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以前的国务卿杜勒斯(John Foster Dulles),说他不喜欢看报纸,因为世界上一件新闻的形成,常常要经多日的酝酿,把酝酿过程,一批批报导在报纸上,反倒弄得多事而复杂。这就是说,很多新闻事件,其实看它的结果是什么就好了,演变中的许多细节,实在没有太花功夫按日追逐的必要。杜勒斯这一不对新闻报章多花时间的态度,实在是一种好习惯。 我个人的一个经验,也可印证这一态度。我过去做政治犯时候,在景美军法看守所,由于案子悬在那儿,没有确定,所以关在押房,不准看报,前后有四年之久。直到案子确定了,移监土城仁爱教育实验所,才准许看报。于是补购了过去四年的报纸合订本,大看一场,花了一段时间,把重点新闻(事实上已是历史),草草看过,觉得也很够了。心想若天天看报,跟着新闻走,要浪费多少时间!这样子四年一看,每件新闻首尾俱在,一览无余,倒也省事痛快也。 为什么杜勒斯不喜欢看报纸呢?为什么我在监狱只草草看过报纸合订本就可以了呢?最大的原因,是报纸上有太多太多“追踪黑屁”的毛病。所谓“追踪黑屁”,就是“追新闻屁”,就是当政者制造新闻,让大家去追、去挖、去猜、去透视权力核心、去探讨接班动向。……结果把那么多的时力与贯注,都放在当政者那些宫廷内斗上、家族政治上、你来我往上,这多不值得!其实当政者是一丘之貉,谁得宠上台、谁失宠下台,还不他妈的一样?从这方面看,根本早就有了结论,那个结论就是屁。对结论明知是屁,大家又跟着费什么神?做什么跟屁虫?至于当政者以外的社会新闻、花边新闻,更是庸俗得无聊之至,更不值得浪费时间了。 所以,每见到那些整天守住报纸、电视、新闻式杂志,紧迫的想得知每一新闻变化细节的观众或读者,我就为他们的无根、为他们被人牵着鼻子走的坏习惯,感到可悲。 李普曼(Walter Lippmann)在《舆论》(Public Opinion)一书里提到一个故事,说1914年的一个远洋小岛,住有英、法、德等国的人,由于岛上没有新闻媒体,只有六十天才来一次的定期游轮,所以往往新闻来时,对他们已是明日黄花。其实,依我看来,这种迟来的新闻,未尝不是一件令人清心的好事。追求太多的新闻,其实是一种坏习惯,一种施者与受者之间永无止境的精力浪费,实在可说是“柏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在新闻学上的应验,这是很糟糕的。 新闻并非不可报导,重要的是,一定要在报导的同时,评论随之,以给群众“机会教育”,用新闻事件,启发他们,使他们“因新闻就导”。在这种悬格下,绝大部分的新闻,其实只是对黑暗的揭发而已。揭发黑暗的时事、揭发黑暗的观念、揭发黑暗的传统与背景、揭发黑暗的党团与个人,都是真正新闻报导的方向。相反的,不此之图,整天追踪达官贵人明星戏子的动态浮沉,今天李焕,明天王昇,又有什么意义?只是给他们整天写起居注而已、只是因他们整天做猜谜游戏而已、只是席不暇暖、整天追他们的黑屁而已。这样子的新闻工作者,岂不太可耻了吗? “多揭发黑暗,少追踪黑屁。”才是我们应该具有的信仰,不甘为新闻黑屁所役的人们,应该猛醒、觉悟,多在揭发黑暗上努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