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星红旗插上镇南关 宣告广西全境解放

 在有意无意之间 2019-03-23
    镇南关(今友谊关)凭险构筑,它位于中越边境之间两山对峙险坳处,犹如天南锁钥,紧扼着中越交通咽喉,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至今仍在发挥国门功能的古老关楼。

    1949年12月11日,鲜艳的五星红旗首次在这里升起,这一天不仅宣告了波澜壮阔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全面胜利,也宣告了广西全境解放。

    号角声声催人紧

    这一天是历史对解放军某部严峻考验的一天。这一天,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入桂指挥部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野战军第39军115师343团必须到达并解放边防要塞镇南关。

    天刚蒙蒙发亮,深冬时节的沥沥小雨正在不停地下着。一阵紧急的集合号声,将在睡梦中的战士惊醒。作为先遣部队的343团前卫3营由丁剑锐营长率队以急行军的速度,从距离镇南关约150华里的宁明北江镇出发,一片唰唰的脚步声,长龙似的队伍象飞箭似的直往前冲。三连机枪手梁福才扛着一挺机枪连续跑步30多华里才停下喝一口水,然后又继续迈开大步往前冲。前卫连的张文身体比较虚弱,他扛着枪、背着背包不顾一切地往前冲始终没有掉队。

    宜将乘勇歼穷寇

    约至中午时分,前卫营到达宁明馗唐附近就与敌93军331师残部相遇。此时,敌残部正在路旁休息吃着东西。敌人有的吃了一半,有的连饭都没吃好,听到被解放军追至的消息,马上乱成无头苍蝇。敌人什么也不顾,长官找不见士兵,士兵找不到长官,整个队伍乱成一团 ,纷纷向四处窜逃,跑得不快的丢弃自己所带的东西,开始是锅碗瓢盘和没有吃完的饭菜,随后又丢掉身上背包和沿途抢来的各种衣物,最后有的连枪械、弹药都丢掉,有的甚至连机枪枪套也没有打开就扔在路旁。在敌军一片混乱中,我前卫三营在向后续部队发出攻击信号后,全营战士在营长丁剑锐的带领下,漫山遍野地往敌人压去。清脆的枪声振荡着寂静的山野,红色曳光在空中飞舞。四连一排的同志迅速勇猛地抢占南面的山头,二排沿着公路以机枪和小炮掩护向正面冲过去,敌人全面向后溃退。在一座石桥上,敌人妄想抵抗一下也无济于事,立刻就被我军冲垮。敌人狼狈的丑态再次出现,衣服、用具、武器、弹药等扔了满地。山沟里、公路旁到处都是俘虏群。敌人的官太太吓得畏缩在路旁喊着:“解放军饶命呵。”

    军令如山情如火

    战斗刚结束,战士们连脸上的汗珠还没有来得及擦干,紧接着又急速向镇南关挺进。老天好像故意与战士们较着劲。不久,天下大雨,狂风呼啸,大雨滂沱,雨象瓢泼似的下着,山路滑溜难行,稍不慎就要摔跤。同志们在胜利的鼓舞下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他们冒着大雨,忍受饥渴劳累,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必须按前指命令及时赶到镇南关。

    军民齐心追残敌

    在我解放大军急切向镇南关挺进的同时,中共凭祥县委领导下的凭祥独立营也纷纷从凭祥县城四周活动的地方向指定地点集结。当天凌晨,天下着蒙蒙细雨,随后不久雨越下越大,风越吹越紧。由中共凭祥县委书记林猛(林富廷)率领的凭祥独立营奉命向宁明与凭祥交界处开拔,他们的主要任务是:队伍沿公路两侧来回运动,以监视、阻击国民党黄杰兵团残部可能向越南逃窜,配合解放大军作战,迎接解放大军的到来。

    铁血男儿斗凶顽

    这次行军虽不是什么长途跋涉。但由于连日阴雨,天气不佳,困难不少。行进途中,凭祥独立营的战士们走的都是泥泞的小山路和野草、荆棘比人还高的荒芜地带。没有月明,没有星光,整个大地黑压压的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在漆黑的夜色里,官兵们多是摸爬行进,有时还要停下来探听一下周围情况,停停走走,行进速度很慢。许多战士从活动的地点前往集结地点时就已经冒雨前进。由于雨下不停,又缺乏雨具,战士们的衣服都被淋湿了,要更换又没有干衣服,只好把上衣脱下拧一拧,然后再穿上。有的还被石头划破脚,鲜血直流,其苦状自不必说。虽然如此,但前进的队伍中没有人发牢骚、讲怪话,更没有人掉队,大家劲头十足,士气高昂,因为大家都感到解放的日子就要来了,这有谁还不高兴的呢!

    军情莫测巧定夺

    当天上午,凭祥独立营的战士们陆续开到了夏石地处凭祥至宁明之间的一个小集镇,往北可经宁明直达南宁,往南左侧直通上石经油隘至越南。右侧是公路干线,经凭祥直达镇南关(友谊关),地形重要。队伍一到此地,就地设防布阵。约至中午时分,自宁明方向传来隐隐约约的枪声,初不很密,但到了中午,枪声越来越紧,有步枪声、机枪声,间或还有隆隆的炮声。大家一时精神大振,满以为这次可有仗打了,于是大家都作好战斗准备,整个部队都进入临战状态。可是,等了又等,总不发现有什么动静。到了下午,连枪声也没有了,四周一片寂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当时,凭祥独立营与外界既没有什么无线电联系,也没有得到其它有关的情报,不知情况如何,大家甚为着急。这时,作为指挥员的林猛同志,他和大家一起分析了当时情况,并作出了如下判断:认为上午的枪声可能是解放大军的先头部队追上了国民党匪军而交的火,估计在宁明一带或离此较远的地方。现在停了枪声,分明已经结束了战斗。这一判断,后来事实证明是正确的。原来,黄杰兵团残部逃窜至宁明后,企图经爱店进入越南,途经饭包岭时被解放大军围歼。但解放大军何时能开到这里,途中是否还有仗要打,这就很难预料。根据这一情况,领导决定将部队撤离夏石往凭祥方向移动。

    胜利将来终会至

    大约经过数小时行军,独立营的战士们来到了板布村,这时已是下午近黄昏时分。这个村村前是公路,村后靠石山,队伍本想在这里停留一下,以观动静,便派出岗哨警戒。可是,大家还没有坐好,突然从进村的方向响起了一阵枪声,战士们以为是遇上了敌军,顿时,空气紧张起来,群众有的赶牲畜,有的扛背各种家私杂物,有的拖儿带女,东跑西窜,乱成一团。面对这种混乱的局面,林猛同志及时指挥部队护送群众向后山转移,要求部队护送群众上山后就地待命。为了及时了解情况,林猛同志当即派出侦察小组外出侦察,以弄清刚才所发生的一切情况。不久,侦察员回来报告事情发生的经过。原来,解放大军到达宁明北江后,凭祥县委几天前派出的联络小组已与解放军先遣部队取得联系,并指定联络小组中的凭祥独立营二连连长梁文为向导带领解放大军先遣部队执行任务。为了防止干扰影响部队行军速度,解放军已从小路直插镇南关,刚才的枪声就是解放军行进途中遇上零星土匪所交的火。经了解情况,林猛同志命令所属部队立即调头返回凭祥,并指定队伍开往旧州附近集结,然后开进凭祥与解放军会师。

    满园春色沐边关

    就在凭祥独立营战士完成接应任务撤回凭祥县城的同时,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野战军第39军115师343团3营营长丁剑锐率领的先遣部队在凭祥县独立营二连连长梁文为向导的指引下,迅速赶至镇南关附近,原镇南关城楼上的敌军在解放军势如秋风扫落叶的攻势下,早已吓得弃城逃入越南。这时的镇南关早已被国民党残兵破坏得只留下一道城墙,由于风吹雨晒,城墙早已变得斑驳不堪。在灰黑色的城墙上,解放军4连的10名战士搬来石块垒着旗杆,鲜艳的五星红旗首次在千年雄关上升起,时间定格在1949年12月11日18时30分。后来,每年的12月11日被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区庆日。□何国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