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斯坦福的人生设计课:如何用设计思维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

 瑞希在线 2019-03-23

作者 | 孙瑞希

斯坦福大学的人生设计课:如何用设计思维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

斯坦福大学

写在前面:

三毛说:梦想,可以天花乱坠,理想,是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踩出来的坎坷道路。但很多人发现,这一通坎坷之路走下来,过的却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其实这是因为我们掉入了“规划思维”的陷阱。

规划思维认为人生就像在大海中航行,人生规划就如同航线,从起点到终点,每一步都可以提前想好。只要你知道目的地是哪里,按照航线坚定地航行就可以了。

但实际上,人们在制定人生规划时的背景远比大海航行要复杂得多。很多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他们的人生规划可能是随大流或者被父母亲人的期待所裹挟,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另外,随着个人能力、社会阅历、资源、时代趋势的不断变化,人们想要到达的“目的地”也会发生变化。

所以,在这个急剧变化的时代里,“规划思维”显然已经局限了人们的视野。

斯坦福大学人生实验室的创始人比尔·博内特和戴夫·伊万斯认为:人生并不存在完美的规划。正如设计师不会一味“思考”未来而是主动去创造未来一样。

他们认为,人们需要利用设计的思维模式,找到自己的生活目标,集中精力,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大胆尝试,这样才有可能改变命运。

01

对现状不满又找不到出口

你需要用设计思维重新评估自己的生活

我在做一对一生涯咨询的时候发现,很多来访者都积极“求变”,他们对现在的生活状态不满意,迫切需要改变,但改变的出口在哪里却是困扰很多人的问题。

比尔·博内特和戴夫·伊万斯在《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一书中给出了非常实用的建议。作者认为,当你对现状不满,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时,可以通过两个步骤重新评估自己的生活。

1、辨识无法解决的“重力问题” 

重力是力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作者将一些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隐喻为“重力问题”,意思是它们像地球的重力一样,改变不了。

比如我有个来访者小李说:“我工作了6年,没啥一技之长,找不到好工作”。我说:“技能可以习得,并通过后天练习不断强化。”小李说:“我不愿意学习,再说学习还得花钱。”

这个问题,就是没有办法解决的重力问题。你没法让老板将一份好工作给予一个没有一技之长的人,你自己又不想打磨一技之长,那么如何找到好工作这个问题就是个“死结”。

不少来访者都有类似的重力问题,想要一线城市的创新空间和发展机会,又不愿意抛开老家稳定安逸的工作和生活;想要探索新的职业方向,又不愿意承担风险去尝试……

对于重力问题,我们要做的不是在一团麻中使劲儿地撕扯,而是先接纳现状,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检测我们的生活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斯坦福大学的人生设计课:如何用设计思维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

2、使用仪表盘检测

作者设计了一个非常实用的检测方法:“仪表盘”检测法。所谓“仪表盘”是由四个要素构成:工作、健康、娱乐、爱,就像汽车的仪表盘,你可以通过对这4个要素满意度的测评来检测自己的生活。

我有个来访者小唐,近来工作和生活陷入极度焦虑的状态,她迫切希望换一份工作。我用这个方法给小唐做测评,做测评的时候,我加入了“刻度尺”这个量化的工具,效果还不错。

我让小唐根据成就感、价值感和情绪体验(指是否开心)这三个维度给工作这个要素打分。打分时使用“刻度尺”,假设1分代表最不满意,10分代表特别满意,你能给现在的工作打几分?

然后评估自己的健康状况。可以根据身体的健康状况和心理的健康状况两个维度来打分。小唐说自己体检结果不错,身体健康没问题,但情绪不稳定,经常焦躁,所以这个要素她打分不高。

接下来评估自己的娱乐情况。我让小唐把业余时间的娱乐活动都列出来,结果她搜肠刮肚想了半天,也没列出多少,其中有一项户外运动还是为了配合公司的团建。

最后来评估一下“爱”这个要素。小唐与父母、亲友相处得比较融洽,她给自己这一项打分蛮高。

我把小唐打分最低的两个要素健康和娱乐挑了出来,然后让小唐仔细看一下这两项得分,说说自己有什么体验。

小唐看了一下会,然后失声地哭了出来。这时她才明白,她并不是想要换一份工作,而且需要让紧绷的自己放松下来。

原来,小唐对自己要求太严苛,她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业余时间都用来学习提升自己,这就导致了心理出现对抗情绪,慢慢对工作失去了热情,这份懈怠又让她愧疚和焦虑。

所以,通过对这四个要素进行评估,我们就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生活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仪表盘检测法和教练技术中的“平衡轮”特别相似,都是通过对一些影响我们工作生活的重大要素进行评估,然后找到那个关键“影响源”,并对它进行有效干预和管理。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这也正是设计思维与规划思维最大的不同。规划思维总试图将人生一眼看到底,一次规划出一个完整的蓝图。

但是设计思维会把不断地遇到问题、不断地评估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当作人生的常态,它不会为人们规划一个一劳永逸的方案,而是用动态的平衡法去解决不同人生阶段遇到的问题。

斯坦福大学的人生设计课:如何用设计思维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

02

如何才能找到人生的方向

当我们用设计思维评估完自己当下的生活之后,接下来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朝哪个方向才能走得更远、更好?作者提供了一个好听又好用的工具:美好时光日志。

其实和我们的工作日志差不多,只不过这个美好时光日志更具积极的指向性。它要求你在日志上记录两个状态:能量波动和心流体验。

能量波动是指,我们每天所做的各种体力、脑力活动都会消耗我们的能量。但是有一种活动,由于你喜欢它,所以从事这种活动所带来的愉悦的能量大于为了做它所消耗的能量,把这样的能量波动记录下来。

心流体验是指我们做一件事时完全沉浸其中,忘了时间,同时感到非常愉悦、兴奋的体验。把这样的心流体验记录下来。通过持续记录,我们能够发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是什么,并找到热爱的驱动因素。

我有个来访者姜林(化名),多年来一直在某公司担任市政工程项目的A类项目经理。所谓“A类项目”是公司人为划分的,指合同额5000万元以上的大型工程项目。

姜林业务能力强,在公司颇受领导器重,但他总是感觉特别焦虑,经常失眠。他爱人问他:“你不满意公司给你的职位吗?”他说:“挺满意的。”他爱人又问:“你不满意公司给的薪水吗?”他说:“挺满意的。”他爱人就抓狂了:“都满意你还矫情什么?”他想了半天,难道真的是自己矫情吗?

我让姜林用美好时光日志分类记录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姜林才发现,原来他更喜欢独处,而不喜欢应对复杂的人际关系。

作为大型工程项目的负责人,他对外需要处理好与工程主管部门、甲方、监理等等方方面面的关系,对内需要管理团队,这些都让他无比焦虑。但每当他解决施工中的一些技术难题时,就会给他带来了极大的成就感和价值感。

后来我们共同制定的职业发展策略是,走技术路线,从技术负责人做起,向总工程师转型。

所以,当我们对一份工作不满意时,试着记录美好时光日志,也许你会发现,你讨厌的并不是工作的全部,而只是其中的某一部分,这时,小幅度调整一下方向就好。

斯坦福大学的人生设计课:如何用设计思维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

03

你的人生还需要更多可能性

光找到人生方向还不够,时代变化这么快,我们还应该放宽眼界,看到人生的更多可能性。怎样设计更多的可能性呢?作者给出一个非常好用的方法:“奥德赛计划”。

《奥德赛》是古希腊最重要的史诗——《荷马史诗》的一部。讲述的是主人公奥德修斯10年海上历险的故事。作者借此隐喻人生就像一部探险记,为了能顺利抵达希望的彼岸,就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多几个备份。

人生的“奥德赛计划”可以以5年为期,包含以下3方面的内容:

1、当下的计划

当下的计划是指你现在想做的事,这件事可能是你心心念念酝酿已久的好主意,它是你现实生活的延伸。比如:你现在上着班,但一直心心念念想要去创业。

2、将来的计划

将来的计划是指如果未来的产业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你现在能做的事情都做不了,你靠什么生存。比如,在传统媒体江河日下的时候,有些人开始转战新媒体。

3、赋能的人生计划

赋能的人生计划是指当你实现了财务自由,想做什么都可以的时候,你最想做什么。比如,一些人通过做公益、支教等各种能回馈社会的事情找寻人生的意义。

当你澄清了这些事情后,接下来可以通过生涯访谈或生涯体验来尝试获得对这些事情的真实体验和认知,作者称这个过程为原型设计

比如,你想成为一个服装设计师,你可以通过生涯访谈采访一些服装设计师,了解他们在工作中的喜怒哀乐,进而比对一下,这样的工作体验是不是你正想要的;你想要开一家西点烘焙坊,但又没有经验,那么你可以先去西点烘焙坊工作,看看人家的全套业务流程是怎么做的,这样的体验下来,你是否还想坚持自己的想法。

生涯访谈和生涯体验的试错成本比较低,这个过程,可以让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向。

斯坦福大学的人生设计课:如何用设计思维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

生活没有统一的模式,每个人也不是只有一种活法。希望你能运用设计思维,找到理想的工作,过上想要的生活!


作者简介:孙瑞希,生涯咨询师,个人成长教练。十余年HR从业经验,经历了从一线员工到高管的职业发展历程。只写实用的成长干货,推动你的职场进化。如果你正处在职场困境中,请为自己找一个靠谱的答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