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育自己的儿子孔鲤时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尤其在古代,有着十分繁杂的礼仪规范,见面时不会向我们今天这样说”你好“,必须要说一句“客套话”,同时这些客套话还十分有诗意,让人们听了这些话就不自觉的觉得自己“雅”起来了。 下面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些很“雅”的富有诗意的客套话,看一看,你会几句呢? 请人看稿称“阅示”, 请人改稿说“斧正”。 初次见面说“久仰”, 分别重逢说“久违”。 征求意见说“指教”, 求人原谅说“海涵”。 求人帮忙说“劳驾”, 求人方便说“借光”。 麻烦别人说“打扰”, 向人祝贺说“恭喜”。 求人解答用“请问”, 请人指点用“赐教”。 托人办事用“拜托”, 赞人见解用“高见”。 看望别人用“拜访”, 宾客来至用“光临”。 送客出门说“慢走”, 与客道别说“再来”。 陪伴朋友用“奉陪”, 中途先走用“失陪”。 等候客人用“恭候”, 请人勿送叫“留步”。 欢迎购买叫“光顾”, 归还原主叫“奉还”。 对方来信叫“惠书”, 老人年龄叫“高寿”。 自称礼轻称“薄礼”, 不受馈赠说“返璧”。 被人帮助说“谢谢”, 对方家庭叫“府上”。 自己家庭叫“寒舍”, 对方父亲叫“令尊”。 对方母亲叫“令堂”, 问道年龄叫“贵庚”。 问道姓啥叫“贵姓”, 问道职务叫“称谓”。 问道姓名叫“大名”, 对方男孩称“公子”。 对方女孩称“令嫒”, 对方妻子称“夫人”。 称别人身体为“贵体”, 询问别人疾病“贵恙”。 询问别人要做什么“贵干”, 请对方同意担任职务称“俯就”。 称对方的著作“大作”, 读别人文章称“拜读”。 称贵宾来到“莅临”, 称顾客来到“光临”。 向别人告别称“告辞”, 请求别人做事“敬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