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鉴赏之二百七十八 明清官窑瓷器 (十四)

 猎鹰个人图书馆 2019-03-22

131清雍正  紫金釉铁锈花云纹盖盒

鉴赏之二百七十八 <wbr> <wbr>明清官窑瓷器 <wbr> <wbr>(十四)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直径8.5cm

此盖盒造型小巧,平衡稳重。通体施酱釉,釉水肥厚,色深沉而均匀;盒盖顶部及侧面以描金之法饰如意云纹,金彩在紫金釉色之下华贵而不炫目,益见尊贵之品格。内里和底部施白釉,莹润似玉,底落“大清雍正年制”款。这一单色釉小盒,精致灵巧,且带有雍正官窑款的酱釉文房制品,品级极高且极其罕见。酱釉,是以氧化铁为着色剂的高温颜色釉。因以紫金石为主要呈色剂,故又称其为紫金釉。酱釉早在商代后期原始青瓷上即有出现,东汉时期流行,其制品通体为酱色,富有光泽,烧造技术已成熟。宋代定窑、耀州窑、吉州窑等都有生产。明洪武时期酱色釉釉色均匀,宣德时景德镇御窑厂烧制极为成功,釉色光洁滋润,釉面肥厚。正德、嘉靖时期均有烧造,尤其嘉靖时期有了描金彩器。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酱色釉烧制达到顶峰,康熙时流行酱釉开光装饰。雍正以后受厂官釉和窑变釉的影响,追求厚釉紫金色的斑点窑变变化,其总的特点是釉面滋润,色如紫金,故又称紫金釉。据《清宫造办处活计清档》记载,乾隆元年(1736)十二月二十二日,“七品首领萨木哈来说太监胡世杰、毛团交酱色瓷碗一件”,即指此类品种。

明初景德镇御窑的紫金釉烧造已臻上乘,入清以后,更见精进。雍正朝御瓷之中,紫金釉的器皿本是稀少,而加描金彩者更罕见。清代早期至中期,清顺治酱釉器较明末增多,其胎质较粗,釉质平润光滑,釉色微微闪红,釉下有密集的气泡。以盘类器物较为常见。康熙酱釉较明及顺治时期的呈色有很大提高,其釉色均匀,有金属般的光泽,釉面光亮润泽,为康熙名贵品种之一。传世品有壶、炉、碗、盘等,民窑器物较为少见。而单色釉发展最为极致的雍正一朝,此时的酱釉产品色泽纯正,施釉厚而匀净,极具素洁高雅之感。

备注:日本藏家旧藏

RMB 368,000

132清雍正  柠檬黄釉莲花式小杯 (一对)

鉴赏之二百七十八 <wbr> <wbr>明清官窑瓷器 <wbr> <wbr>(十四)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直径6.7cm

有清一代,宫廷艺术以雍正朝为最,彼时御窑瓷器之工艺水平在胤禛的审美品味引领下步入至美至精的境地,于彩瓷之外,诸色釉瓷亦精彩纷呈,仿古与创新并存。其中柠檬黄釉为雍正朝最为尊贵的一道釉,深得帝心宠爱。柠檬黄釉是以氧化锑为主要呈色剂的低温色釉,康熙时期内务府珐琅作已将其作为珐琅彩瓷器的彩料和色地装饰使用,后发展成为颜色釉的一个独立品类则始于雍正年间,时人称之为“西洋黄”、“洋黄”。雍正十三年唐英撰《陶成纪事碑》所载“岁例供御”瓷器的五十七种彩、釉,其中的“西洋黄色器皿”所指便是柠檬黄釉之品。

本品状若盛开之莲花,呈八瓣花口,碗壁下部模印莲瓣,婉转流畅,极富动感,器型比例协调,尽显曲线流动之美,别有新意。内外满施柠檬黄釉,纯净娇嫩,明丽夺目,器形轻盈灵透,形色相配,相得益彰。底施白釉,坚细匀净,可见雍正御瓷丽质非凡,其款字体清秀工整,神韵雅致俱存。

传世所见柠檬黄釉以雍正御窑的品质最为著称。目前两岸故宫博物院所藏此时柠檬黄釉瓷数量绝少,器型多为盘、碗、杯、碟等圆器。乾隆朝清宫内务府造办处《记事档》载录:“乾隆三年元月二十五日,太监高玉交首领萨木哈、催总白世秀……洋黄三寸碟、洋黄里外收小三寸盘……传旨交与烧造瓷器处唐英,照样烧造送来。”此处所说的“洋黄瓷器”当指雍正朝的旧物,说明乾隆初年宫中所存柠檬黄釉已至稀珍,需要仿烧才能解决短缺的问题。

拟取自然之美为雍正颜色釉最为独特之处,亦正是其艺术精髓之所在。例如本品被设计为宛如池中盛开的一朵莲花,微风过处,仿佛送来缕缕清香。细细品鉴之余,让人不由钦佩雍正皇帝之高雅品味。雍正柠檬黄釉器虽不及弘治娇黄丰腴厚润,然色泽明快却远胜弘窑。本品胎釉精良,出色纯粹匀净,是为传世所见雍正朝柠檬黄釉瓷器之中品格至佳至美者传世雍正御瓷之中,尚见与本品形制相同者,口径分别为15公分,20公分两种,实例参见香港苏富比20100408日第1851号拍品和香港佳士得20031027日,第703号拍品。而如本件如此小尺寸者,极其罕有。

备注:英国RichardCartight旧藏

RMB 2,875,000

133清雍正  黄地绿彩八子婴戏碗 (一对)

鉴赏之二百七十八 <wbr> <wbr>明清官窑瓷器 <wbr> <wbr>(十四)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直径15.2cm

黄地绿彩婴戏图碗为明嘉靖御瓷的一代名品,晚明以来对嘉靖官窑推崇的审美风尚深深影响着康熙官窑的制作,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康熙款黄地绿彩婴戏图碗”正是此时摹古情怀的反映。雍正时期对此延续烧制,胎质釉彩画工更远胜前朝,令后世望尘莫及,此件黄地绿彩婴戏图碗堪作同类器之标准器。

此对瓷碗均为敞口微侈,弧壁深腹,底承矮圈足,器底施白釉,双圈内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字工整清秀,底釉温润如玉,圈足圆润工致,尽得佳瓷品格。碗内壁黄地光素无纹,外壁刻绘“八子游园”景象,世称“黄八子碗”。黄地绿彩婴戏碗在雍正一朝有六婴和八婴两种,古玩行业中称之为“黄六子”和“黄八子”碗。黄地绿彩碗中有绘龙纹、花卉纹等多种,但其中婴戏图品种最为高贵。碗外壁绘庭院之中诸童嬉戏于苍松下,情态生动,童趣盎然。刻画细致,衣褶之处,清晰流畅,颇见匠心。黄绿二彩匀净无瑕,其黄娇妍欲滴,其绿翠韵怡人,把玩品味,不忍释手。款成对保存更是难得。类似作品多藏于各大博物馆等公私机构,是典型的雍正官窑瓷器珍贵品种之一。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明嘉靖黄地绿彩婴戏图碗,雍正黄地绿彩婴戏图碗是在明嘉靖基础上传承烧造的品种。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御窑瓷器》卷一上册,页258,图88

RMB 2,300,000

134清雍正  炉钧釉鼓钉弦纹盘口瓶

鉴赏之二百七十八 <wbr> <wbr>明清官窑瓷器 <wbr> <wbr>(十四)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高38.5cm

此瓶盘口,长颈,扁圆形腹,圈足,胎密质坚,造型规整,肩部饰有七只鼓丁状突起装饰物一周,颈部中央部分饰有两道弦纹;该形制取唐代器物之造型。通施炉钧釉,釉面肥厚,失透,呈密集不规则垂流状,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雍正一朝虽短暂,然其制瓷成就却可称登峰造极,尤其颜色釉之烧造,仿古与创新并举,技艺已达出神入化之境界,许多传世品成为空前绝后之作。炉均釉为雍正朝御窑仿钧器时所创,以低温烧就而成,为单色釉之名贵品种。《陶成记事碑》描述为“色在广东窑与宜兴挂釉之间,而花纹流淌过之”,在其所载试配成功与通用的十九种釉水品种中,炉钧釉居首,颇受皇室青睐,为雍正御窑之名贵品种。雍正时期炉钧釉中的红色泛紫,似刚成熟的高粱穗色,又称为“高粱红”,为雍正及乾隆早期炉钧釉所独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清《南窑笔记》载“炉钧一种,乃炉中所烧,颜色流淌中有红点者为佳,青点次之”,可见雍正朝炉钧釉在清代即备受推崇。

从传世炉钧釉器看,雍正炉钧釉器有玉壶春瓶、钵、缸、天球瓶、灯笼尊、锥把瓶、如意耳葫芦瓶、纸槌瓶、花盆、莲蓬口长颈瓶等,此件为长颈盘口,且饰有鼓钉纹饰者相对较为罕见。本品外形端庄,红紫交融之色散布遍体,时代特征一如古人所言,色泽深沉瑰丽,气度非凡。此独雍正一朝特有,除乾隆初期个别器物延续红点外,往后再不复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釉面中蓝与红二色,在垂流中变化万千,交融呈一体。釉中诸色浑融交错,迷离迤逦,妙不可言。此件虽无款,但亦可判定为一难得无款官窑器。此件与北京保利2012秋拍中成交价为632万的茶叶末釉菊瓣瓶属同一日本藏家旧藏。与此件拍品极其形似的为一件由2004111日,香港佳士得拍出的Lot807“清雍正 炉钧釉弦纹洗口瓶”,在2004年成交价已达60万港币;此件无论从装饰风格,与器型线条皆与本件拍品极为相近;另一件可供参考的为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 祭红釉长颈盘口瓶”,此件虽以祭红釉为装饰,但其形制中,盘口、颈部的两道弦纹,丰肩与足部的形态线条处理,与本件拍品同出一辙,并在底部落有“大清雍正年制”款识;综上所述,此件拍品应当知为一件无款官窑。此件作品以釉、形取胜,造型取之李唐风格,故端雅圣洁精气广聚,是雍正颜色釉中的绝世佳器。

备注:日本藏家旧藏

RMB 782000

135清雍正  茶叶末釉敞口尊

鉴赏之二百七十八 <wbr> <wbr>明清官窑瓷器 <wbr> <wbr>(十四)

款识:“雍正年制”,高20.5cm

雍正一朝时间虽短,然其制瓷成就却达到登峰造极之地步,其品种之多,制作工艺之精湛,皆为其它朝代所无法比拟。其中颜色釉一项,仿古与创新俱精,技艺均达到出神入化、随心所欲的境界,传世至今,许多成为空前绝后之佳作。彼时茶叶末釉恢复烧造,釉色较前代更为匀净稳定。茶叶末釉是铁结晶釉中的重要品种之一,釉黄绿色相掺杂,似茶叶细末之色,故而得名。其烧制始于唐代,延至宋明时期,多见于北方窑口。雍正六年唐英奉旨赴景德镇榷陶后,致力匡复再现历代诸色名釉,茶叶末釉遂被重新烧制出来,命之“厂官釉”。 乾隆间《南窑笔记》谓之“厂官窑,其色有鳝鱼黄、油绿、紫金诸色,出直隶厂窑所烧,故名厂官,多缸、钵之类,釉泽苍古”。唐英撰《陶成纪事碑》记载雍正年间曾烧造茶叶末釉的具体情况为“一仿厂官釉,有鳝鱼黄、蛇皮绿、黄斑点三种”。 因其“黄杂绿色,娇娆而不俗,艳于花,美如玉,范为瓶,最养目”而深受雍乾二帝喜爱和重视。

本品于雍正茶叶末釉御瓷之中甚为罕见,其摹取晋唐时期青瓷的造型,敦实朴拙,上下起伏婉转,古意悠然,通体敷施茶叶末釉,色泽苍雅静穆,光泽厚润柔和,口沿、束腰、胫部凸出数道弦纹,玄黄光润,令器形变化增添韵律美感,诚为颜色釉瓷器的点睛之处。底足圆润而饰黑褐之色,以摹铁足效果,观之犹可辨晋唐遗韵。底款阴刻四字二行篆书“雍正年制”,篆法精妙,笔力遒劲。

本品器身光素不事雕饰,尤显温婉尔雅、风韵隽永,置于殿堂之中,可解思古之幽情,殊为难得。其色泽静穆深沉,富有天然韵致,使得今人可以深刻领悟到古人非凡的审美情趣。

RMB 1,380,000

136清雍正  祭蓝釉梅瓶

鉴赏之二百七十八 <wbr> <wbr>明清官窑瓷器 <wbr> <wbr>(十四)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高27cm

此梅瓶为唇口,短颈,丰肩,弧壁,圈足,底施白釉,中心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结体工整秀丽,青花色清新妍丽。瓶身通体施祭蓝釉,釉质肥腴,色泽深沉凝重,光亮细腻,釉面橘皮棕眼密布,尤如蓝宝石般璀璨深耀,口沿一线灯草口,为整器平添几分宁谧之趣,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器形端庄典雅,线条柔美,收放自如,正合雍正瓷器灵秀风韵,观之确有增一分则拙、减一分则陋之感。

清末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有:“古瓷尚青,凡绿也、蓝也,皆以青括之”;刘子芬《竹园陶说》亦有:“青色一种,常与蓝色相混”。祭蓝釉又称“积蓝釉”、“霁蓝釉”、“霁青釉”,明、清蓝釉习称“霁蓝”,其色泽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呈色较稳定。因釉色蓝如深海,釉面匀净,呈色稳定,后人称其为“霁青”,把它和白釉和红釉并列,推为宣德颜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工艺继承元代传统,延烧不断,主要造型为祭器和陈设用瓷。明清时期,祭蓝釉因其肃穆宁静的颜色与北京天坛祈年殿上琉璃瓦之色相合,极适用于这种天人相接的祭祀场合,故专用于祭天,烧造数量极为有限,本件之祭蓝釉梅瓶非常少见。

备注:中国嘉德,2002秋,Lot1394

RMB 1,897,500

137清雍正  黄地青花三多花口高足碗

鉴赏之二百七十八 <wbr> <wbr>明清官窑瓷器 <wbr> <wbr>(十四)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直径15.5cm

此碗撇口,深弧腹,葵口,整体一周饰有突起葵瓣形制,直至足跟,高圈足外撇。外壁黄地青花装饰,口沿下侧绘花卉纹,腹部绘花卉三多纹饰,足墙为折枝灵芝纹;腹部及足墙纹饰皆绘于葵瓣开光之内,别具雅致;碗内饰白釉,口沿内侧绘海浪纹一周,碗心以双青花线开光绘折枝寿桃,由中国传统笔墨技法绘就,笔法酣畅有力干净利落,全器用笔劲利,笔意绵绵而气脉不断,极富艺术感染力;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笔力遒劲,工整俊秀。器型端庄秀丽,彩釉搭配协调,色彩明艳悦目,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展现出雍正瓷器秀丽典雅之貌。此碗外壁采取黄地青花装饰,是为最珍稀之作,于其造型愈加规整端庄,体现胤祯审美性格文雅清秀的一面。黄地青花始创于明宣德朝,是低温黄釉与青花工艺相结合的产物。其制作方法为在已烧成的青花器上,在白釉处以低温黄釉填满,复入炉经850900℃低温烘烤。清《南窑笔记》载曰“宣德有青花填黄地者”即指此工艺。以后明各朝均有烧造,以成化、弘治两朝烧制量为最大。清代康熙、雍正朝沿袭烧制黄地青花,器形更加丰富,官窑青花器中尤以青花黄彩最为名贵。《匋雅》卷上有评“黄地青花,雍正窑之所重视者,匪独盘然也,大瓶亦有之。”此种葵口形制亦可见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白釉葵瓣碗”,与本品造型相似,唯非高足。

备注:英国北部藏家收藏

RMB 1,380,000

138清康熙  黄釉刻皮球花小碗 (一对)

鉴赏之二百七十八 <wbr> <wbr>明清官窑瓷器 <wbr> <wbr>(十四)

款识:“大清康熙年制”,直径11.8cm

此碗一对,皆直口,深弧腹,圈足略高。内外满施黄釉,釉面肥润纯净,娇黄鲜亮,釉层透明。底心白釉,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青花楷书款。器形考究规整,造型俊逸,胎骨细薄轻盈。以刻划纹为装饰,纹饰先于胎体上刻划,而后再施釉彩烧制,工艺精细。口沿外及足墙均饰两道弦纹,外壁饰云纹开光皮球团花,间以壬字如意云纹,近底足刻变体莲花瓣纹,纹饰刻绘精致细腻,简洁生动,布局对称,典雅华贵,尽显皇室用器之雍容气度。此碗胎土淘炼非常精细,质白缜密,坚硬纯净,更兼釉质细润,紧密熔于胎骨之上,浑然一体。法度严谨,工艺精细,纹理刻划清晰,自然生动,从目前已知传世品看,此品种自康熙朝创烧造,直至晚清,为较之常见的官窑品种,但康熙此品种式碗传世稀少,又为一对,故弥足珍贵。

备注:1.美国纽约EmilyTrevor收藏

2.美国佛罗里达州JohnB.Trevor.Jr.收藏

3.英国伦敦Marchant旧藏

4.纽约拍卖,2007.09.19Lot352

RMB 782,000

139清康熙  黄地绿彩八子婴戏碗

鉴赏之二百七十八 <wbr> <wbr>明清官窑瓷器 <wbr> <wbr>(十四)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直径15.8cm

黄地绿彩品种出现于明代,为明清官窑瓷器的名贵品类,特别是康熙御窑于此式釉色别为钟情,以多种纹饰与之搭配,如花卉、云纹、龙凤等,其中此式庭院婴戏纹饰最为经典,见有六婴和八婴两种,古玩行业中称之为“黄六子”或“黄八子”,此碗即属“黄八子”婴戏图碗。其造型规整,碗口外撇,深腹弧壁,碗内壁光素无纹,满施娇黄釉。外壁同样以娇黄釉为地色,以浅线刻的手法雕庭园婴戏图,苍松翠柏之下,栏杆纵横之间,八名童子或习武健身,或击豉嬉戏,或执风车玩耍,正是所谓“八子闹园”景象。底部落青花双圈“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图案之上,满施绿彩为饰。所施黄釉娇嫩宜人,绿彩清新雅致,特别是黄釉一色釉层平滑透明,有明代“娇黄”遗韵,加之线刻工艺的运用,使得色彩的对比十分鲜明,收到了良好的视觉效果。此类黄地绿彩婴戏纹样碗之制式最早见于明嘉靖时期,虽当时已成熟出众,但从制作工艺上讲,则嘉靖时期逊于清代时期同纹饰的作品,并且雍正时所作远多于康熙,故此件甚是珍罕,相似拍品可见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备注:徐展堂“在望山庄”旧藏

RMB 632,500

140清乾隆  青花矾红龙纹烟壶

鉴赏之二百七十八 <wbr> <wbr>明清官窑瓷器 <wbr> <wbr>(十四)

款识:“乾隆年制”,高6.4cm

此件鼻烟壶胎质细腻,敞口,短束颈,丰肩鼓腹,下敛至足,大致呈扁圆形,上配珊瑚红盖钮,器身以青花加釉里红装饰图纹。器身前后均绘饰立龙海水纹,以青花绘祥云与浪涛,层次清晰,尤见浪涛动感强烈,以釉里红绘画正面立龙,巧缀青花点睛,其雄硕遒劲,威仪横贯,气夺千里。所施釉里红一色妍丽而不炫,恰如其分,含蓄之美宛如佳人初醉,与青花明快鲜亮之色,相互辉映。此器造型顺畅,比例适宜,青花素雅,红釉肥浓,龙纹极其生动,大有呼之欲出之感,如此妙品,不可失之。

RMB 402,5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