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子有方】为什么我与孩子无法沟通

 和善书屋 2019-03-22

文/王善法   图/网络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孩子上中学以后越来越不愿意跟家长说话,可在他同学或小伙伴面前往往是侃侃而谈,唯独对家长守口如瓶。家长迫切想把自己的担心和愿望告诉孩子,也希望孩子能把自己想法告诉家长。可是,家长越急迫,孩子越叛逆,父(母)子内心之间逐渐竖起一堵不可逾越的高墙。

这堵墙的出现,阻断了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渠道,家长无法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家庭教育所有手段就无法实施。

导致孩子不愿意告诉父母他在想什么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家长对孩子的管理过于严密。很多家长乐意对孩子的活动给予事无巨细的关心,对孩子自行安排任何事情都表现出不信任或不放心。中学生身心特点决定了孩子已经拥有了自立的意识,并强烈希望拥有自立的权力。当这种自立权力欲望多次得不到实现,必将让孩子在十分苦恼的心境下,用无声的反抗来表达不满,而家长却不一定在乎孩子的这种感受。长此以往,孩子就不会告诉家长他在想什么。

其次,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当。很多家长不去注意学习家庭教育有关知识(当然有的家庭不具备学习条件),教育手段缺乏针对性。与孩子沟通出现障碍的家庭,教育孩子的方法要么趋于从众,喜欢盲目跟风,套用当前社会流行手段教育自己的孩子,完全没有顾及自己孩子的个性及潜质,不能因材施教;要么采用父辈流传下来的所谓正统家庭教育方法,要知道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你的孩子已经不是过去的你了,教育方法陈旧;要么采取粗放的管教手段,与孩子交流时机与方式忽冷忽热,让孩子不知所措。

另外,不少家庭教育方式简单化。用妈妈的常态唠叨代替交流,或用父亲的训斥与惩罚代替教育。在这种没有温暖的教育环境下,孩子只能采取无声的对抗,别无选择。

第三,家长与孩子的交流平台不平等。很多家长总是居高临下教育孩子,忽视了中学生特有的幼稚成人意识。与孩子交流时总是臆断孩子的想法或情况,希望将自己的判断意见强加于孩子,不管孩子身心感受,不给孩子一个说的机会,不愿意去听孩子对问题的解释。这种局面时间长了,孩子自然不愿意说出自己想什么。

要想孩子愉快的告诉你他在想什么,家长必须把握恰当的教育方法,与孩子平等相处,拉近与孩子的心理距离,营造有利于沟通的家庭氛围;要俯下身来倾听孩子讲述,真正听懂孩子的话里话,体会孩子的内心感受,为进一步交流奠定基础;要结合孩子的立场去判断他的话是不是有道理,通过协商达成家长与孩子都能够接受的判断意见,充分体现家长对孩子想法的尊重。当然,原则性底线不能突破;要根据孩子的想法,心平气和的帮助孩子找到他能够接受的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赢得孩子对家长的信任,并使孩子意识到,他的问题在家长这里能够得到圆满的解决。

与孩子的有效沟通是一项系统工程。重在建设沟通渠道,急在打通沟通障碍,贵在维护沟通渠道畅通。家长只要把握好关键节点,耐心倾听,平等交流,获得信任,让孩子对父母敞开心扉,孩子的想法你就无所不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