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五络脉歌

 昵称62893514 2019-03-22

【出处】

本歌选自《医经小学》。该书系综合性医书,明代刘纯编撰。十五络脉(穴)即十二正经各有一络脉(穴)加牌之大络、督脉络脉、任脉络脉。临床应用广泛,应牢记。

【歌诀】

人身络脉一十五,我今逐一从头数,

手太阴络为列缺,手少阴络即通里,

手厥阴络为内关,手太阳络支正是,

手阳明络偏历当,手少阳络外关位,

足太阳络号飞扬,足阳明络丰降记,

足少阳络为光明,足太阴络公孙记,

足少阴络名大钟,足厥阴络蠡沟配,

阳督之络号长强,阴任之络名屏翳,

脾之大络是大包,十五络名君须记。

【注释】屏:有医书指屏即会阴穴。现根据《灵枢经・经脉》记载改为尾翳即鸠尾穴。

【白话解】

人身有十五络脉,络脉和络穴同名,但概念不同

手太阴络脉(穴)名列缺,

手少阴络脉(穴)名通里,

手厥阴络脉(穴)名内关,

手太阳络脉(穴)名支正,

手阳明络脉(穴)名偏历,

手少阳络脉(穴)名外关,

足太阳络脉(穴)名飞扬,

足阳明络脉(穴)名丰隆,

足少阳络脉(穴)名光明,

足太阴络脉(穴)名公孙,

足少阴络脉(穴)名大钟,

足厥阴络脉(穴)名蠡沟,

督脉络脉(穴)名长强,

任脉络脉(穴)名尾翳(又名鸠尾)

牌还有一大络名大包。

这十五络脉(穴)应仔细牢记。

摘自《针灸经络腧穴歌诀》白话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