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拉提 骑伊犁大骏马~~ ![]() 继续那拉提的骑马行游《我在伊犁等着你.6. 》,写到哈萨克牧民的家访了~~ 那拉提草原平均海拔1800米,是世界四大河谷草原之一的亚高山草甸植物区(高寒草甸的一种类型),与瑞士山地齐名。
原野上山泉密布,溪流似网,河道交错,森林繁茂。中生杂草与禾草构成植株高达50-60厘米,覆盖度可达75-90%,年降水量可达880毫米,年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左右,有利于牧草的生长,载畜量很高,历史上的那拉提草原有“鹿苑”之称。这里还生长着茂盛的细茎鸢尾群系山地草甸,其它伴生种类主要有糙苏、假龙胆、苔草、冰草、羊茅、草莓和百里香等。仲春时节,草高花旺,碧茵似锦,极为美丽。一望无垠的草原上撒落着珍珠般雪白的毡房,草原南侧有终年白雪皑皑的雪峰相伴,绿草、雪峰相映成辉,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卷,是典型的高山草原。在这里,您可以亲身感受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高山草原美丽景色。
马奶茶煮好,姑娘们被请入毡房, 马夫们、闻风而来的邻居亲友们,也一起入席来,女主人盛出了一碗碗热腾腾的新鲜奶子茶~~ ![]() 大家围着一席毡毯席地而坐,
掰成一块块的馕,就放在毯子中央,自行取用。
![]() 这就是哈萨克小姑娘“阿依塔娜”的一家!
![]() ![]() ![]() 说实话,一开始不怎么敢吃,担心平日里娇弱滴肠胃不习惯
![]() ![]() 吃的时候,用馕沾一些奶酪,再喝一口马奶茶,
热乎乎能量高啊,人,一下子舒坦开来了
![]() ![]() 在那拉提的牧野画意中生活的是热情奔放的哈萨克人,那拉提草原原来就有“哈萨克族的摇篮”之美誉。从西汉起,哈萨克族人就在这里以游牧为主繁衍生息,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天文、地理、医学、音乐等文化。那拉提草原哈萨克族人口占我国哈萨克族总人口的1.13%,是全国哈萨克族人口居住最集中的地区。
每年6月以后,大群的牧畜转入,进入草原的黄金季节,草原人的各种集会也多在此举行。被他们称作“宇”的白色毡房,不仅点缀着青山绿水,而且还表明着他们是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主人。即便那拉提成了游人如潮的AAAAA级风景名胜区,他们依然保持牧猎民族的习俗。那拉提的一景是少年骑手。哈萨克人的孩子长到4、5岁时,就要举行“阿夏麻衣明格孜”仪式,即为骑马的仪式。平日里骑着马、赶着牛群去上学,闲时则为游人做骑术教练兼向导。在那拉提的所有景点中,你几乎都能见到这些少年骑手扬鞭跃马的英姿。 家访的代价不菲,男主人最后要求100大元每人,出乎我们的预料!唉,是不是有点被欺骗的赶脚
![]() 不过,这种原始的探访经历,倒是印象很深......
家访很随意,但也耽搁了不少时间,
接着,继续上马返程!
和马夫们也熟了,又是一阵快马加鞭,较之前更加风驰电掣,
![]() ![]() ![]() 狂奔之后中场休息,留影一枚!
![]() 再接再厉爬返坡顶!
高山草甸的花儿星星点点~~
![]() 近看马道像一条粗线,刻在山体腰上!
![]() 远看蜿蜒的马道,盘桓上下,通往景区大门~~
![]() 再拍“俯瞰那拉提”!
![]() 雪峰下的肥沃草甸~~
![]() 是什么野生兰花吗?
![]() 花儿好像以白色和蓝色为主:
花丛~~
![]() 近拍!
一丛丛剑一般叶子,什么植物呢?
![]() 继续下坡返途。
马背上手持拍摄!
![]() 山谷之间~~
![]() 哇!山鹰翱翔~~
![]() 下山的马道比较宽阔,马儿识途,马夫也不再陪同驾驶,
![]() ![]() 虽然没有完全学会驾驭动作,不过让马儿前行、向左、向右都没有问题的~~
![]() 在马背上拍好最后一张!专心驾驶,呼啦啦,返回景区大路咯! ![]()
晚上就住在那拉提景区边儿,毡房旅舍。 ![]() 我们的毡房,漂亮么
![]()
内景。居然有电视!8过也搜不到节目
毡房顶部是“窗户”!
晚饭前,在附近散散步!大树参天、绿草如茵~~
![]() 真正的野生花儿,还纠缠着细细的蛛网~~
![]() 野生的小果子,色泽粉嫩诱人!
![]()
![]() 露天花园晚餐中
![]() ![]() ![]() 那天最大的期待就是一盘“冷水鱼”,野生滴喔!!! ![]() ![]() 意外的是一盘卖相不咋地的“蚕豆炒洋芋”,居然如此很酥糯,下饭啊!!
![]() ![]() 这位是龙龙小盆友,毡房旅馆请来的小帮手,
![]() 大家很快成了好盆友咯~~
![]() ![]() 夕阳下,随便就是美景!
![]() 巩乃斯河河畔
![]() ![]() 清澈的河水、彩色的卵石~~
![]() 日落巩乃斯河~~
![]() 月上树梢
![]()
游记未完,待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