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生不睡柳,死不睡杨”到底啥意思,这个忌讳万万不能碰!
历史的车轮总是在不断向前的,不论是诸子百家还是鬼谷子神言,它们都聚集了先人的智慧,这些更多的是教我们如何做人,如何成大事。而俗语就不同了,它是老祖宗对生活经验的总结,有些教我们如何做人,有些则教我们如何处事,有的甚至教会我们观天象看气候,在社会不发达的过去,这些经验的总结他们必然经历了艰辛而漫长的过程,这些就变的弥足珍贵。
在这个忙碌的社会,依然不乏自然爱好者,忙碌的工作之余贴近大自然,唤醒内心真实的自我,现在我们很多的自然现象都可以用科学去解释了,电视台也会经常播出自然科普节目,但是在我国古代,这些现象却是靠先人们不断的观察摸索,从而记录下来的,很多俗语也由此而来。
又是一年的春天,柳树渐渐转绿,那大家知道一句话吗——生不睡柳。字面来看很简单,人活着时候不能睡在柳树下。说到这个想必能勾起大家童年的回忆,每当窗外狂风大作,柳树便会随风发出“吼吼”的响声,像极了鬼魅的声音,尤其是到了夜晚,总会躲在被子里不敢露头。这个也是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则是柳树木材不好,打家具并不结实耐用。
“死不睡杨”自然就是说死后不能用杨树做的棺木。懂木材的人都知道,杨树质地很轻,纹理又不够细密,非常容易被虫蛀也极易被腐蚀,所以人们从来不用杨树木做棺材,这样对先人尸体保存是极为不利的。尤其在中国人心里,先人也是家中的守护人,是要极为崇敬的,如果先人的棺椁因此而损坏,那就是大不敬了。
小编观点:先人的经验之谈必然是建立在不断的探索中的,无论生活在什么年代,我们都应该参考和发扬。有些忌讳也许之前不懂,但是看过之后也要铭记在心,切记不可以再犯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存在侵犯版权问题,请联系原创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