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着涂涂学带班】涂俊礼:面对学生谈恋爱:围堵vs疏导

 张班级管理 2019-03-24

青春期的学生,如果男女生接触不当,很容易造成伤害。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有的学校就建构制度,规定“男女生禁止手拉手”、“男女生不能一对一地在一起”、“男女生之间的距离,不能少于50厘米”等。

这种以围堵为手段的校规,真的能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起到效果吗?公开场合拉手能看见,私底下拉手班主任还能管住吗?什么叫“一对一对地在一起”?一个男生一个女生在一起走路,就是有问题的吗?难道正常的同学关系,就没有在一起走路的可能吗?规定“男女生之间的距离不能少于50厘米”,是不是拿一把尺子一量,奥,51厘米了!然后就可以了?

常言道,“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如果男女生之间真的有了想法,看到您采取强制措施,连在一起走路都不允许,会不会转入地下?假如转入地下,会出现什么情况?在公共场所,可能还不会出什么事,两个人到了私密场所,恐怕就不好说了吧?

事实证明,班主任和家长越是如临大敌,就越容易出问题。或许,这两个男孩女孩也就仅仅是有些好感而已,离恋爱早着呢。班主任、家长一干涉,“谈恋爱”或者说“早恋”这个标签贴上以后,会怎么样呢?那可能就非谈不可了。为什么?人家都觉得咱俩谈了,咱俩要是不谈能对得住别人吗?结果两个人还真的偷偷摸摸、像模像样地谈起恋爱来了。

与注重围堵相反,有的学校注重疏导,让男女生学会交往。在学校层面,开设青春期心理卫生课、人际沟通课,从宏观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建构心理咨询室,鼓励有了“小秘密”的同学与老师畅聊。在学生层面,组建学生心理健康社团,以讲座、咨询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我在重庆讲课时,一名班主任说,“涂老师,您讲面对学生恋爱问题,千万不能如临大敌,要注重疏导,讲得真是太好了!我对我家女儿就是这么做的,结果还真管用。”

“是吗?能不能说说具体情况?”讲座内容能引起听众共鸣,我也很开心。

这位妈妈说,“我的孩子上高中,有一天她告诉我,一个男孩给她写了一封情书。我直接告诉她,‘没事,你要是觉得好就谈。我对你只有一个要求,就是不能影响学习。’”

“后来她谈了没有?”我想知道结果。

“没有。而且,她还跟同学说,‘你们知道我妈妈对我谈恋爱是什么态度吗?我妈妈说,如果我觉得他好,我就谈,她不管。她这么一说,别的同学都很羡慕,‘你妈妈怎么那么开明?!’”

面对儿子的“绯闻”,有的家长是这样做的。儿子读高一时,周末回家休息。吃晚饭时,他一本正经地说,“爸爸,我传绯闻了。”爸爸一听就乐了,“怎么传绯闻了?”他说,“前面的女孩上课不认真听讲,我用脚踢一下她的凳子,她就好好听了。结果被其他同学看到了,就以为我们俩怎么样怎么样了。”讲完这段话,他接着跟爸爸说,“我们班有一个男生说,他爸爸告诉他,考上大学考不上大学无所谓,只要把女朋友带回家就行了。”说完以后,他微笑着看着爸爸,等待爸爸接话。

“儿子给我讲这些话是什么意思,他是不是在套我的话?”想到这里,爸爸笑着告诉他,“儿子,爸爸也是这样想的,你考上大学考不上大学无所谓,只要把女朋友带回家就行了。”听爸爸这么一说,儿子倒是很轻松地说,“爸爸,您儿子是学霸,怎么能考不上大学呢。”

晚上,儿子把与爸爸的对话告诉了妈妈。妈妈说,“儿子,你爸爸是本科毕业,妈妈也是本科毕业。我觉得将来咱家的儿媳妇,最起码也得是本科毕业,要不来到咱们家没有共同语言。你要是觉得这个女孩不错,就帮助她把学习成绩也提高上去。”

又一个周末,儿子从学校回来对爸爸说,“爸爸,我给这个女孩买了一本数学练习册。”爸爸问他,“多少钱?”他说,“四十多。”

爸爸说,“四十多,可不便宜啊!你问她要钱没?”他说,“要钱了。结果那个女孩说,她不要了。我给她买的这本练习册是简单一点的,对我没有用,对她这个程度的才有用,我就追上去说,‘送给你了,不要钱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爸爸听儿子不再谈这个女孩的事了,就问他,“儿子,最近怎么样了,这个女孩的成绩怎么样了?怎么不听你说她了?”

他说,“爸爸,算了吧,她成绩太差,自己又不下功夫,提不上来。”

看到没有,成绩太差提不上来,她放弃了,他也放弃了。家长要是围堵呢?越围堵他越觉得好。所以说,面对青春期的学生,疏导才是王道。这是高一。

高二的时候,有一个女孩发了一条朋友圈,写的是“谁要是点赞我就和谁说一句话。”那一天正是假期,因为家中老母亲生病住院,一家三口回老家到医院看望。

刚到医院,从车上下来他就说,“爸爸,大事!大事!”爸爸一听很好奇,“什么大事?”

他把手机递到爸爸面前,上面显示的是“我喜欢你。”在成年人看来,这可能不算什么事,说不定是开玩笑的。但是,却一下子把儿子的心搅乱了。

于是爸爸笑着说,“这有什么呀,你就给她回复,就说‘我也喜欢你。’这明摆着就是一个游戏,人家说谁点赞我就给谁说一句话,你点赞她跟你说一句话,那不是开玩笑的吗?不要当回事。”

爸爸话虽是这么说,不让儿子把这件事当回事,但儿子还是当回事了。这或许是他第一次接到这种信息,不管内容是真的还是假的,他还是上心了。

有一天,爸爸看见他发了一条这样的说说,“把我拉黑了,还抢我的红包。”同时配发了好几张抢红包的截图。

这时候爸爸突然间意识到,是不是人家就是开个玩笑而已,结果他当真了,所以把他拉黑了。拉黑归拉黑,由于还在一个群里,不耽误抢红包。看到这个女孩的态度,正好印证了爸爸的分析,所以爸爸也不担心。

再后来,爸爸看到一个女孩在QQ空间说说下面给他留言,“再造谣,友尽。”什么情况?原来他和同学开玩笑,说这个女孩是他对象。后来传到人家女孩耳朵里。所以女孩警告他,再造谣连朋友都没得做。

有一天他回到家,爷俩说话。爸爸笑着问他,“儿子,弄了半天都是你造谣啊?!”

儿子也笑了,“是啊!爸爸,是我造谣。”

“儿子,你要是喜欢她就要坚持造谣。考上了大学,也要继续造谣,说不定这个女孩就造谣到咱们家里来了。”爸爸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话是这么说,但他真的会继续造谣吗?肯定不会,强扭的瓜不甜,人家没意思,他也就没有意思了。

我始终认为,面对孩子青春期的问题,无论是班主任,还是爸爸妈妈,都要做孩子的朋友。只要孩子能向爸爸妈妈、能向班主任敞开心扉,爸爸妈妈、班主任能端正态度,注重疏导,孩子就能顺利度过青春期。

我告诉学生,“一切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恋爱、婚姻、家庭是人生的必修课,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必须慎重对待,不能儿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