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北京的胡同,在犄角旮旯都透露着一股子讲究

 梅村柳月 2019-03-22

来北京逛,少不得要往胡同里钻一钻。要是早出门,或许能瞧见大爷们晨练的样子。

把陀螺抽得跐溜儿转;

空竹抖上天又稳稳落下;

遛鸟放鸽一通整,

京味儿胡同的感觉立马就上来了。

饿了也好说,顺着腥香找一家卤煮店,眼瞅着老师傅手起刀落,啪啪啪一顿狂切,满满一碗下水下肚,解馋又管饱。

吃不惯也不要紧,芝麻烧饼、糖葫芦处处可见,边走边吃也别具京味儿。

一条街的形藏着一座城的神。老北京的胡同,气质格外鲜明,处处透着讲究。怎么个讲究法?东四的胡同就能给您安排个明白。

东四的由来

那时候的东四还不叫东四,元代的时候叫做十字街,也就是十字路口。

就像现在的十字路口有各种大型商场,彼时的十字街也很繁华,娱乐购物方便得很。明代的时候又在这条十字路口四周建了牌楼,因为在皇城东边儿,“东四牌楼”由此得名,简称东四。

“形”之讲究

区别于蜿蜒迂回、自然天成的南方小巷,东四的胡同整体布局十分规整,道路横平竖直。这种建筑模式源自元代。

元朝的建立者很向往汉族凡事喜欢讲规矩的办事方法,但散漫惯了的游牧民族似乎没那么讲究,怎么办呢?找个现成的参考就是了,但最讲规矩的是哪朝哪代的哪种参考书呢?这时候,《周礼·考工记》派上了用场:“方九里,旁三门,九经九纬,王城九轨,诸侯七轨,大夫五轨……”成了当时建筑的硬标准。

东四街区有6条胡同形成于元代,街巷严格遵循大街24步、小巷12步的规制建造。街区内胡同排得贼齐整,四合院布局更是规整,形成了所谓“鱼骨”式胡同格局。

不只街道,东四宅院建筑亦有讲究,要求“千斤门楼四两屋”。何解?明清有规定,官门高户人家的大门,要退回院内¼间至半间。如下图所示,大门朝街凹进去一间三面墙的房间,称做“门楼”。

这门楼看似无用,甚至有点浪费空间,实则暗含着胡同人的讲究。

“神”之规矩

门楼主要在夜里发挥作用,流浪者无处可宿,便在门楼借住。并且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院子主人得为短暂逗留的流浪者负责,一旦伤了、病了、死了,主人家得担责,否则就是救助不力。

这是东四的规矩,生活在东四的人习惯了讲究,也习惯了这种责任。

说到东四“规矩”的源头,还有一件事不得不提。700多年前,元代的水利专家郭守敬奉命开凿大都运河,给当地谋发展。郭先生兢兢业业,详细规划,监督赶工,不料却遭朝中权臣故意拖延刁难。

皇帝听后大怒,“这活儿我交给郭卿,你们都得好好听指挥!坏了规矩小心脑袋!”命令一下,上行下效,才有了今天的通惠河。

因为这条河,元大都有了出海通道,紧邻城市东大门的东四老街也得到不少便利,渐成为老北京的经济文化集散地。

“规矩”一词还有一人意义重大。这人叫做朱启钤。

清晚期,铁路开通,前门地区人流暴增,周边小摊贩数不胜数,交通一度瘫痪。这让当时在交通部任职的朱启钤头疼不已。为改善交通状况,他每天往返自己居住的东四胡同和前门之间,寻求解决之道,但始终不得其法。

忽然一天,他经过自家胡同时来了灵感,东四的胡同不宽敞,但从不拥堵。因为这里的居民走路都讲规矩,“左来右去”,遇到年节典礼也秩序井然。受到启发,朱启钤立即赶制方案,制定了单行道和违例惩罚规则,这也成为了中国最早的单行线交规。

胡同里的“规矩”是北京文化血脉根基的一部分,无论今天的北京怎样繁华,老北京的味道还是要到胡同里才能真正体味一二。


 每周一到周五 20:00 

 CCTV4 《记住乡愁》 

 不见不散 

来源:CCTV4《记住乡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