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有农有艺 2019-03-22 17:27:46 农业4.0的到来势不可挡,带来了智慧农业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开始“粉墨登场”,在农业圈内掀起了阵阵“血雨腥风”,我们也不能独身事外。毕竟大部分农业较为先进的国家,例如英国、法国、德国等,都已经能够有效的利用这些技术为农业进行加持了。《有农有艺》全球农业研究室和众多农业界人士同样认为,对于农业大数据要有一个合理的利用,使其为我们的农业进行创收。 我们先来观摩一下别人的创收模式,然后再加以改进和利用,使大数据在我国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英国:大数据整合精准农业英国政府于2013年开始专门启动“农业技术战略”,该战略高度重视利用“大数据”和信息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参与该战略制定的爱丁堡大学信息学院科林·亚当姆斯教授认为,农业可能是最后一个面临信息化和数字化的产业,大数据将是未来提升农作物产量、畜牧业产量的关键。 “农业技术战略”的核心是建立以“农业信息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指标中心”为基础的一系列农业创新中心。为促进农业生产和市场化与“大数据”和信息技术的充分融合,该中心囊括了英国国内信息技术和农业技术的顶尖研究机构和企业,包括英国洛桑研究所、雷丁大学、苏格兰农业学院、英国全国农业植物学会等。 为了便于所有农业技术战略的参与者能够最大化实现数据共享和成果利用,英国政府为该中心确立了开放数据的政策。该中心的核心业务是搭建和完善数据科学和建模平台,以搜集和处理农业产业链条上的所有公开的和初级的行业数据。 法国:打造欧洲大数据农业典范法国农业部在2017年建立一个大数据收集的门户网站,该项目由法国农业科学与环境研究院院长让马克·布尔尼嘉尔负责。布尔尼嘉尔院长表示,大数据将颠覆目前法国农业的生产方式,为农民带来更多机会,改变农民与银行、保险公司、农业互助合作社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目前每天有成百上千的农业相关数据出现在互联网上,如何有效地甄别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数据是目前面临的挑战,这也将成为很好的创业机会。布尔尼嘉尔院长还指出,如果这些农业数据仅被少数几个互联网企业获取,很容易形成垄断,不利于法国发展多样化的农业生产方式。 德国:积极扶持数字农业德国农民联合会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一个德国农民可以养活144个人,这一数字是1980年的3倍。但要想临时解决全球饥饿问题,每个农民需要至少养活200人。这就需要更加高效、可持续的农业新技术。目前,德国正致力于发展更高水平的数字农业。 德国在开发农业技术上投入大量资金,并由大型企业牵头研发“数字农业”技术。据德国机械和设备制造联合会的统计,德国去年在农业技术方面的投入为54亿欧元。今年的汉诺威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博览会上,德国软件供应商SAP公司推出了数字农业”解决方案。该方案能在电脑上实时显示多种生产信息,如某块土地上种植何种作物、作物接受光照强度如何、土壤中水分和肥料分布情况,农民可据此优化生产,实现增产增收。 如此,德国农民的工作离不开电脑和网络的支持,每天早上一开始的工作就是检查当天天气信息、查询粮食市价和查收电子邮件。现在大型农业机械都是由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导航系统控制。农民只需要切换到GPS导航模式,卫星数据便能让农业机械精确作业,误差可以控制在几厘米之内。 我们国家人口众多,农业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所以我们要对提高农业科技更加重视,可能的话,要尽量多与外国的农业强国展开更多的互利合作,加快推进我们的农业科技步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