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为“诗词歌赋汇”原创赏析连载第327期 傍晚时分,一位老者临江而立。此时晚霞的余晖正照耀着老者眼前的天地。江中的一波又一波的浪和着晚霞的余晖在江中若隐若现,甚是美丽! 这便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那首《暮江吟》中的一段景色描写。 我们知道,诗人白居易擅写闲适诗和讽喻诗。像这首小诗《暮江吟》算是白居易作品中不多见的一首写景诗。这首《暮江吟》是白居易看不惯朝廷中牛李党派斗争,毅然离开朝廷后闲居后写下的。小诗共4句话,句句在写景,最后一句的双比喻手法最为惊艳! 那么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白居易的这首《暮江吟》吧! 暮江吟 唐代: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大体意思: 夕阳的余晖倒映在江面上,此时江面之上波光粼粼,江面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 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似颗颗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残阳点明了此时的时间为傍晚时分。 诗人站在江边,远眺着江面天水相接之处。此时落日的余晖洒在江面之上。被晚霞余晖映照的一半江水的颜色嫣红一片,而另一半则呈现出碧蓝色。 在诗人笔下,江面被晚霞余晖所照耀,呈现出了两种不同的景色,再加上江水波光粼粼的样子,远远望去那江面之景很是绚丽啊! “可怜九月初三夜,” 从“九月初三夜”我们可以看出,此时正值秋季,傍晚时分秋高气爽。“可怜”在这里是可爱之意。 “九月初三夜”,从前两句的傍晚时分已经过渡到了夜里。看得出诗人在江边观景逗留的时间可是不短了。也许他是被这夜晚月下江中之美景所陶醉忘记了时间,也许是他在排遣因为党争所饱受的愁怨。或许这两种原因都有。 “露似真珠月似弓。” 因为是秋夜,诗人望见了周围的草木上面结满了露水。这些露珠在月光的映照之下像珍珠一样发出晶莹的光亮,很是夺目。 最后一句最为惊艳!这句重点写了秋夜的露珠和弯弯的新月。诗人连用两个形象、贴切的比喻手法,描绘出深秋月夜的迷人景象:夜幕刚刚降临,因为是九月初三,并不是满月。那一抹弯弯的月牙儿,说像一张弯弓一样。 纵观白居易的这首《暮江吟》,短短四句话,句句都在写景,既描绘了傍晚时分江面被晚霞余晖映照时的波光粼粼的绚丽美景,又描绘出夜幕来临后露珠和新月的不同景象。最后一句最为惊艳,诗人在此连用两个形象比喻,描绘出了深秋月夜的迷人美景,着实让人迷恋! 对于白居易的这首《暮江吟》,你喜欢吗?你有什么看法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