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猪龙被公认为是中华第一龙

 民间中医无择 2019-03-22
01:33

看见古董,听见故事

今天要讲的是红山文化以及红山文化的代表物件,玉猪龙。

红山文化玉猪龙,被公认为是中华第一龙。

红山是一个地名,在内蒙古中南部的样子,在1921年被农作的农民发现遗址,它是和仰韶文化同时期同齐名的文化遗迹。


红山文化遗址

红山文化玉猪龙是红山先民的神灵崇拜物,在六七千年前的中华大地上面,还是游牧的部落时代,图腾的崇拜,人与自然的矛盾还充斥于生活的所有场景中。同时也是氏族部落的象征及保护神,是当时人们的信仰和精神依靠,是祭司祈天求雨的法器。

原始部落文化

玉猪龙出土于牛河梁遗址一号冢4号墓中的玉器,整体弯曲,额部突起,两只大耳朵竖起高出头顶,微微扇动一般,极有动感。圆睛略微突起,正视前方,炯炯有神。鼻间至吻部有多道阴刻皱纹,吻部前突,首尾缺口完全断开,尾部较圆滑。中央有一大孔,背部靠颈际有一小圆孔。

是不是很酷

龙是华夏的图腾,至高无上的权威;猪是家庭的图腾,说文解字里面古汉字 家 就是一个宝盖头里面圈养一头猪,猪还可以生养,暗喻多子多福的吉祥之意。猪,最早出现在4000万年前,强健的野猪性格暴躁,喜好单独行动。敢于与狮、虎争斗,且能时常占得上风。即使现代猎人也常用“一猪二熊三虎”来形容它们的凶悍。

像龙吗?

玉猪龙为岫岩软玉,通体呈牙白色,肥首大耳,吻部平齐,三角形切口不切透内圆,身体首尾相连,成团状卷曲,背部对钻圆孔,面部以阴刻线表现眼圈、皱纹,整器似猪的胚胎。

挖掘现场

红山文化玉猪龙首尾衔接如环形的玉猪龙,较多地保留了猪的形象,属于早期的作品,很有可能是“猪乃龙象”这一古谚的最早源头。随着时间的推移,玉猪龙慢慢首尾分离,头上长出了鬣或角。而蜷体玉龙同样为岫岩软玉,呈墨绿色,短龙首,吻部前伸上噘,鼻端截平,双圆鼻孔,梭形目,长鬣扁薄,明显地具备猪首的特征。同时龙体卷曲呈“C”形,刚劲有力,显现腾云驾雾的动感,无疑又具备蛇的特征。古人以蛇象征土地和繁殖力,崇拜蛇。体现在玉器造型上,就把猪和蛇结合起来,出现了猪首蛇身龙的形象。一条原始的龙被我们的祖先创造出来了,蜷体玉龙也由此被称为中华第一龙。

玉猪龙

目前,红山文化玉猪龙作为一件收藏品,频频亮相于各大交易平台。例如在2018年5月17日,在香港拍卖会上面,一件玉猪龙拍卖成交14,664,720元。就是上图这件玉猪龙(玉猪龙以青玉料制,表面有多处色斑。整体为环形,一侧有一开口,未断开。开口一端为兽首,另一端为兽尾,兽身屈而成环,颈部有二小孔。目前,多处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这类器型,它表现的是一种神化了的动物,反映了较大范围的动物崇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