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种崭新的农业模式:巨型水稻对接的立体农业

 369蓝田书院 2019-03-22

一种崭新的农业模式:巨型水稻对接的立体农业

2018年9月23日,应汝城县三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邀请,我们来到了汝城井坡镇大村村。这里有古色古香的古祠堂、古民居,又有青山绿水、稻浪翻滚,更有孕育农业新模式的巨型水稻基地。在这里,我们参加了汝城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汝城巨型稻立体种养示范基地开园典礼。

我们参观了巨型稻立体种养基地,只见试验田内水稻平均株高2米,比普通水稻高出一大截,平均亩产1000公斤左右。还参加了呱呱田园运动会,体验钓青蛙,抓泥鳅,捉鱼的浪漫童趣,好一派热闹景象。伴随着蛙鸣鸟叫,鱼儿欢跃,人们尽情感受人与山水田园的亲近,共享丰收的喜悦。

据了解,“巨型稻”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研究所首席专家夏新界博士经过十几年的研究而发明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是2017年我国十大科技成果之一。汝城县井坡大村的这个巨型稻立体种养基地是首批试验种植项目点,也是中科院在湘南地区唯一的示范项目点。

那么,“巨型稻”的主要优势在哪里呢?“巨型稻”是引领全球水稻技术的全新一代杂交水稻,具有如下十项特征:高生物量、高光效、高根系活力、超强分蘖能力、优良抗倒伏性能、大穗、高结实率、抗早衰、米质优良、口感好。

汝城巨型稻立体种养示范基地备采取的是“巨型稻”+青蛙+泥鳅+禾花红鲤的“种、养结合”立体化生态农业模式。现种有“巨型稻”30多亩,综合种养的“巨型稻”稻田里面养有青蛙150万只、泥鳅70万条、禾花红鲤2万多条。青蛙扮演着“卫士”的角色,负责捕捉害虫,减少虫害的发生。同时,青蛙、泥鳅与禾花红鲤排出的粪便也为“巨型稻”的生长提供了养料。

看,那一只只身披绿衣、头大眼圆、活泼机警的青蛙正呱呱叫着,察觉有人到访纷纷跳入水中;一到傍晚,四野里便响起“呱呱呱”奏鸣曲,“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我们很多人向往的田园生活。

在这一模式下,实现化肥、农药、除草剂、抗生素“ 零 ”施用!与常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相比,“巨型稻”的产量至少提高一倍,蛙、泥鳅等养殖动物的产量提高1.5倍以上,全部产品绿色有机。

巨型稻因为“体型”大,既可为青蛙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又能有效吸收青蛙、泥鳅、鲤鱼产生的排泄物,发展“巨型稻+青蛙+泥鳅+禾花红鲤”种养结合立体种养业的效益远高于普通水稻。

参观后,我们认为:巨型稻立体种养模式是很有发展前途的立体化生态农业模式,是高效农业、绿色农业,有大面积推广的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