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先修德,德高人自寿。仁者寿,德润身,养生是标,德厚、仁慈是本,二者相辅相成。不由得,我又想起了传统文化里的一句话,它的意思是说身体很好的人,也会暴毙。我们更多强调的是身体健康,而我相信身心健康对一个人的影响更大。例如现在人们普遍重视体检,请问,它能查出我们的心理健康与否吗?中医有形神一说,我认为神与形相比较而言更重要,它起支配作用。我们现在有些人或许过多强调物质,忽视了精神,更加重视了吃穿,而对学习和修养重视不够。随着传统文化的普及率越来越大,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认识到:财是德之末,等很多诸如此类突出德的重要性的内容。试想在我们的爷爷奶奶那一辈人,他们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的事情,那时候有什么良好的生活方式可言,不是还有很多人长寿,照样活到90多岁;或者换个角度说,大家不妨看那些现在健在的90岁的老年人,他们是不是有很多都是德高之人。纵观现在,反倒是因为我们吃得过于好了,或者其它什么原因,高血压等一些疾病出现在很多年轻人身上,但是再怎么说,还是有相当比例的年轻人没有这些困扰,我们又可以看看他们是什么一种情况。我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年轻人,除了想着有良好的生活方式之外,还希望通过学习,让自己成为一名说话让人舒服,办事让人放心的人,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和忍让他人,谦卑做人,坚持学习和布施,细细想想这后者又是什么,不就是在培养我们有良好的德行吗?以上是我个人的看法,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启发,同时恳请您提出宝贵意见或建议帮助我成长。 |
|
来自: LDS551 > 《1.2.4/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