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物纪实 | 他让生命芬芳了这个世界

 缘聚缘来图书馆 2019-03-23

转载自3月22日《人民公安报·剑兰周刊》

人物简介:

居广奇,男,1966年3月出生,江苏省靖江市看守所副所长。2003年被确诊患癌症后,在工作岗位上以顽强的意志与疾病抗争,做出了突出成绩,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获得“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江苏省十大最美警察”等荣誉称号。

在江苏靖江采访,我记住了一名叫居广奇的民警,也记住了一种叫香橼的树。

居广奇现任靖江市看守所副所长,2017年获得“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是一个与癌症抗争了15年的抗癌明星。

香橼树在靖江很常见。在大街,在公园,在院子,甚至在某个角落,时不时地看到它的身影。如此众多的香橼树,就这样忠实地装扮着这座美丽的江边小城……

“我刚来的时候,院子里的香橼树也就一尺多高吧,你看,现在它们都挂果了……”居广奇静静地站在看守所会议室的窗前,望着窗外的院落,像是对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

窗外,深秋的天空湛蓝,阳光照射下来,让院子里的十几棵香橼树愈加明亮起来,枝头挂着的一枚枚橙黄的果实,金灿灿的,充溢着丰收的味道。

居广奇来看守所工作已经10年了。他见证了这里的巨大变化,从当初较为落后的监管方式到如今看守工作的规范化、现代化、智能化,以至于步入“全国一级看守所”的行列,当然也包括那一天天长大的如今枝头挂满果实的香橼树。奋斗其中的居广奇也多次被评为优秀监管民警,分管的监室因安全“零事故”多次被评为文明监室;他被荣记个人一等功,获得“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等多项荣誉。这一切的一切,对于已经与癌症抗争了15年的居广奇来说,其实也已经丰收了。

居广奇讲述的语速总是不急不缓的,神情更是出奇的从容淡定,你会感觉到他内心的平静如泉水般清澈。这或许与他同病魔抗争,历经生死、磨难、苦痛有关吧。

2003年5月,年仅38岁的居广奇被确诊为肺癌。这个无情的诊断结果,如晴天霹雳震惊了他:38岁,正是人生干事创业、意气风发的年龄,而自己却和癌症这个恐怖的词紧紧连在了一起!

居广奇不甘心让病魔把自己击倒!他要同病魔抗争,他要打败病魔!

在之后的三年里,居广奇做了两次大手术,进行了几十次的化疗和放疗。不仅如此,还要一天三次服用中药进行巩固治疗。三年时间,他喝掉了3000多碗中药,经常是喝了吐,吐了还得喝。很长时间,他周身充斥着中药味,以至于后来一闻到中药味就想吐。这种炼狱般的治疗,让他的身体出现了严重的毒副作用反应,曾经乌黑的头发脱光了,有几颗牙齿也掉了,身体的各项机能包括记忆力出现了严重衰退。 

“不在乎,不马虎。”这是居广奇患了癌症之后,自己为自己写下的六字格言,贴在床头,记在心上。

“不在乎,就是不多想,甚至干脆不去想啥时会离世、还能活多久这类问题;不马虎,就是要积极对待,努力战胜病魔。”居广奇这样解释。

在那段生不如死的日子里,居广奇这个刚强的汉子硬是挺了过来。而承受住了这些,无疑是对他的一次次非凡洗礼,也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2008年3月,经过三年治疗和一年多的休息和调理,居广奇的身体有了明显的好转。病情稳定后,他主动要求回到派出所的工作岗位。他与同事一起不分昼夜破获偷盗案;他耐心细致化解邻里纠纷;他走街串巷搜集治安信息……忙碌的每一天,虽然让他感到充实,但病后虚弱的身体还是无法承受日常繁重的工作。有时出警回来,他累得连车都下不来,浑身直冒虚汗。单位领导和同事见了,都劝他回家休养。可是他觉得组织上已经非常照顾他了,自己绝对不能轻言放弃,更不能做一个“废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他主动向组织上打报告,申请调到看守所做一名管教民警。

2009年3月,居广奇正式调入看守所成为一名管教民警。选择到看守所工作,他只是凭以前的理解,以为看守所的工作比派出所的工作要相对轻松。然而,走上岗位后,他才知道那些平时看似简单的工作,想要干好却不容易。因为大多数在押人员最初进入看守所时,由于失去自由,情绪波动很大,常常会因为不适应做出一些出格、不理智的举动,给管教工作带来不少麻烦。

一切从零开始。居广奇拿出与病魔作斗争磨炼出来的安静、平和和坚韧,学习监所法律法规、工作技能。2014年,看守所提出争创“全国一级看守所”,而一级看守所必须配备心理咨询师。于是,居广奇主动报名参加培训,同事们都劝他:老居,你身体不好,就不要培训参加考试了。但居广奇认为,考心理咨询师既是创建一级看守所的条件,也是自己日常工作的需要。从那以后,他每天早上四点半起床,看两个半小时的书,晚上挑灯夜战,常常学习到十一二点。因为放疗的影响,他的记忆力出现了严重衰退,别人看一遍能记住的东西,他需要看两三遍才能记住,即使是这样,时间一长也还是经常忘记。经过几个月的不懈努力,最终居广奇如愿以偿通过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考试。

工作之余,居广奇只有一个爱好,就是看书,而这成了他战胜病魔的最好武器。一次次化疗放疗、一次次试用新药,也曾让他心生脆弱,甚至有放弃治疗的念头。为了改变这种心态,他试着在书籍里寻找慰藉和勇气。随着他看的书越来越多,渐渐地觉得书籍确实能给自己增添力量。到看守所工作后,他时常想,既然自己能通过书籍找到战胜病魔的勇气,别人也就能从书中悟出一定的人生哲理。于是,在他分管的监室里,读书成了一道特有的风景。休息的时候,在押人员几乎人手一本书,看书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2015年1月,在上级对靖江市看守所创建“全国一级看守所”进行验收时,居广奇负责的监室连续获得12100分。当得知居广奇是一名身患癌症的病人时,验收组成员纷纷与他握手表达由衷的敬意。

2015年,看守所收押了一批涉嫌制毒、贩毒、吸毒的团伙成员,由于人数较多,刚入所时,他们嚣张跋扈、抱团闹事,尤其是主要犯罪嫌疑人黄某,抵触心理非常严重。居广奇加大巡查力度,从情理和法理两个层面反复做工作,才确保了监室的稳定。

一次洗澡,黄某不慎触碰到腹股沟的结痂,由于长期注射毒品,动脉早已硬化,结痂的掉落引发了股动脉破裂,一时间鲜血喷涌,情况十分危急。监室的在押人员都吓傻了,一个个束手无策。居广奇发现情况后,立即联系120,并喊来值班民警协助自己进行先期处置。也许是久病成医吧,他知道动脉出血必须用力压住出血点,一点不能松,否则会因为流血过多而失去抢救机会。为此,他用尽全身力气紧紧压住黄某的伤口,可即使如此,鲜血还是喷得他满脸满身都是。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居广奇的体力已经严重透支,汗珠大滴大滴地往下落,但他知道此时绝不能放手或换人,否则将前功尽弃。十几分钟后,当急救车赶到时,居广奇就像刚被从水里捞出来一样,浑身湿透,但他还是坚持协助医生,一起将黄某紧急送往医院救治。由于救治及时,黄某最终脱离危险。

涉嫌故意杀人的孙某被关押到过渡监室时,知道可能会被判死刑,情绪非常不稳定,经常一个人坐着发愣,面无表情。同监室的人知道他是杀人嫌疑人后,个个躲得远远的。孙某见大家都怕他,经常借故吵闹、挑衅,严重影响了监室秩序。为了稳定孙某的情绪,居广奇连续一个多月天天找孙某谈心,唠家常,谈人生,讲法理,谈自己与病魔抗争的点点滴滴。经过不断努力,孙某向居广奇打开了心扉。从此,孙某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有时还主动找居广奇汇报思想。一年后,孙某被判处死刑。在执行前的那个晚上,居广奇和两名同事负责看守,居广奇和孙某进行了彻夜长谈。临刑前,居广奇起身送他,他突然双膝跪地,对居广奇说:“居管教,我就要走了,谢谢您能来送我,陪我说话。这一年多,我给您添了不少麻烦,很对不起您!

周某曾是当地有名的主任医师,因涉嫌受贿被送进看守所。起初,巨大的心理落差让心灰意冷的他几次萌发想要结束生命的念头。他的举动引起了居广奇的注意,居广奇特意找了一本余华的小说《活着》让他看。对于居广奇的“区别对待”,周某感到很意外:“他好像能看透人心。”在被关押的6个多月里,居广奇找他谈过六七次,周某也慢慢想通了:“自己犯下的错,可以改正,明天还有希望。”

居广奇的真诚感召与细微关心,使很多在押人员敞开心扉、吐露心声。从事监管工作10年来,居广奇先后管教在押人员1000多名,挖掘各类犯罪线索700多条,协助破案150多起,有效发挥了监所打击违法犯罪“第二战场”的作用。

多年的抗癌治疗,不但花光了居广奇全家的所有积蓄,而且妻子还背着他卖掉了家里唯一的住房,以至于现在居广奇一家三口还住在出租房中。尽管一贫如洗,但居广奇没有丝毫的愁眉苦脸。相反,居广奇整天都是笑眯眯的,根本看不出他曾是一个患过癌症,从死亡线上走回来的人。居广奇说:“我很满足,与癌症已抗争了15个年头,已经赚了。我不但活着,还能工作,而且对他人有价值,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是的,居广奇是幸福的!当居广奇掏出零用钱塞给被释放的那个年轻人充当返乡的路费,听他说谢谢的时候,居广奇是幸福的;当重新回到社会的青年如今已有了正当职业,娶妻生子,一家人和和美美,在街上遇见居广奇热情打着招呼时,居广奇是幸福的……

那天到居广奇那里采访,刚一走进门,我就闻到了一股清香:“好香啊!”

“这是香橼果发出的清香,我在办公室放了一颗。这种果子很特别,放得越久,香味就越浓。”居广奇微笑着解释。

听着居广奇的讲述,沉浸在这满屋的清香里,我蓦然发现:居广奇不仅仅是战胜了病魔,坚强地活了下来,更重要的是,他让生命如同这香橼果一样,散发出了清香,芬芳了这个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