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运城的盐池是怎么形成的?

 諸子百家 2019-03-23

这个问题首先纠正“山出海走”说,因为运城盐池是以湖相,河湖相沉积为主,并不是海盆。下面详细的解释运城盐池的成因,先说说盐池所在的运城盆地。

运城盆地位于渭河断陷带而非山西断陷带

运城盐池的形成与运城盆地的成因有关的,来看看运城盆地地质特征。运城盆地与渭河断陷带内的渭河盆地隔黄河相望,二者无论是盆地格局,还是发育史都非常的相似。北边的临汾盆地呢,则属于山西断陷带内几大盆地之一,但运城盆地与临汾盆地的差别却很大。因此运城盆地虽然行政上属于山西,但地质上却属于渭河断陷带。运城盆地与临汾盆地之间隆升的峨嵋台地也成为了渭河和山西断陷带的分界线。当然这么说的话,是难以服众的,下面来看地质学的解释。

为什么要说运城盆地属于渭河断陷带内呢?从第三纪晚期渭河断陷带下沉,渭河盆地开始发育,湖泊初具雏形,并有西安,固市,运城东西三个沉降中心。第四纪初期渭河断陷带基底继续下降,湖泊水域已扩大为西到宝鸡,东到三门峡的”古三门湖“。到第四纪晚期,断陷带内凹陷处,一直都是湖盆水域,沉积巨厚的湖相地层,如运城盐池钻孔有连续300米厚的湖相地层。中更新世开始之后沉陷缓慢,湖泊面积开始萎缩,代之的是河流发育,黄河也开始切穿了盆地,渭河汇入黄河,格局延续至今。所以运城盆地是被黄河从渭河盆地里分家出来的。

运城盐池形成

运城盆地分离之后,其基底是南深北浅的格局,形成了运城古湖,中更新世晚期以后,由于峨嵋台地的抬升,使运城盆地退出了汾河流域,运城古湖的地表水的补给明显地减少了。同时盆地内的鸣条岗地地垒也由东向西渐渐抬升,使涑水河道逐步西迁不能直接注人盐湖盆地。下图为运城盐池周边的地形图。

这样,自晚更新世以来,运城盐湖地表水的来源及沉积物的补给仅限于南侧的中条山地。而此段中条山地狭窄,冲沟短且汇水面积小,地表水及沉积物来源少。水源的减少限制了盐份的来源,但却有利于湖水的浓缩。沉积物来源的减少,使盐湖内碎屑物的沉积作用补偿不了构造下沉作用,影响了沉积作用与构造下沉作用的相互平衡,使山前断陷带越来越深,汇水盆地更加趋于封闭,有利于盐类矿物的沉积。现在盐湖水面比附近的黄河水面低20m左右。盐池成了一个封闭的汇水盆地,地下水成为其重要补给水,这是盐池发育的重要条件。

简单的说,盐池是由峨眉台地的隆起和中条山前断陷带的不断下沉造成一个封闭性的湖盆。

另外,气候的干湿变化是影响着盐湖湖水盐度的主要因素。随着气候的变干,湖水盐度逐渐增大,盐湖内依次析出碳酸盐,硫酸盐,最终形成石盐。

丰富盐矿资源

根据沉积物特征,按湖水的盐度划分为三种状态:

  1. 碳酸盐状态,以白云质泥灰岩的存在为标志。

  2. 硫酸盐状态,以石膏、芒硝、白钠镁矾的存在为标志。

  3. 氯化物状态,以石盐的存在为标志。

运城盐湖的矿体也非常深厚的,深部矿体位于盐湖东部的界村,埋深70m-120m,面积达5km2。矿层厚度平均4.58m,中部矿体埋深20-39m,平均厚度6m,面积约9km2。浅部矿体埋深才0.5m-10m,这种深度和厚度的矿体也怪不得从古代开采到至今。

参考文献:

张宗祜院士的《九曲黄河万里沙: 黄河与黃土高原》

地图是由个人爱好制作,仅限于悟空问答平台内讨论。


科学视野,不同解读,欢迎点赞评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