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蔚:《万梅图》(曼殊名画六十三)

 昵称16627923 2019-03-22

《万梅图》原载《曼殊遗画》(1919)。

画跋:“久别慧子,忽辱寄诗,有‘乞写《万梅图》诏我,一花一佛合皈依’句,因绘此以报。曼殊大师画,令女弟子倾城书。”

慧子:即高旭(1887 – 1925),字天梅,一字剑公,又字钝剑,笔名秦风寿黄等。江苏金山(今属上海市)人。南社发起人之一。历任同盟会江苏分会会长、金山军政分府司法长、众议院议员等。

1907年五月,高天梅寄诗给留居日本曼殊求画:“大师所说大乘法,传播潮音妙入微。乞写《万梅图》赠我,一花一佛学皈依。”自注:“去岁海上相晤,许绘《万梅图》,继而东往,未见寄下,时系我怀思也。”1908年,曼殊绘此图以报。当年2月26日,在致刘三信中,要他“转告天梅:《万梅图》写就多日。”

茅屋、小桥点缀其间的万顷梅海,不是孤冷的仙境,而是美丽的人间家园,弥漫的是生活的气息。它被描绘得如此美丽,如此引人注目:大自然的美确实是永恒的;生活在大自然中的人,天然地是幸福的。喜爱游览、行脚各处的曼殊,除了紧张地革命、安静地打坐,也仔细地观察过山水花卉,在他的苦难的一生中,也享受过大自然的赐予。这是令人欣慰的。这种歌颂生活的画作,在曼殊的作品中,是值得格外注意的。

题跋者倾城,姓,《曼殊遗画》编者蔡哲夫的妻子。

此图受到友人的喜爱。后来,曼殊爪哇柳亚子高天梅再次写信求画。

1910年6月23日,他复信说:“《万梅图》不值一粲。今委作画,愧画笔久废,但望梵天帝释有以加庇,异日或能归国,勉应尊命耳。”

(原载李蔚《曼殊妙跡百帧》140-141页,北京远东联合国际拍卖公司201810月出品,非卖品。)

链接:https://www.docin.com/p-2180926290.html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