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扶贫与教育

 汐钰文艺范 2019-03-22
前几日,有个扶贫干部来找我,说给村里投资几百万,修了路,装了暖气,改了天然气,但老百姓依然不满意,甚至得寸进尺,提出非分要求。他实在不知如何应对。我说,你用钱把村里百姓害了:舒展了他们的身子,却没有武装其头脑,而且激发其欲望。如同一个孩子,都上小学了,还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不是爱,而是害——害得孩子缺乏向上的心志,遇到苦难不能应对,只愿意逃避,只喜欢享受。

  他问,那该怎么办?我把《道德经》中的这一段讲给他听:“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龠(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何为橐龠?它是一种推拉式风箱。我们小时候在村里经常会看到打铁匠,他们为炉火鼓风用的助燃器具,就是这个玩意儿。或者,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其理解成打气筒——两者原理相似。打气筒本身没有气,可提起来压下去就产生了气。这就叫“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打气筒是空的,但永远不会枯竭,越鼓动气越足;风箱也是空的,越推拉风越大。这就是生生不息。

  任何一种扶贫,最终目的是让百姓自己成为风箱,成为打气筒,有使不完的劲头,用不尽的气力。同样,教育孩子,最终是让孩子们自己打磨自己,自己锻造自己;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孩子才可会有美玉之质。

  给村里投资,让百姓富足,好比一个父母为孩子创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环境。但这只是过程,不是目的。其关键在于培养一颗颗自发向上、自强不息、自律自省的心。唯此,才能使其到达幸福的彼岸。这就是“多闻数穷,不若守中”——闻,是见闻之意;数,通“速”,是加快的意思。穷,是困穷、穷尽之意。守中,是守住一颗不偏不倚,不急不躁的奋发图强之心。

  扶贫,扶贫,万万不能越扶越贫。所有的贫穷都不是扶起来的,而应给他一个动力,给他一个信念,给他一个目标,再给他一股力量,让他自己起身,勇敢上路,大步前行。

  亦如我们对孩子的教育——瓜熟蒂不落,是因为瓜被打了农药;迎刃而不解,是因为刀口已经卷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