2019-03-22

于永正:语文教学要守住规律,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老师!

【于永正专栏】

我看小学语文教学

原创作者|于永正

语文姓“语”。小学语文除了姓“语”,还姓“小”。

说语文姓“语”,是对语文学科的定性。

“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可见,语文就是语言。它是交际的工具(当然也是思维的工具)。文字一旦在人们的意念的驱使下,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排成“串”,成了文章,就有了意思。因为我们的语文教材是文选型的,都是选的一篇篇文章作课文,所以课标又说“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如果语文教材使用的是字典,就没有“统一”之说了。但是,字典不能充当语文教材。

众所周知,文章是阅读的对象。阅读,是“披文得意”,即通过语言文字,获取文章中的信息。

但是,文章一旦成了“课文”,身份就不一样了,它就有了两重意义:内容意义和形式意义。因此,阅读教学不但要理解课文的内容意义,而且要关注形式意义——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内容的,即不但要“得意”,还要“得文”,并在得意、得文的过程中教学生学会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就是阅读教学。

如果只是为了理解课文内容,为了“得意”,那么,什么办法也比不过讲解法,讲解法最便捷,既省时又省力。但这样做,学生就不能“得文”了,自然也不可能获得阅读能力。至于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获得,就更无从谈起了。

这里讲的还只是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教学还有识字教学、写字教学、作文教学。语文教学是干什么的?说白了,就是教学生学语言、用语言的。

弄清这个问题很重要,否则就不知道语文教学教什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与对这个问题认识不清有关。

说小语姓“小”,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定位。

我们明白了语文学科的性质,知道了学语文的目的还不够,还得明白小学语文教学是干什么的。小学语文教学是教6—12 岁的小孩学语文的!小学阶段是启蒙教育阶段,教小孩学语文与教中学生、大学生学语文不同。不能把小学生当成中学生、大学生。即使是小学生,也有区别,不能把一年级的小朋友当成六年级的学生。

小学生要掌握哪些语文知识?培养哪些能力?在识字、写字、阅读、习作等方面有哪些量和质的要求?每个年段的要求又有哪些不同?每教一篇课文、一册语文书,要给学生留下什么?这些,我们必须去研究,做到心中有数。

现在小学语文教学有“越位”现象,如不适当地拔高、挖掘、拓展,忘记了坐在我们对面的是几岁的娃娃。相比之下,“不到位”现象更普遍、更严重。比如在书写水平、朗读水平、表达水平(口头和书面的),以及背诵量、阅读量,还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等方面,好多学生与课标要求相去甚远。

小学语文教师要有目标意识和落实意识。我的导师张庆先生说:“识(字)、写(字)、读(书)、背(诵)、说(话)、作(文)、习(惯)是小学语文的七大教学目标。其中最重要的是写字、读书、作文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毕业生,能把字写好,书读好,文章写通,并养成了读写的习惯,就可以向家长、中学老师、社会做交代了。”

的确如此。以上四个方面落实了,其他方面自然会实现,人文性也跑不了。

小学阶段是“涵养”阶段。就像幼苗,它需要吸收阳光、水分和养料。幼苗处于发育、成长阶段,离开花结果还有很长的距离。小学生也是如此。在小学阶段,要特别重视吸纳、积累。幼时的“厚积”恐怕是最要紧的。曾国藩就反对老师过早地教他儿子作文,强调要先把书读好。现在,有人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解读很怪异,说法很多。不要轻易用“思辨”“智慧”“诗化”等一类玄妙、空洞的字眼来描述小学语文教育。

教小孩子学语文,要手把手地教,实打实地教。

不要只从字面上理解我说的“手把手”和“实打实”地教。“手把手”,说的是耐心、细心。教低年级的老师,要耐心耐心再耐心,细心细心再细心!教低年级可是一门大学问。那么,教高年级的学生就不要“手把手”地教了吗?要的。到了六年级,有的学生还需要手把手地教写字,手把手地教朗读,手把手地教写作。

当然,有些东西是可以自主的。学生学了汉语拼音后,可以自学生字,可以预习课文,高年级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会更大。但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选择,要因年级、因人、因文、因学习的内容而异。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不要搞形式上的“合作、探究”。

“实打实”,说的是小学语文教学要实实在在地教,扎扎实实地教,真教,不能搞花架子。有人用“教过了、教对了、教会了”来概括教学的三个境界,很有意思,很实际。我们不能满足于“教过了、教对了”,“教会了”才是我们的目的。字要会写,书要会读,精彩诗文要会背,词语要会运用,作文要会写。总之,“会了”才算数。不说别的,就拿写人物对话来说吧,我先让学生抄课文中的对话,又让学生写人物对话,抄、练了七八遍,有学生还不过关呢。不“实”,怎么能会呢?小学语文教学是教小孩子学语言、用语言的,“会运用”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大家看看2011 年版的课标,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就是“运用”。千万不要把语文教学虚化了,不要把小学生教浮躁了。

如果说“手把手”地教,说的是耐心和细心,那么“实打实”地教,说的则是一种责任、一种韧劲儿,一种“夯”的精神。

于永正:语文教学要守住规律,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老师!

不能只教一本语文书。

课标说:“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语文教师要有课程意识,要努力开发自己的课程资源。

吕叔湘先生说:“10 年的时间,2700 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语文是工具,语文水平低,影响别的学科的学习,有的数学老师、物理老师诉苦,说是得兼做语文老师。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吕先生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要开发课外教学资源。“课外书”是最重要的课外教学资源。凡语文水平较好的,无一不是喜欢读书的人。

我按照吕先生的指示,回想了一下自己。我的语文能力是从哪儿来的?课内课外各占多大比例?我得益于课内的,恐怕还不到30%。有人曾经反对吕老和我的说法。我们说的是自己,你还能比我更了解我吗?

我庆幸在小学里,老师激发了我读书、作文的兴趣;在中学里,老师让我有了当作家的梦想,因此所有的晚自习、星期天,我都用来读书、写作。到现在,我仍读书不断、笔耕不辍。因为读、写已成了一种习惯。我庆幸在我上学的年代没有家庭作业,所有的晚上、星期天、寒暑假都是属于自己的。

学语文是个慢功,是一辈子的事情。我在上学期间,和同学比,虽然作文水平稍高一些,但那时的我远不能与今天的我相比。

所以,优秀的语文老师、有远见卓识的语文老师,都有自己的课程,他们的眼睛绝不只盯着一本语文课本。山东潍坊韩兴娥老师的“海量阅读”、浙江富阳永兴学校陈琴老师的“素读”,还有山东潍坊李虹霞老师的“统合”教学,都突破了原有课程的格局,推出了自己的教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教学成果。

守住小学语文教学的“常”。

“常”是什么?“常”是不变的东西,是规律。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哪些是不变的?识字、写字、读书、作文、激发兴趣、培养习惯是不变的,至少在可预见的将来是不会变的。

全国中小学的学生书写、阅读、写作水平有多少达到或基本达到要求? 30 年前,吕叔湘先生说“大多数不过关”。如今呢?依我看还是“大多数不过关”。不说别的,有多少学生能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有多少人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线的老师心里有数,但各级教育的领导者、研究者,有多少心中有数?不敢说。不从实际出发的教科研,“研”出来的东西终究是一纸空文,没人理会的。能转化为“生产力”的教科研课题才是有价值的。

语文教学为什么一直为人所诟病?就是没守住“常”,没按规律办事。

于永正:语文教学要守住规律,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老师!

语文教学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老师。

做小学语文老师不易。不能只看文凭,得有真本领。小学语文教师要有比较好的语文基本功,即我们平时说的“看家本领”。比如书写、朗读、表达(口头的和书面的)等方面,都要有扎实的功底。此外,还要有一定的理论修养。

但做一个优秀的小学语文老师,仅有这些还不够。

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得是个“文化人”,以“文”化“己”。这个“文”主要指读书。语文老师不读书,别说“消化生活”了,就连一篇课文也“消化”不了!一开口、一动笔,甚至一投足,就知道这个人是不是读书人。读书可以改变我们的话语方式、思维方式,甚至言谈举止,以至心灵状态。读书同时读自己,明理导行、学以致用是我们读书的最重要的目的。职业要求语文老师必须是个读书人,成为终身阅读者。“文化人”的另一个方面,是以“艺术”化“人”。语文老师要有点艺术细胞,如书法、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细胞多的人,语文教学一定会充满灵性。

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还得是个“思想者”。大到教育,小到一个字词的教学,我们都要思考。教一篇课文,开展一次活动,事前要思考,过后还要思考,这样才能把课上好,把活动开展好,“前思后想”(尤其是“后想”)才能长心眼、长智慧。把“思考”所得形诸文字,可以使思考更缜密、更深刻。一定要动笔写东西,并养成习惯。

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还应当善于与人交流。多与同事交流,如果“谈笑有鸿儒”,常与专家交流更好。经常读书、读杂志、读报纸也是与别人交流的形式。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使你茅塞顿开。交流是一种便捷的、常常会使人顿悟的一种学习方式。不然为什么人们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在教学中,要循循善诱,因材施教,让人人都去摘跳一跳才能摘得到的桃子。例如,字,会写了,且写得规范了,一定不要再写了;对书已读得很多、作文写得很好的学生,就要动员、启发他们多“玩”。对学困生,就要耐心、细心地指导,鼓励他们多朗读,吸纳语言、培养语感;多读课外书,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一些难做的作业不妨搁在一边。老师要珍惜每位学生的宝贵时间,“少做题,多读书”(课标语)才是正道。

许多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之所以失去了兴趣,其一是老师讲得多,分析得多。一篇好端端的感人的课文,一分析,便味同嚼蜡,学生怎么能喜欢?其二是作业多,学生一天到晚有做不完的作业,被压得喘不过气来,能不痛苦吗?能不讨厌语文吗?钱正权老师向我讲过这样一件事。一天,他上小学五年级的外孙女问:“外公,您认识沈大安吗?”“认识呀!你问他干什么呢?”“我们班的同学恨死他了!”“为什么?”“他编的语文练习册把我们害苦了!白天做,晚上做,双休日还得做,一点玩的时间都没有了。”原来,杭州市小学语文练习册上,都印有“沈大安主编”的字样。唉,沈老师当初为什么要答应挂这个“主编”的头衔呢?

写到这里,我不禁又想起了韩兴娥、陈琴、李虹霞等老师,为她们让学生读书不做练习册叫好!还想起了吉林省吉林市的杨巧云老师,她教的一班学生,六年来只做了两件事:读书,写日记。毕业会考时,全区3000多名小学毕业生,前17 名都是她班的。她班的作文成绩特别优秀,非他人能比!这样的语文能力从哪儿来的?是在大量的读、写实践中形成的,不是教出来的。靠读书长大的孩子,生命有根!有“根”的孩子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儿,更不怕考试。

每个学生都不是盛知识的容器,而是“人”。人需要尊重,需要爱的呵护,需要鼓励,需要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他们需要玩,需要活动,需要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语文课本里有人文性,老师这本书里更要有人文性,而且老师身上的人文性对学生的影响,要大于语文书里的人文性。老师要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点燃学生心中的梦想,使学生有美好的憧憬和追求。语文教学的最大成功,应该在这里。

教学时,眼睛不要只盯着“语文”,还要盯着“人”。一只眼睛盯着“语文”,一只眼睛盯着“人”,这才叫完整的语文教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