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泰山是小时候背诵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但那毕竟是老杜的希望而已。上中学时李健吾的一篇《雨中登泰山》更让我对泰山产生了莫名的向往。其中“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也许,对于泰山,人们更多的是关注于它的人文故事,游历的乐趣,形象化的景点记忆,更或是只记住了泰山的模样罢了。每当看到身边匆匆而过的游客,一边挥汗如雨的在往上攀登着,一边说:“快了,快到了”,好像只是赶时间,好像只在完成应走完的程序。我就很无奈的在心里问:他们这是在做什么?难道仅仅只是腾出了自己多余的时间和体力来做一次无谓的运动吗?尤其是节假日,人山人海,长龙蜿蜒,人们不远千里万里,长途奔袭来到这里,摩肩接踵的挤在人群当中,“自豪”的在泰山上走一个来回,拼个体能的透支,在上山与下山之间匆匆的来,匆匆的去,然后满意的一无所知、一无所获而或在知亦不知中茫然而归。对于千百年来的泰山文化,对于泰山文化所延伸出来的深刻内涵又了解多少?知晓多少呢?虽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对于一个有着这样悠久历史的泰山来说,如果只是做一个匆匆的过客、看客,那么我觉得泰山对于他们而言真的是太沉重了,失去了来此的意义。 对于泰山,如果我们只停留在它的表象,那么总觉得像是缺少点什么似的,如同一个人,如果我们只知道他穿什么衣服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了解深他层次的内涵。我们应从一个个鲜明生动的故事当中去感触他的伟大,抑或是平凡,对于泰山也是这样,每一次的亲历便会有不同的感受。 泰山,就其自身来讲也不过就是一座自然之物,并没有特别之处。造山运动在3000万年前就形成了今天的泰山,然而千百年来它却以其神秘的面纱吸引着天下四海的人们源源不断的涌向这里,一睹它的尊荣。大有“不到泰山非好汉”之感叹。这归根结底是源于泰山的“封禅”活动。“封禅大典”、“五岳独尊”,使泰山赋予了神话般的魔力,又加上统治者们的极尽描绘,使泰山几乎占尽了世间所有山川之最而独有,以其庄严、权威而凌驾于其他山岳之上,被历代帝王顶礼膜拜,且在一次次封禅中不断加深它的文化气息和政治色彩,使它成为政客手中一座“奉天承运”、“统治人民”的神秘的不凡之山。 泰山,它高不及喜马拉雅,美不及黄山,险不及华山,但它却以五岳独尊的姿态傲视群峰,尽显它的天威与神权。泰山,说它神秘,其一,是按周易阴阳之说。泰山它是阴阳交和之处;按天人合一之论,它是天地相交之地,泰山高峰峻拔,雄伟多姿,站在泰山之巅你能感受天、神、人三者合一的诡秘气氛,数千年天人合一的文化积淀使它在炎黄子孙的心理上凝结成一种民族精神。其二,是因孔子的一句话而改变了它的历史命运。孔子的“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恰好迎合了当时统治者“一统天下”的心愿,使泰山成为了统治者“昭告天下”,“君权神授”的一个政治舞台。泰山,因孔子的“高端见识”而很快便被秦王嬴政一同捆绑在了政治的战车上,使他成为了不仅是统一中国的第一人,而且还是“君权天授”,能“与天对话”、“接天祈福”的“封禅”第一人。古人认为“天以高为尊,地以厚为德”、“天高不可及于泰山”,祈愿“天地交泰”。于是,凡所谓“受命于天”的帝王,为答谢天帝的“受命”之恩,便到接近天神的泰山之巅,积土为坛,增泰山之高以祭天,表示功归于天;然后,再到泰山之前近地祗的梁父、社首、云云等小山丘设坛祭地,表示厚上加厚,福广恩厚以报地。这就是历代帝王狂热追求的泰山封禅大典。一代帝王登封泰山,被视为国家鼎盛、天下太平的象征,皇帝本人也俨然成为“奉天承运”的“真龙天子”了。秦始皇封禅泰山,使泰山自古以来的一般性天地祭祀活动升华为与社稷息息相关的政治大典,泰山祭祀由此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文化形态。这一封禅活动被后来统治者们一代代沿袭相传,自秦王嬴政至清朝乾隆皇帝有史书记载的先后共有12位皇帝亲临泰山封禅祭奠。经唐、宋到明清,尤其到了清朝康熙、乾隆时期,泰山的封禅活动达到了鼎盛时期,使之延续了数千年,并贯穿了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泰山因此而成为历朝历代治乱兴衰的晴雨表。历朝历代的君王们尤其渴望太平安定的社会环境,只有通过泰山封禅来实现天下太平,四海统一的政治格局。 纵观泰山的文化,泰山文化可以说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泰山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就是泰山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受过皇帝封禅的名山。同时泰山也是佛、道两教兴盛之地,而其中主要是道教。是历代帝王朝拜之山。它既是封禅的发源地,又是宗教的传播地。封禅活动带动了宗教在这一地区的传播和发展。有据可查,泰山的碧霞元君是确有其人的,泰山的碧霞祠便是道教发展的一个见证,并且一直发展到现今仍香火旺盛。 在秦始皇登临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时期,由于当时秦始皇渴望长生不老,遍求天下秘方,炼丹求术,一时间方士、术道盛行,为后来道教在泰山的形成、创立和发展创造了历史条件,后来,随着唐代佛教的传入,慢慢的佛教也走进了泰山。随着宗教的传入,泰山民俗与宗教相互糅合,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代是儒释道大融合的时代,泰山宗教伴随着真宗封禅后对泰山诸神人格化的历程而走进民间,世俗性、民间性得到了突出。封禅、旅游、宗教、科研等多类别多内容的发生、发展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传播,相互渗透,形成了泰山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缩影,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之山,同时也成为了世界不可多得的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 泰山,是炎黄子孙的根源之山,是华夏历史文化的两源之一,被尊为华夏神山。中国人的山岳崇拜,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对泰山的崇拜。在远古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受图腾文化和宗教的影响,崇拜天地,崇拜山神,帝王的封禅祭祀即给自己的“君权神授”以正身说法,又正好迎合了当时人们的精神需求,因而在这一点上它是起到了顺应民心的作用的。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因而由封禅活动而延伸出的文化、宗教、及旅游文化等等贯穿了整个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使泰山成为了“五岳独尊雄视天下”的特殊历史地位。 泰山,又是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发祥地。泰山周边地区包括山东丘陵的居住人员,传说是炎帝的子孙,太行山以西的黄河中游的居民,传说是皇帝的后裔,经夏、商、周三代,炎黄两大氏族部落的大融合,最后融为一体,泰山远古文化的历史地理背景,是形成泰山在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发展史上特殊地位的人文基础。 泰山,对于文人墨客而言更是一个魂牵梦绕、泼墨生情、托物咏志的地方。它自古以来便牵动着多少文人墨客的心。唐代大诗人杜甫或许终其一生未能如愿到达泰山,亲自去体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受,最后只能遗憾的、望山兴叹的写下了千古绝唱《望岳》。泰山,厚重博大,对于他们来讲有着一种抒怀扬志,报效国家,期望被社会所承认的士大夫情结在里面。泰山,魁伟俊秀,山势雄奇,景色秀美,巍峨挺拔,象征了男人的伟岸、气概与精神,是男人心中理想的君子风范之山,也是男人心中精神追求的归宿。是男人人生事业的励志,又是他们实现自己人生抱负的精神寄托。 泰山,青山依依,绿水相绕,山水相依,如诗如画,诗情画意溢满山川,给无数文人墨客带来了无限的遐想和美的享受,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无穷的创作灵感。我国最早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当中便有描写泰山的诗句出现,“泰山岩岩,鲁邦所赡”。便可想象当时人们对于泰山雄伟壮观的描绘和赞叹之情。之后孔子,李白,杜甫,贾鲁等等一大批诗人学者更是纷纷给后人留下了千古不朽的经典诗篇,让我们至今仍感慨“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到了当代,更有无数的文人学者描绘泰山,托物言志,弘扬时代精神。当代著名散文家杨朔先生的《泰山极顶》成为了建国十周年的经典献礼,李健吾先生的《雨中登泰山》更是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这些优美的散文笔锋清秀,文字妙美,如清风徐来使泰山焕发出了新的时代生机,成了一个民族的象征…… 《中华泰山—封禅大典》是山东省文化旅游推出的重点项目,是泰安市委、市政府和泰山管理委员会2009年旅游开发出的重点项目。该项目弥补了泰山多年来夜间旅游的空白,增加了游客在泰安的留宿量,形成了食、宿、行、娱、游、购的一系列需求,对提高泰山旅游品位、提升泰山品牌起到了重要作用。该项目的运作使泰山旅游产业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以文化产品带动文化产业链的升级,从而进一步带动泰安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泰山名片效应,赋予了泰山文化的新内涵。与泰山传统的观光产品优势互补,形成全新的、更具吸引力的产品组合,为泰山古老的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了考量泰山人文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又一新标准。 经济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文的发展。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发展,最主要是衡量人文素质的发展。泰安市,在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不忘提升人文素质的发展。泰山是泰安的窗口,在泰安的每一天,在泰安的每一处,泰山,是一首诗,是一幅画,泰山是一首流动的美妙音符,泰山是一场永远也没有落幕的实景演出,让我们在体味泰山厚重文化的同时更感受现代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心灵震撼…… 泰安的地理位置说起来确实很好,地处京沪高铁的中央位置,但离济南太近也不一定是好事,连区域中心城市都当不上,只能处在济南的阴影下发展了,真是应了“大树下不长草”。泰安,应该绝对能够入选二线城市,理由是高校资源山东第三: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服装学院、泰山学院;泰山独一无二;交通四通八达:京沪高铁、京台高速、京福高速、青兰高速等等。但是事实上泰安的房价是二线城市的标准,收入是四线城市的标准,综合起来只能是四线城市。人均收入低的要死,但是房价高的离谱,但是车辆还那么多,没好车。棚户区久久不能改造,马路又窄又破,还要礼让行人,本来就已经很堵了,礼让行人以后,开车出门都头疼,扣分扣的倒是很潇洒。泰安市纳税前三十的企业,大部分都在所代管的县级市如新泰、肥城的多,泰安本身工业不行,所以没什么带动作用,还得指望东平县、宁阳县等四个县市去养它的两个区:泰山区和岱岳区,整个泰安市区就没有繁华地段,脏乱差是给人的第一印象,泰安的发展真的任到重远!!2019年3月8日,由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和泰安市政府联合开展编制工作的《泰安市城乡一体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开始公示,公示时间为3月8日至17日。规划提出“济泰共建大省会,打造成为省会城市群的先行发展区。”在中华文化枢轴、区域协同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等多项战略部署并不局限于泰安一城。衷心希望泰安的明天越来越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