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三起三落,仍保持豁达之心,这才是苏东坡

 江山携手 2019-03-22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年逾花甲的苏东坡,在回首自己的一生时写出了这首《自题金山画像》。一首24字的短短小诗却概括了他坎坷的一生。

1057年,苏东坡22岁时参加科举考试,一举成名天下知。他的"高考"限时作文题为《刑赏忠厚之至论》。这个题目立论不过是儒家的施仁政,行王道,推崇尧舜周孔,属于当时的滥调。但苏轼的这篇策论,至今令人激动的依然是它自由思想的魅力。在文中,苏轼写道:"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主考官欧阳修曾问苏轼此事出处,苏轼答云:"何须出处。"这种回答在当时真的算是霸气侧漏,欧阳修时代"载道""言必有出处"乃是风气,苏东坡公然杜撰了一个典故来为他的论点辩护,这是后世那些言必某某说的战战兢兢的知识分子根本无法相比的。

元丰二年(1079年)的乌台诗案是苏轼一生的转折点。他因政治立场问题被弹劾,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初到黄州时,苏轼陷入了不能维持家人生活的困境。他在给秦少游的信里说: "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但痛自节省,日用不得百五十。"一个堂堂的文化名人,携妻带子地来到黄州,生活状况却到了"日用不得百五十"的地步。此时的苏轼,不得不脱去文人的长袍,摘去文人的衣巾, 改穿农人的小褂子,在耕作之暇,偶尔喝得微微醉意,躺在草地上便悄然熟睡,直到暮色降临,好心肠的农人把他叫醒。

生活虽淡泊名利,但他并没有放弃学术研究。农田式的耕作生活使他的诗情勃发,半公半作的闲暇生活让他有更多的时间思古通今,在这一时期,中国词史上豪放词的奠基作之一《念奴娇·赤壁怀古》诞生了,还有散文名篇《赤壁赋》。"东坡居士"的别号也是他在这时起的。

1085年4月,宋神宗驾崩,年仅10岁的哲宗继位,英宗皇后也就是皇太后摄政,尽废王安石变法,史称"元祜更化"。任用司马光为宰相,也使苏东坡青云直上。先任登州太守,到任5天就被召回京城,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短短17个月时间,苏东坡的戴罪之身从八品升到正三品,跃升了12个官阶。

元佑四年(1089年),苏轼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他刚到杭州便被杭州所吸引,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魂牵梦萦的故乡竟比不上仕途驿站之一的杭州,就是这不经意的一瞥,杭州俊秀的湖山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以至于要在这里安家落户。因此,苏轼在办完公务后,换上便服,或在湖滨小亭里坐坐;或在荒山幽涧中走走,累了,在虎跑寺沏茶品茗。倘若兴致犹盛 ,就会邀几位同僚泛舟湖上,吟诗作画,尽情挥洒在青山绿水之中,无忧无虑地度过了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从而也形成了忧乐两忘, 放荡不羁的性格。这一时期的作品更显现了他潇洒的生活, 如名篇《饮湖上初晴后雨》、《六月二十七日于望湖楼醉书》。

好景不长,元佑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元佑六年八月调往颍州任知州、元佑七年(1092年)二月任扬州知州、元佑八年(1093年)九月任定州知州。元佑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新党再度执政,绍圣元年(1094年)六月,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

绍圣四年(1097年),年已62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徼边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但他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他在这里办学堂,介学风,以致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儋州,从苏轼学。

苏轼在海南岛居留三年后遇赦北归,归途中吟出了这样的诗句:"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两句诗可作为他坎坷仕途的总结, 在此,我们也不难想像苏轼的悲壮而又诗情澎湃的一生。

他的一生历经三次潮起潮落,但依然满怀一颗赤子之心,不忘初衷。不论是在顺境,还是在逆境,不论境遇如何,他都遵循自己的本心不断前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