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声极易漏诊的腹痛——自发孤立性腹部小动脉(腹腔干、脾动脉)壁内血肿

 calisayu 2019-03-25

前期链接:一例“并不复杂”的腹痛,元芳你怎么看?没有看的童鞋建议先点进去看看,进行思考后再看本文,可能收获会更大。

昨天的病例发布后,很多童鞋参加了讨论。尽管俺事先就已声明此病例有坑,但果然还是有很多童鞋义无反顾的跳进了“急性胰腺炎”的坑里,不过俺不得不说,这个病例实在是太特么“高仿胰腺炎”了,都像这样的话,咱超人的日子简直就没法过了

首先,俺来分析一下为啥这个病例俺们错都能够错的“理直气壮”

一、病史基本符合:

患者中年男性,急性起病,剑突下疼痛。这三点都符合急性胰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

二、超声图像高仿:

胰腺形态饱满,回声不均匀:

当然,胰腺形态饱满和回声的轻度改变并不具备太高的特异性,仅凭这两点是不足以诊断胰腺炎的。但令人发指的是,这个病例还具有胰腺炎的“特异性”改变:胰腺周边的渗出性改变。

红线区域示网膜囊增厚

胰头周边脂肪组织回声增强(渗出样改变

我们知道,胰腺周边的渗出样改变对诊断急性胰腺炎具有极高的特异性,结合胰腺形态回声的轻度异常,以及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急性胰腺炎几乎是十拿九稳了。

可惜凡事皆有意外,追问出来的新病史使我们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后面打上了大大的 

“我早上起床的时候还好好的,觉得有点口渴,就喝了一大杯水,然后上厕所解了个大便,突然一下就疼的站不起来了,现在已经比先前好得多了”。急性胰腺炎发病固然很急,但通常还是有个起病过程,很少会有这种类似“从天堂瞬间跌落地狱”一般的主诉。

如此明显的疑点当然不能轻易放过,必须考虑其他的可能需要把我们目前掌握的情报再次进行整理了:

1、骤然急性起病的剧烈腹痛

可能的常见情况:胆绞痛、肾绞痛、胃肠痉挛、胃肠穿孔、动脉夹层等血管源性疼痛。

2、超声发现胰腺周边(腹膜后)有渗出性改变

同时具备这两点的病变

1、肾绞痛、胃肠痉挛基本可以排除。

2、胆绞痛:胆管结石可以引起这样的改变。再次对胆系进行扫查,患者胆囊及胆总管均无明显异常,仔细探查胆总管胰腺段也没有异常发现,基本排除。

3、胃肠穿孔、尤其是胃后壁以及十二指肠的穿孔理论上可以引起这些变化,但是胃肠穿孔引起的疼痛如果没有进行针对性治疗,通常会持续存在甚至加重,该患者疼痛反而逐渐缓解,似乎不太符合。但还是对胃壁及周边肠管再次进行了扫查,没有明显异常发现,故也基本可以排除。

4、动脉夹层等血管源性疼痛:对腹主动脉及其分支进行扫查,有阳性发现!

腹腔干似乎有血流充盈缺损,血流速度似乎也不对?

Scale加到最大仍然显示花色高速血流

脾动脉内也有发现

此时,该患者的诊断就呼之欲出了自发孤立性腹部小动脉(本例为:腹腔干、脾动脉)壁内血肿/夹层。

可能有些同学对“壁内血肿”这个概念还不太熟悉,那就让我们重新温习一下吧:壁内血肿是动脉夹层特殊类型,发病急,没有内膜撕裂口,无真假腔形成,临床症状和体征与动脉夹层相似。自发孤立性腹部小动脉壁内血肿不合并主动脉病变,多见于中老年男性临床表现为腹部突发剧烈疼痛,发病部位在腹腔干及其分支以剑突下疼痛为主;发病部位在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分支动脉的,疼痛部位以脐周为主。CT及超声可以发现病变血管周围的渗出样改变

及时发现并诊断壁内血肿我认为是非常有意义的。虽然这个病本身具有一定的自限性,很多人就算不治疗,往往也能自行恢复。但我认为它是身体对自身健康状态敲响的警钟说明血管可能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较严重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如果不注意的话,或许在不远的将来就会出现更为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在讨论中,有些同学使用了“动脉血栓”或是“动脉狭窄”这样的名词,我个人认为使用在此病例中不够准确。肠系膜上动脉血栓或者狭窄引起的腹痛,是由于肠道缺血引起的疼痛,与壁内血肿的急性撕裂样疼痛应该还是有所不同

事实上,随着大家对血管源性疼痛关注度的增加,我们发现壁内血肿并不罕见,除腹腔干之外,肠系膜上动脉也是经常受累的部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