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剂服务系统已开通好几天了,但有些学校的一志愿复试都还没开始,调剂录取通知已送达,一志愿复试还未参加,怎么选? 如同徐涛老师所说,看你自己的想法了,再等一等未必没有好结果【小编朋友的发小二战清华,复试结果出来之前也一直在纠结要不要去调剂,最后决定先等结果出来再说,最后成功考上,也就不用煎熬了】,现在就接受调剂也说不定就是及时止损【有太多的学校复录比过高而导致很多考生一志愿失败却也错过了很多好调剂】——总之,自己的人生自己决定,不要总是听别人的意见。 虽然现在再说联系导师的事情可能有点晚了,但是很多刚刚复试结束的同学都分享了联系导师是否必要,大家也可以看一看: 前几天,小编同学的直系学妹来院里面试,结束后机缘巧合下去见了之前联系的老师,老师问她面试结果,她说还不确定,应该有比较大的把握,老师“埋怨”说为什么复试前不再跟他说一下,好跟面试老师打个招呼让她能保证被录取。 ——从以上几个回答来看,似乎老师的作用非常大,但小编想说,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是这样的,这里幸存者定律起了主要作用。 如果你自身不够优秀(未必一定要成绩出色/科研能力强/有竞赛经历等,但一定要能够告诉老师我对您是有用的,让老师对你感兴趣,这样老师才可能愿意帮你一把),没能引起老师的兴趣,那么,要么就是没有回复,要么就是被回复“复试加油”or“祝你通过复试,复试之后再谈”之类意思的话。一般来说(根据小编身边同学的经验),至少有六七成的老师是不会愿意在考前跟学生有过深的交流的,剩下有一部分老师会愿意跟学生进行交流,而这其中,又大概有一半以上的老师是不会给出承诺保证你能通过复试的,还是需要你自己去努力。 综合来说,成功联系上导师的概率相对较小(除非你广撒网),所以你现在有没有得到老师的准话其实影响不是很大,只能说其实还是要看你复试时的发挥。 而关于复试,小编根据个人经历,认为有两点非常重要,一个是自信,一个是专业性。 自信指的就是回答任何问题你都要有底气,千万别还没开始回答问题呢,自己就觉得好像自己的答案不太对了,如果你都认为自己的回答可能是错的,声音、逻辑上就会有问题,那即便其实你说的是对的,也可能会得分不高;与之相反,如果你打从心底就确定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那么首先你回答时的语气、神态就会很好,老师对你的第一印象也就升上去了,但是也要注意分寸,别把自信表现成自傲。 专业性指的是专业水平,可能很多同学觉得自己专业课都学的不怎么样,说不出个一二三来,其实这方面是没关系的,专业性就是要把你熟悉的东西都吃透、弄懂,不需要太多,一门专业课/一个竞赛/业余科研/毕业论文等等挑一两个搞清楚基本就够了,不熟的东西就不要在自我介绍时说了(比如你划水参加的竞赛之类的,虽然可能拿了个一等奖,但这很容易引起老师的兴趣,导致老师就这些问题问你很多原理之类的,如果你答不出来就很难受了,面试分自然就变低了)。 之前有介绍过任爸“提升专注力”的小技巧,这几天任爸就背单词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那么,到底要怎么背单词? 之前提到过,如果在背单词的时候同时注意“词性、发音、拼写、中文释义、同义词、反义词”等等内容的话很可能背到一二十个单词的时候就背不下去了,或者就算背下去了前面背过的单词也慢慢忘了,这是因为机械记忆量是会饱和的,如果压到一定的程度的话就会压不下去的。 而如果你每天只背20个单词,要把所有单词刷完那就要坚持背270天,这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很容易中途放弃,所以我们要尽可能把痛苦的时间缩短,这样才更容易完成任务。 为了更好地利用机械记忆量,建议大家把每个单词的信息量压薄压少,这样每天能接受的单词量就会增多,每天背更多的单词,同时减少任务时间。 一般来说,大部分词汇主要是阅读需要,而阅读词汇的积累主要需要注意“大致拼写、中文释义、词性”这几个点,别的都不用注意,因此大家主要背单词的这三方面即可,这样每天就能背更多单词。 有同学可能会说,我写作的话还是要注意拼写、用法之类的啊,别担心,一般写作词汇也就1000词左右,后期注意补充就好。 当然,这样的记忆我们都是会遗忘的,而初记的遗忘率极高,大概60%-80%,但遗忘跟没背完全是两码事,遗忘只是你的相关记忆进入沉睡,二次记忆时就是唤醒它,而唤醒记忆的时间只需要初记的1/3的时间。 因此我们可以等完成一轮初记后再回来进行第二遍记忆,这样第二遍时会快很多。 有同学说那我仔细背背得更熟一点不就能避免遗忘吗?不是这样的,背单词的速度对于遗忘率是没有影响的,你该忘还是会忘。所以,还是少信息量多词汇量效率更高一些。 另外,在每一轮的背诵过程中不要重复,不然它会占用你第2/3/4/……天的机械记忆的空间,忘了就忘了,等第二轮的时候再回来重复。 另外,从第二轮重复开始可以去做一下阅读理解,不用追求读懂文章,也不用强求做对题目,而是让自己能找到文章里自己背过但不记得意思的“灰色词汇”,然后去查意思,这个过程是给自己大脑一个刺激,而这个刺激后得到的就是理解式的记忆。 这样,机械式记忆与理解式记忆结合起来,你的单词就会记得更牢固一些。 最后,还没参加复试的你,是不是很需要这些秘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