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快消品,很容易过时。而每个时代传承下来的精髓,放在其他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 近两年自打梵几的热潮慢慢过去之后,主打现代和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中式家具也逐渐似乎没什么动静了。 新中式是不是热潮在慢慢消退,马上要过时了呢? 最开始我们说的新中式,是梵几这样的。 有了一些中国版的日式家居的意思,切合了中国人的文化诉求,又贴合了当下对于极简和现代的审美导向。 过时了吗?市场似乎是有点不太好了,甚至一些工厂店恶性仿冒、低价竞争都已经在市场上出现了。 往年最具活力的上海国际家居展DOD原创馆也成了黑胡桃大展,其中也不少明显未经精细设计打磨的产品,全场同质化极其严重。更有一些工厂的所谓高端定制,无非是用红木等高级木料做一些不出错的基本款,方正点儿,这抄点那抄点,就是新中式、就是设计款了! 然而哪怕不说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即便低价竞争如此明显,似乎新中式和新中式宣扬的匠心精神也没那么受大众市场和媒体青睐了,大家看得有点乏了。 一些网红品牌更是乘胜追击,使劲琢磨基础款,就打价格战。其中,一些厂家做工稳定、脚踏实地,顾客不介意用高同质化的爆款就没毛病。 然而有一些不厚道的企业则拿板式家具的做法做实木家具,螺丝胡乱上、疯狂上油漆,倒是真能在疯狂的低价竞争中多赚一点点。这些没什么特点、似乎哪家买都差不多的基础款,却好像成为了现在真正高性价比的“潮流家居”。 除了这些抢了新中式实木家具风头的基础款开始横扫年轻化的市场,一部分卖不动的新中式又走向了“简欧式审美”,乡土酒店了起来,反而是贴合上一辈人要气派、要大气的切实市场需求。 从风潮导向来看,新中式似乎有点变味了,似乎格调被拉低了,似乎快不行了。 但是细细琢磨,梵几这类注重沉淀和设计的新中式真的过时了吗? 也未必是过时的。可能梵几、璞素是出现得太早了。当能够接受梵几的格调和价位的这代年轻人五到十年后真正成家立业,注重家居品牌口碑和风格定位,这种带有现代和中式风格交织底蕴的设计师主导商业品牌才有真正的市场机会。 最重要的是:对于用心雕琢文化和产品的品牌,何来过时一说呢。所有的潮流都会趋于正常。所有的市场都会回归常态。该是小众的,总会回到小众的人群中去。 所有无法沉淀内核、缺失文化与精神的快消产品总是跟着市场捞一波就走的。 但是每种风格做到极致,守住各自风格的文化内核,其实就不会过时。诞生于特定时代背景之下,超脱于时代而续存。 前两年新中式有大量跟风品牌,这两年的跟风品牌也只多不少,这些市场大风刮过就迅速冷却的浮躁品牌,当然会过时。 而对于欧洲古典家居风格,新中式风格,日式风格等等,市场捧或者是不捧,对于风格沉淀下来的文化内核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捧还是不捧,真匠心还是假量产,都有人在用心传承这种风格的内核。跟市场上这个风格是否是“主流”、有没有“过时”,有什么关系呢? 家居风格会过时,本来就是个伪命题。 从各种风格的时代宏观角度来考虑,从美的意义和设计的高度来考虑,也没有什么过时的家居风格,最多也只能说是市场规模小了。 能称得上过时的,只不过是那些时代过滤下的残渣里,那些偷工减料的粗糙仿制品罢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