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姓与殷姓的渊源

 198912春 2019-03-23
    人们一说起姓氏话题,总是说“殷商不分”,“姬周不分”,“陈田不分”。姬周陈田姑且不论,且说商族和殷姓有什么渊源?商姓和殷姓又有什么关系?
    查资料得知,殷姓源于子姓,出自帝喾子契之后裔,是商族成员之一。据《史记》《风俗通》《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记载,传说契其母简狄吞燕卵而孕所生契。在舜帝时任司徒,掌管教化,后因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赐子姓,封于商,其裔孙成汤建立商朝。其间曾五次迁都,十传至盘庚时,将国都从奄(今山东曲阜)迁于殷(今河南安阳),所以商朝被历史学家又称作“殷”或“殷商”。殷商失国后,王室遗民不忘故国,以国为氏,有称商氏者,或称殷氏者等。殷氏已有三千多年历史,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殷氏早期读音作yī,春秋末期亦改作yan,唐朝后亦皆混淆改姓氏读音作yin。宋朝时,因避宋太祖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的名讳,许多殷氏族人被迫改姓氏为汤、商、戴、林等。
    综上所述,殷姓和商姓源流相同,同出自子姓,得姓始祖都是契。所以殷商不分,都是源于一个祖先。在过去三千多年的历史上,商姓和殷姓可谓渊源深厚,在春锋《古代典籍中“殷姓”改“商姓”的记载》一文中有了详细的介绍,其中提到江苏扬州商镇天宗亲说在泰兴一殷姓村殷姓家人去世后,其墓碑改为商姓的风俗。在江苏泰兴城南一公里处有个殷家村,那里的殷姓老人去世后有“还姓”的习俗。下面的资料就根据江苏扬州商镇天宗亲的讲述整理的。
    二〇一五年夏天,商镇天宗亲去泰兴刘井村办事,偶遇一人,那人问商镇天贵姓,镇天宗亲告诉他姓商,那人听了很高兴,说:“我姓殷,殷商不分,咱们是一家子。”镇天宗亲称那人为老殷,老殷向镇天宗亲讲述了他们那里的一个习俗,就是村上的殷姓老人去世后,写神主牌位的时候,一律把姓氏写成商姓,说是这叫还姓,意思是活着姓殷,死后再还归原本姓氏——商。
    二〇一七年春天,时任宗亲会顾问的商国胜宗亲,现任宗亲会商德松会长,和时任宗亲会秘书长的商中尧宗亲、商继承宗亲在商镇天宗亲的引导下去访问过该村,同那里的殷姓村民有了初步的沟通。
    商镇天是一位热爱族务事业的人,他一直致力于商氏文化研究,对于殷家村“还姓 ”的习俗,一直很感兴趣,想进一步 考证其真实性,和这个习俗的由来。二零一八年五月,老殷打电话告诉商镇天宗亲,说村里有一位叫殷道然的老人去世了。这对于商镇天宗亲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放下手边的事务,立即驱车赶往泰兴殷家村。在那里商镇天宗亲亲眼看到,在殷道然老人的棺材前面放着的牌位上赫然写着:商道然千古。商镇天宗亲想用手机拍摄下来,可是当地民俗有忌讳,不让拍照,他只好作罢。
    接着镇天宗亲又访问了多位村里的高龄老人,据他们说,这个习俗由来已久,祖辈流传。以前的墓碑上也是这么写的,也是把殷姓写成商,可惜这些老墓碑在文革时期被毁,现在新立的墓碑就是这么写的。镇天宗亲又问他们,这一习俗有多少年了,原因是什么,有没有文字记载,他们都说不知道。我想,也许在他们的族谱上可以找到蛛丝马迹。商镇天宗亲说,他还要作进一步的考证。我们期待着水落石出的那一天。
(本文原载《商氏资讯》,转载时略有改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