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晓敏通讯员潘慧 核心提示|在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有一些包装简单、价格便宜、疗效却非常好的“小药”,这些“小药”虽小,但年头长、名声大,对于治疗一些疾病是个“宝贝”,好处就是简便价廉,很多患者甚至不远千里来到医院“求购”。这些“小药”就是院内制剂,该院的“独家秘药”。 一种制剂,轻松赶走“感冒君” 5岁的小晨辉(化名),稍有风吹草动就感冒,三天两头到诊所输水,有时一输水就是一个多礼拜。孩子总是病怏怏的,父母愁得不行,听说中医有办法调治体质,就带他来到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医院。医生先查晨辉的体质,为其开出了一味中药。 药很普通,可真的很管用。服用三个多月后,小晨辉的脸色渐渐红润,饭量增加了,好长时间没有感冒过。 “这药是医院自己配制的,别的地方买不到,不过确实好用且不贵。”小晨辉的妈妈说。 解决小晨辉经常感冒的药叫“加味玉屏风散”。该药是在已使用近七百年的古方“玉屏风散”的基础上,由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几代儿科专家根据临床经验不断改良配制出来,对于治疗体虚型感冒效果非常好,有“中成药里的丙种球蛋白”之美称,不仅在省内知名,许多省外家长也托人购买。 该院仅儿科医院的特色制剂中就有39种颗粒剂,采用“复方的复方”配伍使用,治疗儿科疾病是一大特色。 一个药方,几代人“琢磨”出来 像“加味玉屏风散”这种既便宜又好用的药在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并不少见,如周围血管科的“补气活血通脉丸”、脑病医院的“中风七虫益髓胶囊”、心血管内科的“镇心疼口服液”、肛肠病诊疗中心的“痔瘘栓”等。 该院药学部中药房主任孙志海介绍,自1953年建院伊始,老一辈医师就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始研究自己的“秘方”,多年来,已有177个方子制作成药,均来自该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名老中医的经验方,从几十年的临床效果看,都很不错。 研制一个独家秘方可不是容易的事,该院脑病医院院长王新志教授告诉记者,一些药方的研制从自己的老师就已经开始了,“药方出来后还要不断改良,前后可能经过几代医生,以让治疗的效果越来越好”。 生产过程都要严格审查 有了药方,经过审批以后,医院又是怎样生产院内制剂的呢?近日,记者探访了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自己的“制药厂”。 这个符合GPP要求的“制药厂”面积2000余平方米,由提取间、粉碎间、液体车间、固体车间、外用车间组成,配备着价值400余万元的先进成套制药设备,设有颗粒剂、水丸、蜜丸、胶囊等近10条自动化生产线。 别看制成以后只是一瓶瓶的药,流程控制却非常严密。进入生产车间,必须全身消毒,穿上消毒衣物,整个过程每一步都要严格审查,确保安全。 孙志海说,在生产技术之外,现在的院内制剂,包装更为完整、说明书更为详尽,一切都要以国家药典的规定为准,每一批院内制剂出炉都要经过严格的检查。“我们的原则是,一味饮片达不到要求,整个制剂不得生产。” 温馨提醒:为进一步方便患者,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联合邮政快递公司在12月份推出“快递送药免费月”惠民活动,由邮政快递公司将177种院内制剂免费送到省内门诊患者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