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补充一点日拉面小知识:蔡澜曾说:“拉面,像意大利粉一样,源自中国,但已被外国人变化了又变化,成为他们自己国家的食物”。虽不是小麦的原产地,但将面食文化发扬光大的非中国莫属。在中国,拉面又叫甩面、扯面、抻面,广泛存在于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新疆等地的餐桌上,可以蒸、煮、烙、炸、炒,各具一番风味。而把拉面精耕细作的,是原创力欠佳但极富学习精神的日本人。在日本的三大面(乌冬面、拉面、荞麦面)中,只有荞麦面勉强算得上是日本的传统面食,而中华料理中为人所熟知的拉面,正是日本拉面的原身。日语中的“拉面(ラーメン)”,读音几乎和汉语完全相同,显然源自中土。日本人不仅搞出个与茶道、香道齐名的面道,还延伸出东京、北海道和九州岛三大流派及更多支派!
其实日本拉面的由来有几个说法。有的说源于明末清初学者朱舜水,朱学者搞复明活动失败后跑到日本,水户番(现在的茨城县中北部)的头头邀请他去时他给人家送了汤面。也有的说源于明治时代(1868~1912)神户和横滨形成的中华街。还有的说是明治初期贸易港口的北海道函馆那开始学中国人吃拉面。不管是哪种说法,可以肯定的是日本拉面都传自中国。
好咯,更多小知识在正文里头了。有兴趣的话,
![]() ![]() 第一站【环贸广场ipam】, 十分的华丽摩登与时尚,值得一逛!
![]() ![]() ![]() 由新鸿基地产开发的环贸iapm商场,借鉴了香港apm商场的成功营运模式,主打上海首个“夜行购物消费”的新购物理念。商场名字 “iapm” 呈现国际化“international”及日“am”与夜“pm”不受时限的全新购物体验。 “am”及“pm”,分别象征白昼及晚上,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合二为一,成为崭新的零售模式—“夜行消费”。商场营业时间为上午10点至晚上23点,餐饮等业态则延长至次日零点甚至凌晨1点左右,突破了一般商场10点关门的惯例,开创了沪上行业先河,弥补了“夜间消费”空白。iapm商场整体风格现代时尚,引进了丰富的国际级零售、餐饮及休闲娱乐品牌,汇聚逾238个潮流品牌,其中有一成是首次进驻中国市场,一成半为首度进驻上海,配合艺术表演及推广活动,打造成时尚潮流、夜间消费领域的一个新地标。
环贸P1 很多曲线变幻的空间,带一点干净的浅金色泽。
![]() 环贸P2 到了中央广场了:
![]() 环贸P3 抬头看,很多层次空间:
![]() ![]() ![]() ![]() ![]() 环贸P7 看,多大的气场啊!比HK朗豪坊最大的通天梯有过之而无不及,喜欢 ![]() ![]() ![]() ![]() 环贸P10 从顶层俯瞰通天梯,很有气势吧,还直接可以望到最底层广场喔
![]() ![]() ![]() ![]() ![]() 哇哈哈哈,可爱滴
![]() ![]() ![]() ![]() ![]() 【一风堂】,拉面"博多"派
上下流窜两圈,饿了
![]() ![]() 日料馆,必须讲究细节,来看看小小台面上的布置。调料瓶、筷子架、餐巾夹、牙签筒、一应俱全,甚至有一大瓶凉水杯啊,太贴心了,赞!
![]() 偶滴,一份特制白丸,来咯! 秘制猪骨浓汤底,有叉烧三片+木耳丝+葱花+细豆芽,看上去黑绿红黄,蛮清爽。咦!第二眼,是不是感觉量好少的呀 ![]() 一碗“辣肉味噌拉面”,汤底各有特色。 对咯,一风堂的面属于90年代起流行的白身细面,点单时可以选择软硬度,偶同伴这份就是硬的细拉面: ![]() 现在来特别介绍一样拉面馆里的特别东东,嗯,不是所有拉面人家都有的喔! 看到桌上哪个低头哈腰的“红脸小可爱”了吗? ![]() ![]() “哗啦哗啦”转几下,哈哈,喷香的芝麻碎就到拉面上啦!
![]() 偶滴习惯是,吃拉面稀饭配煎饺滴,有点怪么 一风堂滴日式煎饺,个子小些,味道还不错。 ![]() ![]() ![]() ![]() ![]() 出来门口,呵呵,墙面装饰也很有趣, 全部是多家有力分店的照片, ![]() iapm比较有趣,
![]() ![]() 面屋武藏的名字里,藏着武士之气,呵呵,果然,
![]() ![]() 招牌之一,白武骨味玉ら麺,豚骨汤+鱼汤的汤底! 一片大型叉烧+半粒溏心蛋(日本叫做温泉蛋)+一片紫菜苔+白葱绿菜叶,黄橙绿白,色泽鲜亮。再看下,量貌似比前一家多点儿吧,呵呵。那只碗也是特制滴,外面有宫本武藏滴人物图画 ![]() ![]() 武藏的面,特别粗壮,吃口有嚼劲有质感。
![]() ![]() ![]() ![]() 照例,按偶吃拉面滴习惯,再上一份日式煎饺 嗯,依旧小小巧巧,不过底板没有前一家的黄脆,馅儿的味道呢也还可以。 ![]() ![]() ![]() 汤,喝光光鸟 日拉面,就是要喝汤么~~ 哈哈,露出了面碗侧完整LOGO! ![]() 内景。是开放式厨房的形式,你可以看到里面的制作过程,和新宿的本店一致! 但是因为面积小的缘故,上海分店的门面很不整气,也不像其他专门店那样有很讲究的古老武士风神话装饰 ![]()
第二站【尚嘉中心】, LV高贵马靴里,藏着什么惊喜呢? ![]() 尚嘉中心项目于2013年2月营业,是由LVMH路威酩轩集团和澳门赌王何鸿燊共同投资开发的项目,也是LVMH集团在中国建造的首个大型商场,被誉为是唯一可以与上海恒隆相对抗的奢侈品购物中心,系LV上海办公总部及旗下名品展示店面,尚嘉中心拥有70多个零售品牌,云集60多个高档品牌,可以说几乎含盖了整个高端行业,成为上海乃至全国奢侈品牌最集中的商业中心。 尚嘉P1 从某些角度来说,感觉更像是“潜水艇”??
![]() ![]() 尚嘉P2 转到侧面,呵呵,“马靴”样子出来了! ![]() ![]() ![]() ![]() ![]() ![]() ![]() ![]() ![]() ![]() ![]() ![]() ![]()
【屯京拉面】,浓郁又清爽的创新汤头 略走一走,即下到尚嘉中心的B2,找食去也 落座,点单!桌子上的调料架,有细粉蒜泥、辣椒酱、芝麻盐、胡椒粉、还有苹果醋,算正宗滴。 上菜啦!一碗特制东京豚骨拉面 & 一碗招牌东京豚骨拉面。 但是屯京没有煎饺供应,他家的人气小食是一道日式生菜色拉,呃,只好算啦 ![]() 偶滴豚骨拉面 ![]() 特制款的量好大呀,小伙伴儿mm竟然差点吃不下它 来看一下面的质地 ![]() 屯京的汤头,据说是在九州高汤(豚骨+鸡骨+蔬菜熬制)基础上,加了关东酱油酱汁而成,口感上,除了豚骨之外应该也加有鱼肉粉来提升鲜味,所以的确是很浓郁哒。另外, ![]() 喝到底,哈哈,露出了“屯京拉面”完整LOGO ![]() 周末,古北这边的商场没有淮海路那么繁荣,但周围居家的外人很多,所以除了偶们这一桌外,周围光顾的无一例外是小家庭模式,并且,统统是外挂2个娃滴,真是神奇划一呵呵, ![]() 离开前看一下门面风格,倒是正宗日风 ![]() 插播,关于日拉面文化: 日本人对于拉面可谓情有独衷,甚至到了崇拜的程度,在日本,拉面被叫做“国民食”(こくみんしょく),男女老少都很喜欢吃,很受大家的欢迎。这可以从遍布日本的大大小小的拉面馆看出来,或者从电视剧里主人公吃拉面时陶醉而满足的表情看出来,更可以从横滨的拉面博物馆、福冈的拉面广场看出来。如果要是想去一家有名的“拉面店”(ラーメンや)吃的话,排上1、2个小时的队,是很平常的事。而且,有的很出名的店,一天只卖150-200碗的面,而一碗面要买到1000-1500日元左右,可以说是价格不菲,但就是这样每天也会有很多的人来光顾。可以说拉面在日本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一种只有在日本才能体会到的文化。 拉面在日本是一种文化,不同地区、不同口味和流派,都有代表性的拉面。一般根据地区被分4大类口味:酱汤类拉面口味属于北海道地区,骨汤类拉面口味属于九州地区,而东京和大阪的口味比较接近,特色拉面分别当属盐味拉面和酱油拉面。总之是4种口味:酱油(しょうゆ)、味噌(みそ)、豚骨(とんこつ)、塩(しお)。近些年又以这4种口味为中心,创造出了一些新口味的拉面。骨汤面以猪骨或鸡骨为原料,味道浓厚。清汤面则清澈见底,调味以盐为主。酱汤面以日本的大酱为原料,酱香浓郁。酱油汤面一般以酱油为原料。 日本拉面的4大流派:北海道札幌味噌拉面、东京横滨拉面、福冈博多拉面、福岛喜多方拉面。这4大流派中,又以北海道—味噌、东京—酱油、福冈—豚骨,最为出名,可以说代表了这三种味道的最高境界。而福岛是因为做出的面而出名。另外还有旭川的“酱油拉面”、函馆的“盐味拉面”、东京的“拉面始祖店”、九州的“猪骨拉面”等等。 日本拉面与中国拉面相比,日式拉面更讲究汤底,基本上和中国人喝的煲汤很相近。在日本,做拉面汤底的浓汤绝对不会马虎,鸡汤要经过8小时的熬制,而猪骨汤则需要10-12小时!绝不是像在上海的有些日式拉面店那样,只是用“调味粉”冲泡出各种口味的汤。所以日本人吃拉面最讲究的就是喝汤,因为汤里所含的营养成分最多。如喝一碗骨汤,基本可相当于一周喝牛奶所补的钙量。 至于面条本身,日式拉面比较讲究“劲道”,通常要求从面做好到客人吃完,面条不能胀糊。日式拉面也没有中国拉面表面光滑,而是有些弯弯曲曲的,因此它的挂汁效果非常好。 日本拉面在配料上也注重营养搭配和美感,一般加入叉烧肉片、海带、蔬菜、熏蛋等。吃的时候还可加入日本特有的香蒜末,有种特殊的香气。
第三站【K11购物艺术中心】,老瓶装的什么新酒呢? 淮海路黄陂路口的这一处建筑,其实并非新造的,原来这里叫做新世界广场,经过1年多4亿元的整改,从此变身为灿然一新的K11。 K11_P1 进入凹型的广场,地面是红玻璃的异形掩体,从这里的入口,可以直达B3层的art space。
请注意裙楼墙体上的细节
![]() ![]() K11_P2 art space,这就是最吸引偶来K11的理由 不过此地布置很简单,甚至有简陋之感。大部分艺术展都是免费的,目前3~6月的《莫奈画展》就不一样了,门票要100大元 ![]() K11_P3 要返回地面咯,经过B2的小小图书馆,由内部仰望那个玻璃掩体,呵呵,有点奇异的感觉吧?甚是稀饭! ![]() K11_P4 艺术之树撑起的玻璃穹顶,这个设计有意思 K11_P5 这里吸引着很广泛的年龄段喔,20~50都有 ![]() K11_P6 从大楼俯视广场: ![]() K11_P7 每一层都有几处艺术品展出,一匹戴领结滴小木马: ![]() K11_P8 艺术品有编号,便于你寻找。这是第五站,名字为:我们这一代 I LOVE YOU。你看懂了吗 K11_P9 很多角落不经意间,就能惊喜发现静心布置着的艺术品。 ![]() K11_P10 楼层转弯处的装饰,漂亮优雅: K11_P11 别忘了楼上3层有个特别的看点:都市农庄,这是一处近300平米的室内生态互动体验种植区,采用自动灌溉控制、无土栽培、LED植物补光灯,等多种高科技种植技术在室内模拟蔬菜的室外生长环境。哈哈,这个好玩,可以在室内令人产生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感,开业时候还养了几只小香猪仔呢,极萌,轰动一时 ![]() ![]() ![]() ![]() K11的餐饮也做的不错,只可惜有乌冬面却木有日拉面 So,贴一张在日本时候吃的那些日拉面吧,过个干瘾 最后,关于日拉面的吃法: 日本的拉面主要分为在吃面的时候首先要看汤(スープ),看有没有很多的油飘在汤上面。然后要闻,闻是不是有很浓的香气。因为拉面的汤是由很多动物的骨头(比如:猪骨、鸡骨、牛骨等)加上干海带和鰹(一种晾干后的海鱼)熬制而成(一般要熬4到5个小时)。如果飘在汤上的油脂过多,就会影响到汤的口味,因而感觉到油腻。如果香气不浓,就表明了这锅汤所用的材料不足或是熬制时间不够。 其次是看样,又叫盛り付け。就是卖相。要看叉烧(一般是两枚)、葱、干笋(メンマ)、紫菜或者海苔(のり)这几种最基本的辅料有没有,如果没有,那在好、在贵,也不能叫做拉面。也就叫热汤面。 然后是面,要看面在吃的时候有没有弹性,还有面的长度。 吃拉面的流程(日本的纯正吃法): 1、看——就是看卖相。看汤。 2、闻——闻汤的味道,是否诱人。 3、喝汤——一定要先尝汤的味道,然后再吃面。 4、开吃——尽量不要把面咬断,等到了嘴里在嚼。当然,女孩子是可以例外的。而且还要尽可能的发出声音(声音越大,表示对店主的作出的面越满意),当然,女孩子也是可以例外的。不过在中国吃的话,就不用出声了,让人笑话! 5、再喝汤——干货全部消灭之后,尽量要把汤全部喝掉,毕竟精华都在汤里,不喝浪费。如果要是感觉不饱,可以再要碗米饭,汤儿泡饭(这是纯日本吃法,估计在中国没人这么吃) ![]() 呵呵,这一集“上海新地标 vs 疯狂拉面”,味道怎么样呀?
![]() 希望侬能喜欢呢,下次偶会继续写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