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嘉珉:矛盾,循环,平衡(揭示人生真相)——返本归真(二)

 陈嘉珉图书馆 2019-03-23

惠能大师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与老子所说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完全是一个意思。这是佛家禅宗获得《道德经》本体精髓的显例之一。与惠能同在一个寺中修行的神秀,他奉方丈选择接班人之命所作的偈子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菩提树、明镜台都是凡尘俗物,神秀认为每个人的身体就像一棵菩提树,需要栽培修剪;而心境就像一块明镜,须经常擦抹,不要让它沾上尘埃。可见神秀还被世俗心境拘牵着,没有彻底超脱出来,未达至佛法最高超的开悟境界,因此还要发出世俗的造作行为。慧能不识字,他请小和尚代笔,在神秀偈子旁写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在佛法中,一切皆是空相,何来身是菩提树?何来心如明镜台?世间所有事物都由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制造出来,本来虚无一物,无一物值得挂牵,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啊?方丈看到慧能的诗偈,显然比神秀高了一层,破除了我执、法执,表现出对佛教空观和中道教义的深刻领悟,于是决定把衣钵传与慧能。

用老子的话来讲,为什么“弗居”呢?因为无物可居啊。就像世俗概念中的唯物、唯心,物在哪里?心在哪里?物、心都没有,那你“唯”什么呢?你没有居心、用心,心灵就不会蒙尘,那就是本来清净,哪里会有尘埃?你也不需要“勤拂拭”了。佛家的《般若心经》要求不做恶事,也不做善事,阴阳的好坏两极都是假,只有中道才为真。道家、佛家在修行的路上和得道、成佛的终点上,都是一致的,尤其都有共同哲学的灵魂——突破“常有欲以观其徼”的阴阳界限,走到人生过程之外去“常无欲以观其妙”,将人生过程与世界过程合而为一。老子认为这些矛盾存在于人间一切世象之中。解决这些矛盾的良法不是取一舍一和或阴或阳的单一选择,而是要返本归根回到太极、无极状态去。

《道德经》第一章开篇那两句拗口的经文,为什么“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呢?因为那是两极啊,而常道、常名不是两极,因此是不可道、不可名的!阴阳是可道可名的,无极、太极、中道是不可道、不可名的。犹如一个人,他要向左、向右或向前、向后走动,这个阴阳动态是可道可名的;但是他站着不动,那该说什么呢?再如一个社会里,好事坏事都有人做,自然就会议论纷纭、斗争不断,可道可名的事情万万千千;如果人们好事坏事都不做,到处呈现一片平静、祥和、自然的景象,那你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老子说“大道甚夷,而人好径大道本来十分平坦,但人们觉得走在大道上没有刺激,都喜欢走到崎岖的偏僻小道上去折腾。普天之下以至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都布满大道,只要得道便可任意东西,可是人们偏偏有个嗜好,都想寻找捷径,这样就背离了大道(中道)。前后左右都不动,好事坏事都不做,人生过程与世界过程合而为一,这就是慧能《坛经》从老子《道德经》中获取的最大精神遗产,也是《道德经》在道佛融合中所贡献最伟大的思想价值。

由此可以看出,从根本上讲,佛教禅宗在中国的诞生和流行,其实是《道德经》奠定了人天合一的人文基础。明白老子讲阴阳而非阴阳的中道法则,就不难理解《道德经》的道体了。老子主张不取阴阳两端,而取两端之间的中点,即阴阳两仪未生之前的太极以至无极状态,这就是《道德经》五千言追求的理想,这个理想就是《道德经》的道体。人类最高的精神追求是得道,即实现人生过程与世界过程的循环统一,如此人便与天地宇宙共存。世界的统一性,就在于人求道和得道这种循环的可能性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