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迷茫时,铭记鬼谷子这两句做人大智慧,助你处世游刃有余!

 阳光1209 2019-03-24

人生迷茫时,铭记鬼谷子这两句做人大智慧,助你处世游刃有余!

一个人平时的说话处世应该柔和些好,还是耿直些好呢?

有些内向的朋友会选择前者,所以他们在说话的时候习惯了轻声细语,谦逊和气。他们习惯了步步退让,生怕得罪人,最终处处受制于人。有些外向的朋友则不然,他们觉得说话处世应该耿直些,直来直去,有一说一。由于他们的咄咄逼人,盛气凌人,最终得罪无数的人。

你是哪一种人呢?

如果想要个解药的话,答案很简单,却很少人能做到。

为何?

因为柔和谦逊和耿直率真的人习惯了自己的处世原则,习惯了待在自己的舒适区里。也正因此,使得这个世界上变得足够单调,比如一些老狐狸很容易就能分辨谁柔和,谁率真。

这种性格使得人分分钟被识破。

对此柔和谦逊的人有话要说,他们会提出“以柔克刚”的理由进行反驳。确实,《道德经》里有这么一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可是你别高兴的太早。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可以驱使天下最坚硬的东西。

如果稍微思辨一下就会发现:“至柔”是方法,而“驰骋”是目的。其目的是争,而不是不争。柔弱的原则在于能够克制刚强。

而实际上,我们很多人提到“以柔克刚”往往是一种懦弱的表现,其结果就是处处忍让,处处退让,柔确实是柔了,但是忘记了目标:克刚。

人生迷茫时,铭记鬼谷子这两句做人大智慧,助你处世游刃有余!

至于耿直的人,也没什么好值得骄傲的,毕竟说话得罪的事,很多时候都是这类人在做,把握不住火候,最终过犹不及。

得罪人倒也罢了,还容易被人当成刀子使唤。老聃不会把话说透,但是鬼谷子直接就点出来了:勇士轻难,不可惧以患,可使据危。

初听这话时,阿信惊出了一身冷汗。如果说柔和谦逊的人会吃亏,那么耿直率真的人很容易把自己活成“杯具”,胆大、心眼少,重感情。

鬼谷子说的啥意思呢,有些人想利用人去承担风险的时候,往往会偷瞄一样耿直率真的人,这类人不善于拐弯,很容易被人支配。

如果非要给个答案的话,柔和也好,耿直也罢,都有些太简洁了。当然了,除非了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见山还是山”了倒也是件幸事。

只可惜我们大部分人都只是小人物,普通人,还处在初级阶段的“见山是山”,看不清人心,却被人一眼识破,那么就尴尬了,你不吃亏谁吃亏,你不上当谁上当?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阿信的主业是读《鬼谷子》的,这里有两个建议,不妨了解一下:

其一:捭阖。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顾名思义,就是一开一闭。我们在生活中为人处世说话的时候,该说话就说话,该出手就出手。该沉默就沉默,该收手就收手。凡事要从阴阳两个层面来运用。说话处世有有开有闭,有阴有阳,

回想一下,你平时是不是就吃过这样的亏?该说的不说,不该说的说了。其中奥妙就在如此。捭阖,一开一闭,一刚一柔,一攻一守,一阴一阳。说话处世,不在于说,也不在于不说。不在于做,也不在于不做,关键在于能够把握好火候,把握好尺度。

道理简单,能做到的却是极少的。

人生迷茫时,铭记鬼谷子这两句做人大智慧,助你处世游刃有余!

其二:方圆。未见形圆以道之,既见形方以事之。方者耿直,圆者圆润。一个人太过耿直,往往不够圆润,缺乏韧性。一个人太过圆润,往往没有底线,缺乏原则。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原则和底线,处处退让,也只能处处受制于人。

鬼谷子告诉我们,说话,在不了解情况时,要以圆润为主,话不说透,给自己留点余地。了解情况后,需要直接表达,实实在在说话。

但这不是重点,实则上处世也是如此,一个人如果初来乍到,说话处世就应该圆润些,给别人余地,给自己余地。如果他已经落地生根,那么在适当的时候,就需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因此捭阖方圆,实则是我们为人处世中最基本的能力,刚中有柔,柔中带刚,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道理简单吧?很可惜,我们往往做不到。

有朋友会说了,简单的我,凭什么要学这个呢?

是为了助你到达“看山不是山“的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