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季鱼病TOP10

 凡凡人人人 2019-03-23

又到春季鬼门关,为大家总结了10类常见病的起因,症状和治疗方法,收好不谢!

细菌性鳃病

概述:主要是细菌或霉菌粘附寄生。症状:受感染的鳃丝浅淡贫血,有失以往的红艳,由于菌丝附著寄生,影响了鳃功能的正常循环,最后导致鳃丝浅淡(呈白色),遭受细菌感染而溃烂。 

预防: a、加强饲水调养:将金鱼静养于绿水中,有益于鱼体保持健康。 b、减少投饵量:每日或隔日投饵一次,始终保持金鱼于清晨有强烈的求食欲。增强鱼体作用中量,增强鳃部功能,可有效地预防鳃病。 c、最适pH:霉菌生长最适pH为4.6~5.8,根据霉菌这一生长特性,将金鱼的饲养水调节成微碱性,可有效地抑制霉菌繁殖。 d、减少换水次数:发病期间减少金鱼用水的换水次数,以注水法换水为佳,还要严格控制换水与兑水时的温差变化。 

治疗:常用黄粉加千八盐浴

1. 准备一个100% 新水的鱼槽 2. 水槽的四个角(最少两个角)暴氧。(腮病是由于缺氧的原因导致)3. 0.8% 浓度盐浴(可以用食盐)和上野黄粉4g/100L。4. 对鱼进行药浴 ( 注意鱼的密度要低一些)5. 10点-16点之间, 要用席子遮盖鱼槽的80%的面积。6. 经过一天的时间,观察腮的动作正常,那就基本治愈.(如果腮的动作没有恢复的话,再进行一天的药浴)7. 将原池里的水换掉,不必消毒。

寄生虫性烂鳃病

症状:如果鱼体发黑,游动缓慢,呼吸困难,鳃丝表皮损伤出现淤血,表面多黏液覆盖,鳃丝尖端往往腐烂伴有细菌性感染病灶,大型寄生虫如中华鳋(鳃蛆病)可肉眼可见鳃丝上有虫体。

病原:这是由鳃隐鞭虫、中华鳋、斜管虫、车轮虫等等大量寄生而致。中华鳋等可以通过眼睛判断,但是车轮虫、斜管虫、指环虫等要用显微镜确诊。

防治方法:(1)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使池水成0.7——1毫克/升浓度。(2)用30毫克/升的甲醛溶液浸浴15——20分钟,有明显疗效。(3)用20克/立方米高锰酸钾溶液药浴20分钟,可杀死鱼种寄生幼虫。(4)全池遍撒90%晶体敌百虫,使池水达1——2克/米3的浓度(敌百虫最低用量为每立方米水体1克方有效,最高不能超过4克)。(5)用1%——1.5%的盐水浸泡20分钟可以驱虫。(6)市售内含杀灭寄生虫类的杀虫药连用二天,第三天用一次杀菌药,一般即可治愈。

打粉病

症状:打粉病又叫白鳞病、卵甲藻病,是一种嗜酸性卵甲藻寄生鱼体表而引起的鱼病。嗜酸性卵甲藻是一种适合生活在酸性水质中的浮游植物。身体呈肾脏形,体外有一层透明的玻璃纤维壁,体内充满淀粉粒和色素体,中央有一圆形的核。嗜酸性卵甲藻用纵分裂法形成裸甲子,在水中自由活动,碰到鱼类就附着于鱼体上,开始过寄生生活,发育为嗜酸性卵甲藻。

病源:缸水呈酸性(ph5~6.5),水温22~32℃的条件(所以治疗期间无须加温),最适合它的生长繁殖。

治疗方法:小苏打(碳酸氢钠)配合PH试纸调节水体酸碱度,每次调节不超过0.5PH值(请注意这里单位指的是PH值绝不是0.5克,之前在不少地方看到的是0.5克这是错误的)逐渐提升到8.0左右。粗盐加入多少一般不好掌握用量,我这里有个好办法可用可乐瓶盖作为计量工具,每10升水加入一瓶盖即可。黄粉用量是每100升水加入1-1.5克(加入黄粉后注意避光爆氧)。治疗时三样东西可同时加入缸内无须等水质调节到8.0,治疗期间保持水质稳定无须频繁换水,根据病情是否得到控制适当换水加药。

白点病

概述:白点病是金鱼最常见的疾病。每年3-6月,11-2月为流行盛期。由原生动物所引起,病原体名为白点虫,它会深入皮肤的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形成白色的小点状胞囊。白点虫吸取鱼体组织的营养而长大并增加数目,后来破囊而出,游到水中,再返回鱼体上侵袭皮肤,形成更多的小白点。 

病状:病鱼体表、鳍条和鳃上有白点状的囊泡,严重时全身皮肤和鳍条满布着白点和盖着白色的粘液。病鱼瘦弱,鳍条破裂,多数漂浮水面不游动或缓慢游动。鳃组织被破坏,因此病鱼经常呈浮头状。在患病初期,病鱼会用身体磨擦硬物,希望藉此清除身上的病原体,若不立刻治疗,病鱼身体会迅速受严重破坏而死亡。 

防治办法: 1、用硝酸亚汞2ppm浓度浸洗。水温15℃以下时,浸洗2.5小时;15℃以上时, 浸洗1~2小时。浸洗后在清水中饲养1~2小时,使死掉的虫体和粘液脱掉。用硝酸亚汞溶液全池遍洒。水温在10℃以下时,用0.2ppm浓度;水温在10~15℃时,用0.15ppm的浓度;水温在15℃以上时,用0.1ppm浓度。 2、用孔雀石绿0.3ppm~0.4ppm浓度的水溶液浸洗鱼体。水温在20℃左右时,浸洗2小时。浸洗后在清水中饲养1小时,洗去药液、死亡虫体和粘液。在6天后必须用同样浓度再浸洗1次。 3、用福尔马林(甲醛)200ppm~250ppm浓度和孔雀石绿1ppm~2ppm合剂浸洗鱼体1小时。浸洗后在清水中饲养1小时,在6天后必须用同样浓度再浸洗1次。 4、用加热棒将水温加热至30度,保持一周。 

水霉病

概述:水霉病是由真菌寄生鱼体表引起,典型的特征是病鱼体表“长毛” 。水霉主要是真菌门鞭毛菌亚门藻状菌纲水霉目水霉科的水霉属和绵霉属。水霉的生长适温:水霉生长适温在13-18度,28度以上受到抑制,故水霉病25度以下都会发生,而28度以上较少见。个别情况下30度左右也会出现,但极少见,跟鱼体受伤严重有关,另外也可能跟水霉的种类有关。

治疗方法:1、食盐+小苏打,各万分之四,缸中泼洒。2、孔雀绿,0.15-0.2ppm泼洒,隔两天再用一次。注意,此药物致畸致癌且对水质影响在!!3、亚甲基蓝,2-3ppm泼洒,隔天一次。此药物极安全,但疗效逊于孔雀绿。4、辅助药物:痢特灵,浸洗;土霉素或沙星类药物(饵料的0.3-0.7%内服);链霉素注射(20mg/kg体重,用于名贵品种及病情极重的情况,死马当做活马医吧)。这些药物主要用于防止细菌感染并促进伤口愈合,对水霉完全无效!)

细菌感染引起的肠炎

起因:吞食不洁引起消化不良,造成假单胞菌,属巴氏得氏杆菌引起细菌性肠炎。主要症状:病鱼肛门红肿、凸出、下腹部松软、鳞片脱落。严重者:轻压腹部有脓液流出,病鱼体色发黑、食欲减退、离群独游、行动迟缓。常与烂腮、赤皮等病并发,解剖观察病鱼肠道肿胀,充血,而且危及养殖效果。

治疗:体色不变的,可以用氟哌酸药浴。100公升水4-6粒,药浴3-6天,看到腹涨消失可以停药换水。药浴期间要禁食.体色变黑伴有缩鳍。烂尾的可以先用土霉素硫酸铜和盐消炎。同时加入氟哌酸也可以。最好的办法是在鱼还能吃的时候用土霉素或氟哌酸拌入饲料喂食,见效比较快。一天一次连服三天,或者看到脓样白便排出停药,用量是每公斤饲料一片。

体内寄生虫

概述:体内虫对鱼健康影响最大的首推鞭毛虫,寄生在鱼肠道中。这些鞭毛虫类包括六鞭毛虫、旋核鞭毛虫、纺锤形鞭毛虫等。六鞭毛虫类在鱼体健康情况较佳且抵抗力较强时,只能以少数目寄生于肠道中。但是当饲育鱼受到环境紧迫(如水质不良、长途运输、营养缺乏等)而抵抗力降低时,便会大量繁殖而致病。其主要症状是: 感染本病之病鱼会体色变暗,眼精无光彩,并排出白色黏液之粪便。

治疗:一般治疗内寄引起的肠炎以打虫为主,既然是内寄引起的,把内寄治好了肠炎的问题也就解决了。何况很多成品药本身就有治疗内寄和肠炎的双重功效。一般用甲硝唑加痢特灵治疗比较有效。100公升水各下4-6粒。药浴三天,或者看到有大量白便排出即可停药换水。也可以用肠虫清药浴,每片800公升水。

炸鳞

概述:当水质污浊、鱼体受伤时经皮感染。主要发生在春季,水温17-22℃,有时在越冬后期也有发生。鱼不会马上就死去但治愈率非常之低,是很诡异的一种疾病。

病状:鳞片竖起,眼球突出,腹部膨大、腹水,鳞囊内有液体,轻压鳞片可喷射出渗出液。 

防治办法: 1、万分之四的食盐和万分之四的小苏打混合后全缸遍洒或药浴,可治疗竖鳞病等。 2、用呋喃西林粉0.1克加庆大霉素2支,并溶解在80厘米*50厘米*40厘米的水族箱中,长时间药浴有一定疗效,尤其对患病初期的病鱼效果较明显。 3、投喂磺胺嘧啶(SD)有特效。方法是先将病鱼养在0.5%的食盐水中,停食两天,使肠道内容物排空,然后放回清水中,把磺胺嘧啶制成小颗粒投喂。每尾0.2克,隔日一次,连续5次。在发病季节也可以用这种方法预防竖鳞病。有腹水的病鱼应先用注射器抽除腹水。 4、盐水浴法:用 2 %浓度的食盐水,浸洗病鱼 10 分钟,每周一次,连续浸洗 3 ~ 4 次后,继续静养,不久即可好转或治愈。 

失鳔症

症状:病鱼不能在水中保持平衡,或侧卧,或倒立,甚至腹部朝上,浮于水中或沉入水底;解剖发现鱼鳔萎缩或溃烂。引发失鰾症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水质、温度、酸碱度、喂食方式、劣质饲料等,都会引起鱼儿失鰾。

治疗:对于已发病的金鱼,需要单独隔离饲养,或者用漂浮在水面的小网箱。水位不要过高,只要能够没过鱼身即可。如果水温在20度以下,并且隔离水箱不是太小的话,无须使用充氧设施,减少金鱼被动游动的能量耗费。并在水中加入千分之一的粗盐,抑制水中病菌生长。并将水温缓慢提高到15度以上。在患病初期可以换喂些青饲料,如小浮萍等。开始金鱼可能不太爱吃,但是停喂其他饲料2-3天后,金鱼就会习惯接受的。一般一周左右金鱼即可恢复正常。对于由于肠胃阻塞造成失衡的金鱼,可以参照肠炎的治疗方法医治。对于重症病鱼,如果是侧卧在水面的,可以用小型注射器从体侧插入鱼鳔位置,抽出部分气体。减轻症状。(此操作要十分熟悉不同金鱼品种的解剖结构,并且具有风险。)对于侧卧在水面的病鱼,可以在背鳍上捆缚泡沫塑料,使病鱼直立悬浮在水中。无背鳍的蛋种鱼可用小网箱隔离缸底。对于重症病鱼经过以上治疗,最多还可延活一年左右。

赤皮病

概述:赤皮病学名为出血性腐败病,俗称红点病、红体病、掉鳞病等,是金鱼及常规养殖有鳞鱼类中的一种常见疾病。该疾病病原为一种细菌(荧光假单胞菌)。该疾病的典型症状为: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出血发炎,鳞片脱落,特别是鱼体两侧和腹部最为明显。鳍的基部或整个鳍充血;鳍的末端腐烂,常烂去一段;鳍条间的组织也被破坏,使鳍条呈扫帚状,形成'蛀鳍',或像破烂的纸扇状。鱼的上下颚及鳃盖部分充血,呈块状红斑;鳃盖中部表皮有时烂去一块,以致透明呈小圆窗状。该病低温并且治疗不及时的条件下容易并发水霉病(长白毛)。

预防方法:1、保证养殖用水的干净。养殖用的水最好是经过24小时以上曝气的自来水或者井水。2、保持水体清洁。鱼缸要不定期的进行清理,清除水中粪便,如果水质出现白色浑浊,应酌情进行换水处理。3、投喂饵料质量须有保证。尽量投喂商品饵料;如果投喂鲜活饵料,如红虫、线虫等,一定要保证鲜活、无污染。4、杜绝传染源。购买金鱼时避免有病、有伤的个体;如果浴缸中发现患病个体时及时进行隔离处理。

治疗方法:1、轻度患病。刚发现患病个体时,须进行隔离处理,然后进行简单的盐水浴消毒即可,连续3-5天,每天1-2次即可痊愈。2、中度患病。此时患病金鱼体表有明显症状,但游泳较正常,仍然可以吃食,此时将病鱼进行隔离,使用碘等消毒剂进行消毒,同时投喂消炎药物(抗生素等),连续投喂3-5天亦可痊愈。3、重度患病。重度患病的金鱼游泳姿态异常,常离群独有,浮于水面,身体溃烂部位严重,已经不能摄食。对于此类病鱼,个体较小着已经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个体较大者可进行肌肉注射进行治疗,但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治疗痊愈个体也会在伤病处留下疤痕,影响观赏效果。

-The End-

如果您有任何金鱼方面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