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生产队分红(分口粮)的回忆

 tfgzhw 2019-03-22

作者:马瑞海

来源:乐亭故乡人网站||防盗版标记:今日头条号:乐亭故乡人

题图来自网络,仅为配图,和本文无关

关于生产队分红(分口粮)的回忆

我出生于1980年,我母亲出生于1952年,关于生产队的一些记忆,我都是从母亲那里听来的。家里有姐姐和我两个孩子,我算是超生的,爸爸在我出生前在县农机公司上班,后来因为我的出生丢了工作,但他并没回家务农,而是又到南堡盐场去做工了。家里依旧是母亲带着我和姐姐两个孩子。

老家是个很小的村子,一个村子是一个大队,然后下面分成了两个小队,分别叫1队和2队,是分别独立管理的,每个小队各有各的粮食晾晒场。大队有大队长,小队有小队长。我家是属于2队,队里有小队长和副小队长,此外有记工员、管理员。

队长负责分派任务,记工员负责记录工分,管理员负责管理小队的公共财产,比如大筐、犁、套牲口用的鞍子、麦种、存粮等。当时的队长很有权威,对于某项劳动记多少工分,基本都是队长说了算,队员都很服从。工分到年底是可以换算成粮食和钱的,每个人的口粮斤数是定额的,可以折算成工分,折算后的工分如果有多余的,就可以换成钱,如果工分不够口粮的,还要往队里交钱来弥补。

当时因为爸爸在外地做工的缘故,家里的工分不够分口粮的,因此还要向队里交钱。工分的价值每个队跟每个队是不一样的,产出比较多的小队,每个工分的价值就高,比如在别的队一个工分值一斤红薯,那在有的队里就可以换2斤红薯,正所谓“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富裕的生产队,队员的生活也会相对好些。

在小队内部,不同种类的粮食价值也是不同的,比如一个工分可以换一斤粮食也可以换5斤红薯,虽然红薯不好吃,但当时的人们主要是填饱肚子,所以对孩子多的家庭来说,可能更愿意要红薯。那时候,粮食紧张,农民是不允许私下买卖粮食的,只有城里上班的人会发粮票,如果用不完,倒是有私下买卖的。、

土地承包后,生产队变得有名无实,生产队的晾晒场也都变成了宅基地或者农田,时至今日,农村人口越来越少,我们大队已经跟邻村合并成一个大队了,关于我村生产队的历史,彻底走进了记忆中,只能用来缅怀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