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戏说红楼贾蓉和张太医讨论秦可卿病情,说的话句句都是想让她死

 江山携手 2019-03-23

红楼梦里秦可卿身世奇特,死因也扑朔迷离。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秦可卿是因为与贾珍的私情东窗事发,自杀的。

第十三回,秦可卿去世消息传出:“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为什么纳罕疑心?年纪轻轻平时身体健康,病因奇怪、病情不重、病程不长、不应当这么快就暴亡。

秦可卿的病确实奇怪,因为极有可能不是病,是怀孕。

她的病被提过三次:

一次因为宝玉秦钟闹学堂,金荣被打,他的姑妈璜大奶奶要去找秦可卿评理。见到尤氏,尤氏正在为秦可卿的病发愁:经期有两个多月没来。叫大夫瞧了,又说并不是喜。那两日,到了下半天就懒待动,话也懒待说,眼神也发眩。虽然尤氏否认了是喜,但是璜大奶奶还是觉得是喜。

一次贾敬过生日,秦可卿病重无法见客。尤氏说起她的病:他这个病得的也奇。上月中秋还跟着老太太,太太们顽了半夜,回家来好好的。到了二十后,一日比一日觉懒,也懒待吃东西,这将近有半个多月了。经期又有两个月没来。邢夫人再次提到是有喜,尤氏再次否认。

这些情节已经表明了:秦可卿很可能怀孕了,至少正常人看着就象怀孕了。因为秦氏与贾珍偷情,如果有孩子,很可能是贾珍的,所以尤氏不愿意承认,不想这孩子生下来。所以这病病得稀奇,治起来也麻烦,请的医生有说是喜,有说不是喜的。说是喜,尤氏不满,说不是喜,又说不出病理。

这个难题,在张太医来看病的时候解决了。

贾府是公侯世家,有自己常用的可以信赖的医生。在红楼梦里,不用自家常用的医生,请外面的大夫,多少都会出点事情:给晴雯开虎狼药的胡医生,一贴药把二姐孩子打下来的胡庸医,都不是家里常用的而是外面新请的,王夫人给黛玉换了医生,黛玉也说不怎么样,又换回原来的医生了。这个张太医也是偶然进京,由冯紫英向贾珍推荐的。

尤氏不能接受贾珍秦可卿偷情,有可能怀了孽种。贾蓉是秦可卿的丈夫,更是没法接受,恨不得秦可卿死了,了此丑闻,贾珍拿名帖请了张太医过府看病,出面接待的是贾蓉,两个讨论过秦可卿的病情,贾蓉话不多,可是句句都是想要秦可卿死。

张太医来看病,在璜大奶奶想找秦可卿理论之后,贾敬生日之前:(张太医)到了贾蓉居室,见了秦氏,“如今看了脉息,看小弟说的是不是,再将这些日子的病势讲一讲,大家斟酌一个方儿,可用不可用,那时大爷再定夺。贾蓉道:"先生实在高明,如今恨相见之晚。就请先生看一看脉息,可治不可治,以便使家父母放心。"

此时秦可卿发病只有十来天,病势并不重,月信两月未来,一日比一日懒散,不想说话不想动,不思饮食,是喜是病都分不清,贾蓉从哪里就能认定是可治不可治的重症?宁府有钱有势,既使是重症,也必定是请名医治疗,怎么可能说病太重了就不治了?而且是安父母之心,似乎跟他这个老公无关,这些话又怎么能当着秦氏这个病人的面说呢?

很明显,贾蓉就是暗示秦可卿,做出丑事,最好是病重死掉,如果不是他爹逼着他,他根本不会请医,不会管她死活。

张太医诊了脉,两个人来到外间炕上,秦可卿应当还是能听到两个人的谈话:

诊毕脉息,说道:"我们外边坐罢。"贾蓉于是同先生到外间房里床上坐下,一个婆子端了茶来。贾蓉道:"先生请茶。"于是陪先生吃了茶,遂问道:"先生看这脉息,还治得治不得?"

张太医诊了脉,贾蓉什么都没有问,还是迫不及待问可治得治不得。张太医并没有说这个病是不可治的绝症:如今即是把病耽误到这个地位,也是应有此灾。依我看来,这病尚有三分治的。吃了我的药看,若是夜里睡得着觉,那时又添了二分拿手了。

正常人求医,只要有一分生机,就要抓紧治,都会关心饮食调理吃药禁忌等问题,但是贾蓉根本不考虑秦可卿的病治好的可能性,关心的是,得这个病到底会不会死,什么地候死。再次追问:贾蓉看了,说:"高明的很。还要请教先生,这病与性命终久有妨无妨?" 先生笑道:"大爷是最高明的人。人病到这个地位,非一朝一夕的症候,吃了这药也要看医缘了。依小弟看来,今年一冬是不相干的。总是过了春分,就可望全愈了。"贾蓉也是个聪明人,也不往下细问了。

很多人通过张太医诊脉和药方,分析秦可卿的病势,小编不懂医,也无须懂,张太医的脉案无非两点:一秦可卿害的不是喜,是一个大的病症。二这个病症很凶险,但是也不是绝症,运气好的话这只是一场该有的灾,几副药就能吃好,运气不好刚连春上都过不了,会暴病而亡。说穿了,就是宁府想让她活,这就不是大病,几贴药下去就可能病愈,宁府不想让她活,那就是药石无灵的绝症。所以尤氏和贾蓉都很推崇张太医的医术。

秦可卿与贾珍偷情东窗事发,上下敬服的好人设崩溃,只不过顾及大家族的面子,打折了胳膊塞袖子里,没有人公开声张。贾珍是族长是贾蓉爹,贾蓉不敢跟他作对,却能虐待可卿。从请张太医看病就能看得出来,偷情曝光后,贾蓉对秦可卿实施了精神上的冷暴力。秦可卿本来“可心细,心又重,不拘听见个什么话儿,都要度量个三日五夜才罢。”终于在贾蓉的威逼暗示下,在众人的惊疑不定中“一病而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