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朝以后中原王朝的军力越来越弱?原因不在军队!我们都忽略了?

 昵称55301288 2019-03-22

唐代中期安史之乱以后便陷入了地方割据的局面,最后又经历了50多年的五代十国时期,最终由宋朝基本统一了汉族聚集区成为了一个对于规模很小的统一王朝,算是终结了当时的分裂局面。但是宋朝的这种小统一与之前的隋唐盛世完全无法相比。因为当时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都已经拥有了充足的实力,即便在北宋军力最强大的时候,也无法出兵实现统一。华夏文明其实是农耕文明,其巅峰也就在唐朝。

唐朝之后,整个文明收缩,没有任何一个汉人政权能够再次开疆拓土,很多时候只能退守中原,甚至被外族所征服。其实早在华夏尚未统一之时,周边的蛮夷,实力就已经很强大。当时的中原王朝,甚至是还为统一的中原国家,虽然也属于农耕文明,但是农战传统浓烈。只要国家政策不出问题在军事上并不会与游牧民族相差太多。在之前也多次击退游牧民族的南下入侵。但是随着华夏文明攻占传统的逐渐丧失,双方之间的武力差异越来越大,在唐朝时期,周边强国林立。

突厥变有两个汗国,此外还有高句丽。虽然唐朝的血统就已经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融合的结果。在总体上,对外战争还是处于压倒性的态势。但到了宋朝以后,这种态势不复存在。 当然,这并不能完全的怪所谓的重文轻武的格局。因为当时周边的政权实力也很强大,而且北宋初期所发动的一些战争,实际上并不是因为军力而导致的失败,更多的是统帅出的问题。在这里我提出一个观点,宋代之后中原王朝实力越来越弱,实际上是与古代皇位继承制度的变化又直接关系。

之前的王朝和国家当中,皇子或多或少都有从军经历。但宋朝以后这种情况完全消失了。 皇室的内部除了第一代,第二代领导人有过军政生涯之外,似乎所有的继承者遴选者都没有出过皇城,没有军旅阅历的皇帝,他们的素质越来越差,对于武将的不信任也越来越重,很多时候,中原王朝得依靠几个首府维持国家的运转,这在明朝最为突出。明朝出现的勤政爱民的皇帝其实很少。而且重要的是,除了前两任有作为的皇帝似乎没有任何一个继承者,在继承王位之前从过军建国战场。

一个没有军事能力的皇帝如何领导千军万马。在之后的很多战争当中,原本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但是武将们都受制于不懂军队的皇帝的命令,而丧失战机,最终导致失败。而宋朝以及以后所形成的少数民族政权当中。他们更像我们之前所说的农战国家。其中辽朝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辽国的汉化其实也很严重,但是他们依然保留着游牧民族的部分特点。与南方的宋朝比起来,他更像是唐的继承者。这种半耕半牧的经济状态也使得辽国一直保持着自己骁勇善战的特点。

但是一旦战争平息,辽国与宋朝签订和议。失去战争滋养的辽国很快丧失了这种特性。军队同样变得不堪一击,而更为重要的是辽朝之后的几个皇帝虽然并没有忘记马背上的传统。 但也几乎丧失了军旅能力。皇帝与军队走的太近会被人认为穷兵黩武,与军队走的太远又会使国家丧失安身立命的保障。可惜宋朝之后,中国的皇帝大多离军队很远。即便个别皇帝励精图治,也无法扭转整体的下降趋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