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澄清三七的名称问题

 医之道也 2019-03-22
1.三七,最早的记载出现在《本草纲目》里,但它的名字,不是三七,而是“山漆”,书中记录:“山漆,是谓其能愈合金疮,如漆粘物也,金不换,贵重之称也”。

2.“山漆”为什么会被记作“三七”呢?据当地人解释,原因有二:一,山漆的枝分三枝,叶子为七片,故为“三七”;二,山漆必须3年成药,一般3~7年采挖,故为“三七”。

3.为什么叫“参三七”?很简单,三七与人参都是五加科的植物。两者是兄弟,长的很相似。

4.云南盛产三七,故名“滇三七”,历史上在广西田阳交易,故又名“田七”。

因此,三七、山漆、金不换、田七、滇三七,其实就是一回事。喜欢淘宝的朋友们,不要再被网络上各种怪异的宣传欺骗了。

其次,还有2个名字非常相似的药物品种也在网上销售,大家请留心。一个叫“血三七”,是一种蓼科植物的根茎,主产于广西、贵州,它也有活血化瘀的功效,但此物与三七完全不同,不能替代使用;第二个叫“景天三七”,它其实是景天科的一种植物全草,浙江应用的比较多,和三七根本不是一回事,就是名字比较相似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