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看展需要切三个画面,下午茶要拍两种视角,一镜到底渐变转场,中间加上四个特效……” Vlog逐渐成为年轻人记录日常、表达态度的互联网冲浪方式,制作也逐渐变得精致讲究起来。想要玩转“时刻视频”?你得先了解下其鼻祖Vlog的打开方式~ Vlog火得并不突然,毕竟生活从不能被柴米油盐定义。如何成为朋友圈时髦Vlogger为自己掌镜?今天就来和Let’s go时装潮流指南一起get独家速成技法吧! What’s A Vlog?
将#vlog#贴进B站(bilibili)的搜索框中进行检索,按下回车键的下一秒便会有成千上万条视频涌现在你眼前——吃饭、看展、拆箱、约会……好像所有发生于日常之中的琐事都能拍成Vlog。 煲汤ing的 Vlogger欧阳娜娜 练琴ing的 Vlogger欧阳娜娜 吃饭ing的 Vlogger欧阳娜娜 谈及Vlog这一内容形式起源,我们得要回顾至2008年: 历史第一条Vlog来自于YouTube拥有1000万关注者的Vlogger——@Casey Neistat。他曾发起每日视频播客(Vlog)计划,持续一年半坚持每天发布不同的Vlog作品。 旅行中的 Vlogger Casey Neistat 骑车中的 Vlogger Casey Neistat 地铁站“你问我答”的 Vlogger Casey Neistat 在他的Vlog中,你可以了解Casey本人的日常生活,例如用延时摄影记录城市的微妙变化、去麦当劳体验新式汉堡、分享工作生活中恍然get的领悟、记录购物拆箱的喜悦、在地铁站发起“你问我答”…… 期间,他也会频繁的和镜头前的关注者的互动,即便在录制的只有他一人。 截止到目前,YouTube每小时就可以产生2000条以上的Vlog。目前在全球范围内,Vlog对于95后、00后们来说已然成为了记录生活与日常分享的最主要方式之一。 较于国内盛行的抖音、快手等app中大众分享的碎片视频,Vlog的制作更加复杂(含音频、视频、文字、配乐等),所呈现的信息量更大,倾注更多情感的叙事方法也更加精细化。 Who are Top Vloggers? and Why People Love Them? 比起能够Vlog的“发明者” Casey Neistat,国内靠Vlog长居头条坐稳流量担当的新晋Vlogger当属开篇“沉浸于各种ing”的@欧阳娜娜。 购物ing 上课ing 重返校园的欧阳娜娜用自己的镜头记录“周中菜场买菜,周末秀场前排”的奇妙日常。在她的Vlog里你可以走进她大学生熬夜赶论文、考试搬家看展聚会的忙碌生活,亦可以在转场后的另一个片段中围观她出席维秘秀、杂志拍摄、节目录制等幕后花絮,堪称一段小型真人秀。 从目前已经发出的十几条Vlog中,你会发现其实她的呈现大多都是平铺直叙的日常,没那么多的拍摄技巧,关键在于真实可爱。少女光环的加持固然能让她吸引更多的目光,但本身足够有趣的生活才是大家争相关注的重点。 Volg即把大多数人的日常带入互联网世界,同时也推介了相当与众不同的“有趣灵魂”进入大众视野,@大概是井越就是其中一位。摩登天空杂志曾经给了他一个这样的头条题目——“一个没有分享欲的人,竟然成了Vlog界中最大的大V。” 今年1月,一条由他记录的2017年和女朋友去过的所有地方的集锦「别再问我什么是2017」让他的微博粉丝数瞬间涨到了62万。这些即兴生活碎片集合没有经过诸多可以的编排与剪辑,但却凭借温暖不做作的内容本身赢得了大家的青睐。
Vlog是Vlogger记录生活的方式,也是粉丝们和自己喜欢的Vloglogger“共享生活”的方式。我们会在观看Vlog的那段时间中暂时地从自己的生活中“逃离出来”,紧接着跑进一个“陌生人”的生活中,看看别人眼里的世界——切换一种视角、参与一种心情。 How to Be a Vlogger? 作为新媒体时代的“日记本”,Vlog成为了记录日常、表达观点、厘清生活甚至自说自话的工具或是窗口。它可以荒诞、琐碎,利落或不明所以。但如果要做一位专业的Vlogger,你需要遵循一些目前圈内的“制作标准”以成为更加专业点儿的时髦Vlogger~ 并不是随随便便拍拍就是Vlog,衔接流畅的内容与快节奏的剪辑是起码的叙事表达标准。其次要把控视频的整体画质——即清晰度、光影与色调。最后,你需要思考自己的个人特色与表达主题,以让制作内容更有逻辑,并提升自己的辨识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