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鲤鱼会成为中国画中的吉祥物

 董大页 2019-03-24

我是小七,一个喜欢《山海经》与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医院营销模式

鲤鱼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画中的吉祥物,其一我认为其中很大的因素,离不开从古至今关于鲤鱼的传说"鲤鱼跃龙门"。

《埤雅·释鱼》里说道:"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说是能越过龙门的鲤鱼就会变成龙。

鱼跃龙门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了,我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但是跃龙门说的是跳过去的,那跳不过去的呢?据说从空中摔落下来的鲤鱼,额头上会落一个黑疤。直到现在,黄河鲤鱼的额头上都还有这么一块黑疤。

唐朝大诗人李白,也专门为这件事写了一道诗:"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所以,人们常常用"鲤鱼跃龙门"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寄托了父母望子成龙的期望。现在就连幼儿园小朋友的绘本里都有鲤鱼跃龙门这个故事,用来教育小朋友们要积极向上,不要被困难打倒。

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鲤鱼代表祥瑞的习俗,大概也是源自于鲤鱼跃龙门的故事。

传说孔子的夫人生了儿子,鲁国国君还专派人送了活鲤鱼祝贺,孔子十分高兴,觉得这是祥瑞之兆,于是便给孩子取名为鲤,字伯鱼。

其二,我认为鲤鱼会成为吉祥物,还因为他们中的一种,红鲤鱼。

红鲤鱼相传唐代江南第一宰相钟绍京,早年在东龛岩隐居读书时,就在他的洗墨池内养了红鲤鱼,他出山时,用毛笔在鱼颈画了一个环,以便回来相认。

红鲤鱼通体红艳,仪表美观。而我国素来以红色为吉祥色,故此红鲤鱼便自然而然的染上了"吉祥"意味。

其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向来比较注重"吉利"一说,而"鱼"与"余"互为谐音,很多祝福词汇或吉祥词语中常常会带有"余"字,如"年年有余""吉庆有余"等等,"鲤"和"利"也互为谐音,并且鲤鱼的名气和典故以及寓意都是极好的,这便使得鲤鱼的名气仿佛滚雪球般越来越大。

综合以上三点,鲤鱼,或者说红鲤鱼,一路平步青云,超越其他鱼类,成为了我国画中的吉祥物。

想来现在转发锦鲤的行为,也与这三点脱不了关系吧。

我是小七,一个沉迷于研究山海经与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喜欢可以关注我,有不同意见也欢迎指正。

转发这篇锦鲤,会有好运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