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感例句及辨析

 爱雅阁 2019-03-23
图片

 
通感修辞例句集锦

     
通感(移觉) “ 通感作为一种文学描写手法是钱钟书先生首先提出来的(见《文学评论》1962年第11期),钱钟书先生曾举例说:花红得发',山绿得发';光度和音量忽然有了体积——',颜色和香气忽然有了声息——';鸟声竟熏了',风声竟染了'绿;白云'流水声,绿荫'寂静感;日色与风共',月光有簌可';燕语和'一样'明利,鸟语如'可以抛落。五官的感觉简直是有无相通,彼此相生。这就是所谓的通感现象。

通感就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感、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通过比喻或形容沟通起来的方式。 分为形容的通感和比喻的通感。 
    形容的通感:红杏枝头春意闹。 
    比喻的通感: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这里用的是比喻的通感。      

通感修辞例句:

1、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中: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这是用了通感的修辞方法,香气诉诸于嗅觉,色彩诉诸于视觉,梦幻是大脑的幻觉,人的感觉是可以沟通的。作者是想把无形的香气,转化成有形的颜色用来形容飘渺轻柔的感觉。

2、朱自清 《春》
    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3
、朱自清 《荷塘月色》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4
、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5、鲁彦《听潮》
    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象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轻轻的,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

6、陈丹燕《玻璃做的夏天》
    突然有钟声缓缓飘上来,很重,很古老,很悠久,很轻柔

7、如那一刻,风睡浪眠,四周是那样安静,鸟的声音传过来,是那样的清晰可闻,那样的清丽动听,就像是被环抱着它们的水洗濯过一样。此刻,我的注视,全部是嫩绿的
    8
、又如: “月光下,那低头思故乡的离愁,已被古老的潮水年复一年的打磨得光滑如许了,在湖边浅水里静泊成一叶沉思的小舟。
    9
、如:我的忧郁也明亮起来、辉煌起来,萌生出希望的青枝绿叶,和不再枯黄凋谢的真善美的花朵。

10、《星星变奏曲》: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11
、荷马史诗:树上的知了泼泻下来百合花似的声音。

12、法国后期浪漫主义诗人波特莱尔在1840年创作的十四行诗《交感》:像儿童肉体一样喷香,像笛音一样甜蜜

13、贾岛《客思》中:促织声尖尖似针

14、苏轼《夜行观星》中:小星闹若沸

15、臧克家在《春鸟》中:歌声/像煞黑天上的星星/越听越灿烂

16、晓雪在《歌声》中:歌声像一片音乐的湖

17、刘湛秋在《我穿过淡蓝色的夜晚》中:每条胡同都伸开温暖的臂膀

18、李瑛在《谒托马斯·曼墓》中:细雨刚停,细雨刚停/雨水打湿了墓地的钟声……”

19、覃子豪在《追求》中:大海中的落日/悲壮得象英雄的感叹。

20、《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通感:听到黄鹤楼上吹奏《梅花落》的笛声,感到格外凄凉,仿佛五月的江城落满了梅花。

    21
、绝 句  石柔
  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
  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
  注:石柔,宋朝人,他一生远离故土,辗转仕途,曾任密州教授

通感:颜色无轻重,但能在人们心中有轻重感,浓重的颜色会使人感到沉重,而杨花的黄色淡到若有若无时,便使人感到轻飘飘的感觉。诗人运用通感的手法,用触觉来描写视觉感受,突出杨花随风飘荡不能自主的无奈。或答:此处的借代杨花.杨花随春风飘荡,给人一种轻飘飘的感觉,一个字便可体现出这样的一种感觉。

    22
、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
昆山玉碎芙蓉泣二十三弦动紫皇石破天惊中的都是试图利用动词来制造声音的效果,是力求把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在视觉与听觉间建立通感渠道,使两者相通相融。其中“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动紫皇中的玉碎凤凰”,是以玉碎之形与声相通。尽管有王琦注:玉碎状其声之清脆;凤叫,状其声之和缓”,蓉泣,状其声之惨淡。兰笑,状其声之冶丽
似乎是说两种声音的互通,有其道理,但那已经是诗人的最后呈现而已,本质还是先要有形的意念的,之后方可有声。视听相通的效果在于将人的想象引发至及至,在于通过无声的文字画面唤醒人的听觉意识,利用视觉的冲击力制造听觉的震撼力。不去写声音却比写声音更能表现声音,可谓无声胜有声。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石破的一瞬间能让天惊,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呢?最妙不可言的是老鱼跳波瘦蛟舞,这里是在单纯描写吗?显然不是,可见真正的用意是在声,是在以动感的内心视觉的形象引发强烈的内心听觉的形象。

23、 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第四句写诗人寻访不得之后的想象,与首句呼应,从奏乐环境着笔,通过花的繁盛烂漫,写出乐声的明丽、热烈和欢快,一个字,写出了似真似幻的感觉,以视觉意象写听觉感受,别具一格。初读第四句,笔者马上想到了俄罗斯民歌《喀秋莎》中的一句歌词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因为它们都非常巧妙地运用了通感这一奇特的表现手法,分别以桃花春光为意象描写音乐,象征了笙声或歌声的明丽、热烈和欢快。

23、宋祁《玉楼春》中的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

24、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中晨钟云外湿一句,说的是由于天气阴湿,传到云表的钟声瓮声瓮气,不仅听起来不那么清脆、响亮,而且有些潮湿(视觉)或湿润(触觉)的感觉。钟声本是诉诸听觉的,因杜甫在具体的天气阴湿的环境中来感受,钟声就从听觉通向视觉甚至触觉,这就写出了对于钟声的独特感受,避免了一般化。
    25
、汤显祖《牡丹亭》中的两句唱词:声声燕语明如剪,呖呖莺歌溜的圆。其中燕语莺歌都诉诸听觉,而是器物,用于形状,都属视觉范围,怎么燕语会像莺歌会成为呢?原来人们可以从的形状上得出锐利、轻快的联想,从的形态上获得珠圆玉润的启示。
    26
、清代诗人严遂成《满城道中》中的风随柳转声皆绿,麦受尘欺色易黄明明是听觉,绿属视觉,怎么会变绿呢?因为风拂柳絮,婆娑有声,柳丝飘动,宛若一道绿帘散开,从这绿丛里发出的声音也似乎染了绿色。绿在这里,既点染了色美,同时又作了轻巧宜人的声美的同义语。
    27
、《阿房宫赋》中: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此例前边将属于听觉范围的声响(歌声)与属于视觉范围的春光、属于触觉范围的和暖互相沟通;后边则将属于视觉范围的舞姿与属于触觉范围的凄冷互相沟通,形象地写出了阿房宫内的歌舞之盛。
28
、《祝福》中的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将听觉对象的音响与具有视觉形象的浓云沟通,更突出了音响的繁密和强烈。

生活常见通感修辞例句

1、我听见了她那闪闪烁烁的笑声 
    2、
远处隐约飘来阵阵香味,似有似无,如有悠扬的乐声,时断时续。 
    3、
天上的星星越聚越多,闪闪亮亮的,特别闹。 
    4、
她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的,我对她说:你的眼睛真闹啊,别眨了。
    5、
夜晚的彩灯亮,这边红、那边绿,这边明、那边暗,整个城市奏响了一曲欢腾的乐曲。 
    6、
那些芦苇高高低低地晃动着,如同鼓点有节奏的击打。 
    7、
歌声/像煞黑天上的星星/越听越灿烂
    8、
她的声音犹如棉花糖一样甘甜,犹如婴儿的棉肚兜一样柔软
    9、
月光下,那低头思故乡的离愁,已被古老的潮水年复一年的打磨得光滑如许了,在湖边浅水里静泊成一叶沉思的小舟。 
    10、
我的忧郁也明亮起来、辉煌起来,萌生出希望的青枝绿叶,和不再枯黄凋谢的真善美的花朵。

下列各句没有运用通感修辞格的一项是( C -拟人)

A.大陆上的秋天,无论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没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

B.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C.温柔发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D.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图片
 

  通感例句及简析
 
    又叫“移觉”,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把适用于甲类感官上的词语巧妙地移植到乙类感官上,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觉彼此相通。一种感觉与另一种感觉之间在心理上反映上的相似点,是感觉转移的条件,符合这一条件亦即运用移觉修辞方式原则。“通感”作为一种修辞方式是由钱钟书先生最先提出来的。常见有两种类型:形容通感(甜甜的笑)和比喻通感(微风过去,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通感典型例句:

1、“晨钟云外湿”(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2、“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本味》)听琴声而知志在高山流水,听觉与视觉相互勾通。

3、“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李白),诗人把“雪花”与“春风”联系起来,把“雪”说成春风中的花,当然就香了,视觉通于嗅觉,写出了层次丰富,令人玩味的立体意境。

4、“避鸟声如剪,隔岸奇花色欲燃”。前一句写鸟语之快有如剪刀,由此听觉与视觉勾通;后一句写花色欲燃,花色浓艳,像要燃烧,视觉向触觉挪移。写鸟声,写花色,却听之有音,视之有温度,形象异常具体。

5、“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丝钢线抛入天际……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腰盘绕穿插……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于白道五色火花,纵横散乱”。(刘鹗《老残游记》)视觉与听觉相勾通,写出了王小玉的高超技艺。

 6、这个时候你完全可以来得及返身进屋去沏一壶茶,待他进来时,你喝住狗的嚎叫后引他进屋,他会马上品到飘逸的茶香。(迟子建《原始风景》)视觉与味觉相通。

7、黎明的鸡血红又热辣辣的在东方散发出奔放的晨光了。(迟子建《原始风景》)视觉与味觉相通。

8、暮色灰黄而凉爽,本来就宁静的黄昏,静止了一般。(陈丹燕《玻璃做的夏天》)视觉与触觉。

9、突然有钟声缓缓飘上来,很重,很古老,很悠久,很轻柔。(陈丹燕《玻璃做的夏天》)听觉与视觉相通。

10、莲妮好快活,银铃似的笑声把个初夏的早晨布置得一片灿烂。(金曾豪《野种》)听觉与视觉相通。

11、一个浑身只有一条短裤的男孩子,挥着一根树枝,树枝挂满绿叶,歌谣般亲切、柔和。(高风《金黄的大斗笠》)视觉与听觉相通。

12、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象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轻轻的,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鲁彦《听潮》听觉与视觉相通。

13、《荷塘月色》中有两例。第一例是用来描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句把本是通过嗅觉得到的“清香”比喻成“歌声”,而“歌声”是人们通过听觉获得的,将嗅觉和听觉有机地融为一体,便使迷人的境界增添了无限的韵致,迷离精妙,令人情动神摇。第二处是用来描写月下的荷塘:“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此句巧妙地将光和影、明与暗的组合比喻成和谐的音乐,把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将月下荷塘的和谐之美表现得恰到好处,淡淡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14、《阿房宫赋》中一例:“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此例前边将属于听觉范围的声响(歌声)与属于视觉范围的春光、属于触觉范围的和暖互相沟通;后边则将属于视觉范围的舞姿与属于触觉范围的凄冷互相沟通,形象地写出了阿房宫内的歌舞之盛。

15、《祝福》中的“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将听觉对象的“音响”与具有视觉形象的“浓云”沟通,更突出了音响的繁密和强烈。

16.我这时被四面的歌声诱惑了,降服了;但是远远的,远远的歌声总仿佛隔着重衣搔痒似的,越搔越搔不着痒处。(朱自清《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把听觉感受与触觉感受打通。通感与拟人连用。



   浅谈通感的修辞手法

    
通感,就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使各种审美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钱钟书先生说过,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线……”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就是指感觉器官的互换。即把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沟通起来,用甲感觉去描写乙感觉,这种修辞手法叫通感
    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它往往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
    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 果。
    请看:
    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此处将嗅觉移植为听觉,缕缕清香渺茫的歌声,虽然前者是从嗅觉的角度描述的,后者是从听觉的角度摹声的。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等。因此,作者通过联想与想象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淡雅来表现荷香的若有若无,清幽淡雅,不仅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又如:
    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
这是视觉移植为听觉,月的光华和阴影,朦胧婆娑,相互映衬,以小提琴演奏的名曲的旋律来形容它们的和谐声响,来表现月光树影组合的协调,给人一种悠扬、优美,很近肉内的感觉,同时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将读者带到一种美好的幻景。
    有人认为通感就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其实不然。通感比喻两种辞格的不同点在于:通感,即感觉的转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用具体的事物比抽象的事物,用大家熟知的事物比大家陌生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比深奥的道理。其修辞效果:或通俗易懂或生动形象。如朱自清写静态荷花,连用了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分别描绘出月下荷塘荷花的静态美。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写出月光洒向满池荷花荷叶上的露珠,发出晶莹剔透的闪光;刚出浴的美人,给人以想象,如果把开放的荷花姑娘的脸庞,那么,翩翩翻动的荷叶就是姑娘们身着的裙裾,给人以荷花妖艳却不染纤尘的美质。
    又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这一连串的比喻无不是从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描摹出荷塘与月色交融在一起,其幽雅、朦胧、幽静的物态之美栩栩如生地展出来。因此,比喻的特点主要在于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点;而通感主要在感觉器官的转移上。
    不过,通感的修辞手法常常是以兼格的修辞样式出现的。即一种修辞格之中包含了另一类修辞格,形成了主格和次格(或副格)两种修辞格兼用的现象。例如:
   (1通感+比喻格。例如,微风过去,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句中兼用通感和比喻两种修辞格,主格为通感,副格是比喻
   (2通感+拟人格。例如,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兼用通感和拟人两种修辞格,用拟人的手法勾连起两种相通的感觉。
    总之,通感艺术审美观照的艺术对象,从现实的感觉与想象中的另一种感觉的相互沟通,再造形象之美,并让读者从中获得艺术的无穷魅力。值得注意的是运用通感要注意两种感觉之间的联系,既使得感觉器官得到沟通,又得给读者受到艺术感悟,从而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来。

    [牛刀小试]

    一、分析下列句子中的通感手法,说说它们的作用。

    1、暮色灰黄而凉爽,本来就宁静的黄昏,静止了一般。(陈丹燕《玻璃做的夏天》)

   暮色可视不可感,凉爽是感觉效果移用于视觉。

    2、被角的湿冷使我惊醒,歌声还在心的深处长颤。(沈从文《遥夜》)

   歌声长颤是感觉效果移用于听觉。

    3. 突然有钟声缓缓飘上来,很重,很古老,很悠久,很轻柔。 (陈丹燕《玻璃做的夏天》)

    听觉钟声与感觉很重”“很轻柔相通。

    4. 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鲁彦《听潮》

    “声音(听觉)与月光、晨雾(视觉)相通;月光”“晨雾(视觉)与温柔(感觉)相通;蜜(味觉)语(听觉)与芳醇(嗅觉)相通。

    5. 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和,很有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凝脂似的感觉。

    这是把视觉与触觉沟通起来,用触觉写视觉,化实为虚,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和咀嚼的余地。

    二、指出下列各句各属于什么修辞手法。

   (1)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

   (2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梦幻一般轻轻的笼罩着我。(《紫藤萝瀑布》)

   (3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地绉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朱自清《绿》)

   (4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钵儿、铙儿,一齐作响(《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5他们的心情就一定要比在这种沙丁鱼一样的车中的人们要好些吗?

   (6“……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生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明湖居听书》)

    参考答案:(1)明喻:我们之间的隔阂” 一层可悲的厚障壁。(2)通感。梦幻一般,属于内心感受,是心理感受,淡淡的芳香梦幻的迷蒙轻灵相似,互为沟通。(3)比喻。平铺着、厚积着的绿”“松松地绉缬着少妇拖着的裙幅。(4)通感。巧用听觉器官的感觉沟通了皮肉剧痛的触觉。(5)比喻。沙丁鱼是喻体,本体是

   (6)通感。听觉移到非听觉——味觉器官。

    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塞上听吹笛

    高  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①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山关!

    注:①梅花,这里指《梅花落》的曲子。

      A.这首唐代诗人的边塞诗通过哪些事物写出了怎样的意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诗中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认为感觉器官是怎样互换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A.通过白雪明月羌笛戍楼等景物;在明月当空的草原之夜,有人吹起《梅花落》的曲子,那阵阵悠扬的笛声,竟化成了落满关山的朵朵梅花。

     B.通感;诗人把听觉美的特征表现为与之相通的视觉美的特征,将听觉形象的笛声转化为视觉形象的梅花。由梅花飘洒似的笛声的听觉之美引出梅花的视觉之美。读者眼前似乎展现出笛声吹开朵朵梅花的边塞月夜的奇丽景色,使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品所提供的意象世界的美。

  
 
 

如何对通感、比喻、移就进行区分 

 
     要 通感与比喻、移就的修辞手法在语文学习中经常遇到,学生经常搞不清有些句子到底用了这其中的哪种手法。文章主要探讨了三者的含义与区别。通感侧重于表现感觉的转移;移就 侧重于词语在一定语境下的替换;若是用一种具体事物来比另一种具体事物,便是比喻。

    关键词 通感;比喻;移就;修辞手法;特点 

    区别通感与比喻、移就的修辞手法在语文学习中经常遇到,学生经常搞不清有些句子到底用了这其中的哪种手法。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概念与区别方面谈谈这三种修辞手法。

    一、什么是“通感

    “通感”的说法始于钱钟书先生的《通感》一文: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往往可以打通或交通。……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转移到声响上面,就仿佛视觉和听觉在这一点上无分彼此。在视觉里仿佛有听觉的感受,在听觉里仿佛有嗅觉的感受,这些就是“通感”。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是这样给“通感”下定义的:“人们通过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和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补充、互相转化的彼此沟通现象,这叫通感,也叫移觉。”这个定义说得很清楚,“通感”是感觉相通,即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五种具体的感觉现象彼此沟通。如:

      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2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 

    二、什么是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恰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如:

        1.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朱自清《荷塘月色》)
    (本体:花的颤动;喻体:闪电;比喻词:像)
        2
.山谷是一个爱音乐的村女,最喜欢学舌拟声,可惜太害羞,技巧不很高明。(余光中《沙田山居》)
    (本体:山谷;喻体:村女;喻词:是)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种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1.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林黛玉。
     2
.表示猜度。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3.表示想象。例如:一看到这本书,一切就像回到了十年前。  
4
.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我们班级有许多勤奋学习的同学,像王海、张明、肖兵等。

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2
.甲乙之间必须有恰似点。

三、什么是移就

移就又叫词语移用。它是在特殊的语言环境中改变词语搭配关系的一种临时迁就,是词语搭配的创造性的运用。《辞海》注曰:甲乙两项关联,就把原属于甲事物的修饰语移属于乙事物,叫移就。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的定义是:遇有甲乙两个印象连在一起时,作者就把原属于甲印象的性状移属于乙印象,名叫移就辞。

从语言的逻辑关系看,移就好像不合规范,也不合情理,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它却能赋予一个词语以新的意义,比如:

1我的车子缓缓地驶过快乐的绿林翠木,驶过那阳光之下奇花盛开的地方。(海涅《诗歌集·抒情插曲》)
快乐本属于,移属于绿林翠木
2
这方场中的建筑,节奏其实是最和谐不过的。建筑也是新式,简截不啰嗦,痛快之至。(朱自清散文《威尼斯》)
节奏”“简截不啰嗦痛快之至皆非建筑方面的术语,作者巧妙地移用来说明威尼斯建筑的特点。

四、通感与比喻、移就如何区分

(一)通感与比喻

作为一种修辞格,通感常常借助比喻中明喻的形式来沟通人的不同感觉。例如:
    1
.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刘白羽《长江三峡》)
    2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以上两个例句,从形式上看都很像比喻修辞格,但推敲起来又有明显不同,因为比喻的一般情况是,被比的事物(本体)和拿来作比的事物(喻体)大多是一些比较具体的事物。例如天上闪烁的星星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陆定一《老山界》)这里的本体星星和喻体宝石都是具体事物;而上述两个例句中的本体和喻体说的都是某种感觉。例句1雄伟而瑰丽是写三峡风光给人的视觉感受,交响乐则是人的听觉感受,在这里作者将视觉转化为听觉,是由于长江三峡江流曲折、两岸山峦起伏景色秀丽,这一特征与交响乐时缓时急、雄浑壮美的特征相似;例句2中的缕缕清香是荷香给人的嗅觉感受,而渺茫的歌声则是人的听觉感受,作者将嗅觉转化为听觉,是因为荷香在阵阵微风中时有时无、断断续续,与远处传来的细柔飘忽、婉转悠扬的歌声相似。 
    
由此可见,通感与比喻的区别,主要是看句中的本体和喻体之间是以怎样的方式构成,若是借助于联想将一种感觉转化为另一种感觉,便是通感;若是用一种具体事物来比另一种具体事物,便是比喻。

(二)通感与移就

通感侧重于表现感觉的转移,移就侧重于词语在一定语境下的替换。
我们来看下面的句子: 
    “
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其中,浓黑的悲凉用颜色浓黑来修饰没有颜色的悲凉,大多数教师在讲解时都说是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理由是:职业高中语文教学参考书中《明湖居听书》一课的补充知识” 专门介绍了通感的有关知识,在谈到形容的通感时说:比如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写道: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浓黑本是客观存在的能作用于视觉器官的现象,鲁迅用来形容主观感觉——“悲凉,通过这感觉的互通,更确切地刻画出旧社会的极度黑暗,深化了文章的意境。

这里把浓黑的悲凉说成用了通感修辞是不正确的。根据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中通感的定义, “通感是感觉相通,即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五种具体的感觉现象彼此沟通。而悲凉不属于五种具体感觉的任何一种,它是一种抽象的主观感受,也即教参补充资料所说的主观感觉,显然,是不能归入通感的。那么,这里究竟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当然是移就。因为作者把描摹颜色的浓黑移用来修饰悲凉,从而表现作者内心悲凉的深重浓烈。

我们再来看下面的句子:
    1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朱自清《荷塘月色》)
    2
.我不相信一九七六年的日历会埋藏着这样苍白的日子。(李瑛《一月的哀思》)
脉脉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谊,形容人含情的样子。这里却移用来修饰流水。
移用形容颜色的苍白来修饰没有颜色的日子,表现日子让人伤恸。

可见,移就侧重于词语在一定语境下的替换,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显然不同于重在感觉彼此沟通的通感手法。在这一点上,有时候它更接近于拟人修辞手法。了解了三者的区别以后,我们就能够比较轻松的去辨别、理解阅读中遇到的是哪种修辞手法,并且在我们的写作实践中加以灵活恰当地运用。 
 

 
 
比喻与通感的区别

    
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说: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鼻、舌、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通感可分为两种:比喻的通感。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②形容的通感。如: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通感与比喻既有着密切的联系,又有着明显的区别。

通感比喻两种修辞手法的不同点在于:通感,即感觉的转移,是利用感觉相互沟通,使无以名状、难以言传的感受变得具体可感。是由感觉引发,并超越了这种感觉的局限,从而领会到另一种感觉的一种心理现象。如例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此处将嗅觉移植为听觉,屡屡清香渺茫的歌声,虽然前者是从嗅觉的角度描述的,后者是从听觉的角度摩声的。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等。因此,作者通过联想与想象,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淡雅来表现荷香的若有若无,清幽淡雅,不仅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再如例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丝钢线抛入天际……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盘绕穿插……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于白道五色火花,纵横散乱。”(刘鹗《老残游记》)把视觉与听觉相沟通,极力表现了王小玉的高超技艺。运用通感时要注意:要抓住两种感觉之间的联系,既使感觉器官得到沟通,又能使读者受到艺术感悟,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来。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喻另一事物。构成比喻的关键是: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成立。其修辞效果是:或通俗易懂或生动形象。如:①“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鲁迅《社戏》明喻,航船大白鱼外形相似且生动形象。)②“无需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暗喻,自然本质不同但有相似点。)

从上述实例可看出:比喻的特点主要在于本体与喻体之间要有相似点,其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而通感主要是在感觉器官的转移上,凭借已有的审美经验,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有意地将接纳感官错综地挪移转换,从而创造出具有多感性的新奇意象。请看下列实例,注意比较:

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比喻:我们之间的隔阂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晨钟云外湿,胜地石堂烟。”(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通感: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刘攽《雨后池上》)比喻:池塘明镜

歌声,象煞黑天上的星星,越听越灿烂。”(臧克家《春鸟》)通感:星星是视觉,歌声是听觉,灿烂来,二者相互沟通。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朱自清《荷塘月色》)比喻:

叶子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梦幻一般轻轻的笼罩着我。”(《紫藤萝瀑布》)通感:梦幻一般,属于内心感受,是心理感受,淡淡的芳香”(嗅觉)梦幻的迷蒙轻灵相似,互为沟通。

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地绉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朱自清《绿》)比喻:平铺着、厚积着的绿”“松松地绉缬着少妇拖着的裙幅

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钵儿、铙儿,一齐作响。”(《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通感:巧用听觉器官的感觉沟通了皮肉剧痛的触觉。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比喻:细叶剪刀,神奇的想象!“春风就像一把大剪刀,把柳叶剪裁得如此可爱!

“……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生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刘鹗(《明湖居听书》)通感:听觉移到非听觉——味觉器官。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山关!”(注:梅花,这里指《梅花落》的曲子。)(高适《塞上听吹笛》)通感:诗人把听觉美的特征表现为与之相通的视觉美的特征,将听觉形象的笛声转化为视觉形象的梅花。由梅花飘洒似的笛声的听觉之美引出梅花的视觉之美。读者眼前似乎展现出笛声吹开朵朵梅花的边塞月夜的奇丽景色,使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品所创造的意象美。

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巍巍《谁是最可爱的人》)比喻:本体是我的思想感情,喻体是潮水

细雨刚停,细雨刚停,雨水打湿了墓地的钟声……”(李瑛《谒托马斯·曼墓》)通感:钟声打湿,从听觉对象上产生了触觉感受,听觉与触觉相沟通。

歌声象一片音乐的湖”(晓雪《歌声》)通感:听觉(“歌声”)与视觉(“”)相沟通。

蓝水兵,你的嗓音纯得发蓝,你的呐喊,带有好多小锯齿,你要把什么锯下来带走?你深深地呼吸,吸进那么多透明的空气,莫非要去冲淡蓝蓝的咸咸的海风?”(李钢在《蓝水兵》)通感:将听觉、视觉、味觉、触觉加以沟通,使无形的海风化作了蓝色而带有咸味的多感性形象。

 “温暖”的钟声 ——谈通感修辞

川  雪


 
   著名作家白桦在散文《温暖的钟声》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苏州寒山寺,每到春节的除夕之夜,都有许多国内外的游人和当地居民,到寺内去排队等待撞钟,问他们借钟声想向人们传达什么信息,答案几乎是相同的:“温暖!”作者写道:

    “声音也能是温暖的么?是的!是的!在人生的旅途中,只有穿越过寒夜的人才知道:钟声的确是温暖的。而温暖的钟声又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没有回报的给予,以及人与人相互的体贴和亲近的愿望……”

    作者用“温暖”一词,很真切地写出了在寒夜人们听到钟声的心理感受。当一个人在寒夜独行倍感孤寂时,突然听到悠扬的钟声,他内心的激动和兴奋之情是可以想见的;他似乎觉得这钟声在欢迎他,因而他并不孤寂;这钟声传来了人们的关心和慰问,使他感到温暖,身上的寒意似乎也一扫而去……

    本来,钟声传入人的耳中,作用于听觉,是无所谓冷暖的;但由于特定环境中的心理作用,使人的身体似乎感受到了暖意,于是由听觉沟通了触觉,产生了独特的触觉感受,修辞学上把这种不同感官的感觉互相转移、沟通的心理现象叫做“通感”。

    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运用“通感”修辞的例子。如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在沉痛地描写愤怒的心情时写道:“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浓黑”是视觉感官能感受到的客观存在,用来形容主观的感觉“悲凉”,形象地刻画出了旧社会的极度黑暗、残酷,表达了作者对这黑暗社会的痛恨、憎恶之情。

    在碧野的《天山景物记》中有这样的句子:“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和,很有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凝脂似的感觉。”山色、山形都是视觉形象,而柔嫩、柔和、凝脂等都是触觉形象。作者采用通感手法,把人们进入天山看见山色、山形逐渐变化的感觉写得好像亲手能触摸到似的,给人以十分真切的感受。

    有一些比喻句中,借用通感手法,将一些看似不相关的两类事物巧妙地联系起来,给人以新鲜而奇特的审美感受。例如: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

    作者写荷花的清香,用渺茫的歌声作比;写月光与月影的和谐,说它们“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分别把嗅觉、视觉转化为听觉,把其中内在的和谐的美表现得恰到好处。这些比喻的运用,把荷塘超脱人世的迷人世界,描绘得迷迷离离,令人情动神摇,使意境渲染得更有淡远静穆、返璞归真的诗趣。

    再如刘白羽的《长江三峡》中描绘巫峡的景色时写道:“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将“草坂”比喻成“乐曲”,给人十分奇特的感觉。作者抓住了这两者的视觉和听觉感受上的共同点——清幽、雅静,将它们巧妙地联系起来,使描写的景物具有了迷人的柔情,让读者在领略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色时也欣赏到它的柔美景色,产生刚柔相济的艺术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