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迅出殡之时,16位各界名流为其抬棺送行,来头一个比一个大

 江山携手 2019-03-24

接触鲁迅先生的第一篇文章是《少年润土》,那时候还小,不明白鲁迅先生写那篇文章的意义,当然现在也不理解,因为按照自己的风格并不是很喜欢看鲁迅先生的文章。我知道他的文章很具有抨击性,但是没有生活在在那个时代,不会有什么深刻体会,只能感觉得到那个时代的冷漠,下层民众的悲惨生活,以及迂腐冷漠的人心。他描述的那些故事让我们痛恨那个“ 吃人肉不吐骨头” 的封建社会,那个时代的人好像都是一具具行尸走肉,没有血,没有肉,有的只是自私的心与迂腐的脑子。那个社会太过可怕,可怕得不想去接触,去了解。

我们都知道,鲁迅先生原本是医生,但他有一颗拯救国家的心,可是救得了中国人的生命,救不了中国人的心,于是鲁迅便果断弃医从文,用自己的笔来唤醒中国人的心。鲁迅先生的文章就像是一把匕首,直击人心。那个新旧社会交替的时代,一切都处于一片混乱,新文化运动成为鲁迅发表文章的平台,他的文章当时成功的受到多数人的注意,他致力于抨击这个社会的邪恶,唤醒中国人那颗死寂的心。他把他的思想传递给大众,激起民众反抗旧社会的勇气,去勇敢地追求属于自己的权利并且燃起自己的心。鲁迅成功的做到了,虽说他没有在硝烟战火中去跟敌人拼命,但他用自己的匕首深深地刺近敌人的身体,或者可以毫不谦逊地说思想的改革有鲁迅先生的一份功劳。

鲁迅先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小说家、思想家,他的思想影响了那一代人,也促进了那个时代的进步。他一生在做的事情就是改变国人的封建思想,批判旧政府的所作所为,促进新思想在国人之间生根发芽,为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做强有力的准备。就是这样一个人,鲁迅一生都在为革命事业奋斗着,他有理想,有思想,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他赢得了生前身后名,他去世后,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不管鲁迅先生到底怎么样,总有人喜欢,也有人不喜欢。比如说秋瑾,她是一个女强人,有一腔热血,为了革命不怕牺牲。

在她眼里,或许鲁迅用文笔来拯救国家显得有些懦弱,但也有人喜欢鲁迅先生的才华,文学家胡风先生和宋庆龄先生都很欣赏他的文章。在当时许多人都很欣赏鲁迅先生,很多社会名流都来参加他的葬礼,于是在出殡那天就有16位各界名流为其抬棺送行,并且这16人来头一个比一个大。他们分别是巴金、胡风、黄源、鹿地亘、黎烈文、孟十还、肖军、曹白、周文、欧阳山、聂绀弩、肖乾、陈白尘、吴郎西、张天翼、靳以。据说在埋葬那天,众人唱着对抗敌人的歌曲,手拿旗杆一起送走鲁迅,并且还亲手将盖着民族魂旗子的鲁迅先生的棺材掩埋。鲁迅先生赢得了生前身后名。

全套城南旧事骆驼祥子冰心儿童文学繁星春水小桔灯朝花夕拾呐喊鲁迅老舍林海音原著正版包邮六七四五年级的名著小学初中生课外书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