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在《从前慢》里写道:“以前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句子虽然读起来很有诗意,但这也的确是现实。在那个没有手机、没有电话、消息闭塞的年代 ,别说是社会热点八卦热搜了,就连自己的国家亡了可能都无从得知。 这不,在1950年建国之初,中国驻蒙古国特权大使吉雅泰出访蒙古乌兰巴托时,就遇到了一批 怪人,这些人穿着长袍马褂,留着粗长鞭子,嘴里喊着“吾皇万岁”,还行着跪拜之礼,活脱 脱一副清朝人的样子。 吉雅泰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些人都是20世纪初外蒙古叛乱时滞留在蒙古的清朝人。 因为北洋军不战而逃,他们这些常年生活在蒙古以经商为生的汉人,顿时失去了庇佑,家产被 悉数没收不说,还被罚为下人奴隶,受尽凌辱。除了少数胆子大的冒死穿越戈壁沙漠返回国内 ,其他人都被困于此。他们日日夜夜所想的,就是有着一日大清皇帝能派军队来救他们。所以 ,当他们听说有人从北京来,纷纷奔走相告,来叩拜“万岁”。 由于自蒙古叛乱以来,蒙古与中国的联系基本被切断,消息难以传达,再加上这些人语言不通 ,地位低下,基本上没有和外界接触的机会,所以他们始终以“清人”自许。 吃惊之余,吉雅泰把清朝早已经灭亡的消息告诉了他们,这些满清遗民在听闻这样的消息后, 一时间难以接受,刚刚还欢呼雀跃的一群人纷纷抱头痛哭,“什么,大清亡了?大清怎么会亡 ?大清怎么会亡?” 吉雅泰随即将这几十年来国内发生的巨大变化一一告诉了这些人,并提出带他们回国生活的建 议,然而却被他们拒绝了。其实这也不难理解,你几十年来苦寻的东西突然没有了,突然支撑 你生活的信念原来是空的,换成谁恐怕也难以承受吧! 好在吉雅泰随即与蒙古国展开外交照会,请蒙古政府给予这群“清朝遗民”正式的国民待遇, 得益于此,这些人的生活状况才有所改观,并且得以长留蒙古国。 实际上,不光是在乌兰巴托,在蒙古的诸多西部偏远地区,由于消息阻塞不通,即使到上世纪 70年代初,仍然有许多汉人以“清人”自居,仍然把时任驻蒙古国大使的许文益当成朝廷派来 的官员。 其实,除了地理位置偏远阻碍了消息之外,从这些“清朝遗民”的身上,还能看到一个国家在 那些流浪在异国他乡的人心中的地位。 |
|
来自: 昵称55301288 >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