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初山东只有六个府,为何到清末变成十个府?

 微湖渔夫 2019-03-25

地级的莱芜并入济南后,山东省有16个地级单位。而在三百多年前的清朝前期,山东只有6个府。清朝的山东六府,沿袭于明朝。

明朝设:济南府、青州府(治今潍坊市的青州县级市)、兖州府(治今济宁市兖州区)、东昌府(治今聊城市)、莱州府(治今潍坊市的莱州县级市)、登州府(治今烟台市的蓬莱县级市)。

作为省会的济南府,辖武定、德州、滨州、滨州、泰安5个州,以及26个县。范围包括现在的济南、泰安、滨州、东营等地级市。

兖州府同样面积巨大,辖济宁、曹州、东平3个州,以及23个县。管辖范围约今济宁市、枣庄市、菏泽市。

青州府的面积和济南、兖州差不多,但行政单位很少,只有1个莒州,13个县。而与青州府相反,东昌府面积小,但行政单位多,有高唐州、濮州、临清州,以及15个县,辖区范围约在今聊城市。

莱州府名气不大,但莱州府辖区的东南海边,有一个国人非常熟悉的城市——青岛,当时还只是个渔村。莱州府辖胶州、平度州,以及5个县。辖区范围约今之潍坊、青岛。

山东最东部的府是登州府,辖宁海州,以及7个县。辖区范围包括现在的烟台市与威海市。

清初上承明末战乱,时局动荡,人口减幅较大。山东人口相对较少,所以只设6个府,在顺治时期足够用了。但经过康熙六十年的发展,人口增长较快。到了雍正年间,原来的山东六府建置,已明显不够用了,必须给六府“减减肥”。

在雍正帝改元的第二年(1724年),雍正帝在山东升了很多直隶州。说明一下:直隶州其实就是府级行政建置,但一般来说比府略小一些,直隶于省。直隶州,一般是设在设府感觉太大、不设府又不行的地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很多直隶州后来都升了府。

比如原隶属济南府的泰安州,在划入新泰县、肥城县、莱芜县、长清县后,升为直隶州。十年后,也就是雍正十二年(1734年),泰安直隶州再升为泰安府,将原属兖州府的平阴县、东阿县划过来。一直到现在,泰安还是地级单位。

济南府原辖26个县,泰安直隶州划走5个,还是太多,接着拆。武定州升为直隶州后,划走了乐陵县、海丰县、阳信县。 武定直隶州与泰安直隶州同时升为府,是滨州市的前身,以及东营市的一部分。

经过多次瘦身,到了嘉庆年间,济南府还有十几个县,但至少比之前“苗条”多了。

兖州府也太大,同样要拆分。兖州府西部的曹州升为直隶州,下辖曹县与定陶县。雍正帝最后一年(1735年),曹州升府,辖县不断扩大。曹州府位于菏泽县境内,也就是现在的菏泽市区。

往东是济宁州,也升为直隶州。济宁直隶州面积很小,只辖嘉祥县、金乡县、鱼台县。不过,济宁州的驻地,现在是地级的济宁市区。而曾经的兖州府,则成了济宁市下辖的兖州区。

朝廷要保留兖州府,微山湖以东数县留在兖州,最东部面积过大,要拆。但这里有个情况。沂州县原隶属于兖州府,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雍正十二年升为府。沂州府把兖州府东部的费县、郯城县划过来后,面积却有点小。

只能牺牲青州府了。原属青州府的莒州,以及日照县、蒙阴县、沂水县划到沂州府。沂州府,就是现在临沂市(含日照市)的前身。

雍正年间的这次区划调整,基本上给山东的区划分布定了调。之后的乾隆朝,已不需要再对山东“大动干戈”了。只是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东昌府的临清州升直隶州,辖丘县、夏津、武城。

有变化的,主要是原来的直隶州,换个名头,称为府。在清朝灭亡前夕的宣统元年(1909年),山东共有十府:济南府、泰安府、东昌府、武定府、东昌府、登州府、莱州府、青州府、曹州府、沂州府。三个直隶州:临清州、济宁州,以及刚划出来的胶州直隶州(辖高密县、即墨县)。

进入民国后,府级建置撤销,取而代之的是“道”。由于局势的剧烈变化,民国时的山东区划,非常的复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