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新综述】交叉眼干扰研究综述

 cqukelly 2019-03-22

作为一种角度欺骗干扰样式,交叉眼干扰近年来成为电子战领域的研究热点。交叉眼干扰被认为是对抗主动式单脉冲雷达的最有效干扰样式,能够在战场中为航母、舰船、战斗机等重要武器装备提供有效的自卫防护手段。

自上世纪50年代提出以来,交叉眼干扰技术已发展到多源反向交叉眼干扰阶段。在硬件器件和干扰理论的推动下,交叉眼干扰装备实现了快速发展。当前,已有少量的交叉眼干扰系统装备到现役战斗机上,如图1所示的欧洲“台风”战机装备的防御支援子系统(DASS)。

图1 装备到欧洲“台风”战机的DASS系统

从国外交叉眼干扰装备研制情况来看,两源反向交叉眼干扰已经走向实用化,多源反向交叉眼干扰处于起步阶段。然而,国内交叉眼干扰的装备研制仍面临着众多应用难题有待解决。为此,国防科技大学刘天鹏等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交叉眼干扰理论与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图2,图3),从干扰天线结构、参数容限、干信比需求、干扰环路差异等四个方面论述交叉眼干扰的应用难题,以期提供交叉眼干扰的全面认识和后续研究思路。

图2 普利陀利亚大学的交叉眼干扰验证系统

图3 多源反向交叉眼干扰的交叉眼增益曲线

该工作已经发表在《雷达学报》2019年第1期“多点源干扰雷达特性及抗干扰技术专题”专题“交叉眼干扰研究综述”(刘天鹏、魏玺章、刘振、丁锦灿)。

该文将交叉眼干扰理论发展脉络划分了三个阶段,从试验情况、现役装备两个方面阐述了交叉眼干扰装备现状,并以研制交叉眼干扰系统为落脚点,从干扰天线结构、系统参数容限、干信比需求以及干扰环路差异四个方面综合论述应用难题。文章指出,得益于更大的交叉眼增益和更优的干扰性能,多源反向交叉眼干扰是未来研究趋势,但仍有诸多实际应用问题需要解决,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