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涨墨之极轨——王铎行书金山寺立轴

 昵称33569052 2019-03-25

下面是王铎的《金山寺立轴》,它的特点就是涨墨法的运用特别到位。所以本文的标题说它是“涨墨之极轨”

涨墨之极轨——王铎行书金山寺立轴

图1 王铎行书金山寺立轴

所谓涨墨是指过量的墨水在绢或宣纸上溢出笔画之外的现象。正统的墨法观念是“墨不旁出”,是不允许过量的墨溢出笔画之外的,认为这是一种病态。如果小学生学写毛笔字,出现这种情况,也会被老师指为病态的。这种溢墨的情况,大概就是古人所说的“墨猪”吧。但是,随着用墨实践的深入,用墨之法的丰富,发现这种墨在笔画中外溢的现象,也有它的审美价值。它妙就妙在,既保持笔画的基本形态,又有朦胧的墨趣,线面交融。书家对不是用墨的失控,而是主动运用这种墨水外溢的现象,把握得越来越准确,运用得越来越自如,这就超越了传统用墨之法,打破了它的禁忌,创造出新的用墨法,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涨墨法。久之,这种新的用墨法,又加入到用墨法的传统中去,丰富了用墨传统,以供我们取法和学习。在书法史上,王铎最擅长运用涨墨法,以此扩大了线条的表现层次,作品中干淡浓湿结合,墨色丰富,形成了强烈的视觉艺术效果。

先说王铎一般的涨墨法,见图2。

涨墨之极轨——王铎行书金山寺立轴

图2 《赠汤若望诗翰》局部

图2是《赠汤若望诗翰》的局部,其中“无”、“幡”、“夜”“铃”四字是涨墨写法,墨入纸后,很快沿笔、纸的接触点向外涨晕,使墨迹膨胀扩大。“无”、“幡”、“夜”“铃”四字重块的体积感与其余不涨墨字的空灵感(“从前误”等字处最为显著)相对比,使作品出现特有的艺术效果。了解过涨墨法的一般情况,再来讨论本文的主题——王铎行书金山寺立轴。为什么说它是涨墨法的极轨呢?此作的题款中虽说是“金山寺之二首”,实际上,两首四句的绝句,合起来,它正是一首七律,全篇正文共56字,涨墨的字就有二十字以上,几近半数。其中有的字,孤立起来是无法辨认的。这是从数量上说的。再从质的方面来说,由于他的笔力雄强,不涨墨的字写得苍劲老辣,挺拔有力的线条同多处的面块互为衬托、交相对比,也显得着实有趣。立轴金山寺诗的释文是:

大江鳌背拥金堤,解缆攀藤路欲迷;赤日常流孤寺外,白云只在暮山西。

层崖剥落残碑卧,古洞阴森怪鸟啼;卜筑中冷堪自老,何须更棹武陵溪。

金山寺之二首。王铎为皓老先生词宗正之,乙亥秋具草。

这幅作品是绫本,有两米多高,写于明崇祯八年(1635年),这时王铎43岁。作品章法上不计工拙地促长展短、疏密错落,倨势变态,组配从容、揖让自如。结体上或同体异形、同字异体,或行楷相杂、大小欹侧、姿态多变、和而不同。笔法具高度摇摆的动感,不主常故,出人意表。但此作最显著的特点还是“涨墨法”的深度应用。王铎的“涨墨”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就其金山寺立轴整张作品来看,其墨由湿渐干,由干渐枯,润燥相间,形成有节奏的变化。尤其是巧用涨墨来粘并笔画形成块面,造成点、线与墨块的对比,这就增加了它的观赏价值和艺术品读性。

涨墨之极轨——王铎行书金山寺立轴

图3 王铎塑像

本文标题点出此作是行书,但也有人说是草书,更有谓是狂草的。其气势若狂草,而结字用行书。为说明这特征,我们借用包世臣的话来解说。包世臣在《艺舟双楫》卷五《答熙载九问》中说:“……(杨凝式的)《新步虚词》,望之如狂草,不辨一字,细心求之,则真行相参耳。以真行联缀成册,而使人望为狂草,此其破削之神也。盖少师结字,善移部位,自二王以至颜柳之旧势,皆以展蹙变之,故按其点画如真行,而相其气势则狂草。”这一段文字,用来评说王铎的这一幅作品,是很恰当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