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和锡伯族是非常亲近的两个民族,至少我所在北京,锡伯族每年举办的西迁节,都会有很多满族同胞去庆祝。 满族和锡伯族有很多共同性。 我们知道,满族和锡伯族属于共同语言的民族,同以满语为自己的母语,当很多满族人遗失了自己母语的时候,担负起研究满语和传承满语的专家的锡伯族同胞。 我们知道各大语言都会因为居住地不同,会存在不同方言,满语和锡伯语的差距非常小,基本就相当是一些语言存在的方言差距。而有的方言差距就很大,比如生活的北方的人就很难能听懂粤语或闽南话等。这样说来满语和锡伯族的差距要比北方话和粤语、闽南话的差距小的多,完全可以自由交谈。 满族和锡伯族的很多姓氏是共同的,甚至存在一大家族,一部分被划分为满族,另一部分划分为锡伯族。如瓜尔佳、富察等满族大姓,在锡伯族中也是大姓氏,共同姓氏存在共同的祖先。 满族和锡伯族有共同的历史,锡伯族虽认为是鲜卑后裔,但可知道历史,却与满族其他各部息息相关,生活在共同的土地上。曾经存在的锡伯国和叶赫国、乌拉国等一样,属于女真范围的部族国家,之间发生很密切的关系。尤其瓜尔佳氏等双方共同的姓氏,而且在清朝,共同被编入八旗。可以说两个民族有着共同的祖先和历史。 满族和锡伯族在文化层面上,也存在很多共同或接近的地方,如前段时间说的抹黑节等,就是两民族共同的节日。爱好骑马射箭,游戏有嘎拉哈等。 满族和锡伯族有共同的宗教信仰,在传统的文化精神信仰上,两个民族共同的是萨满教或称为萨满文化,内容和内涵、仪式等基本相同。 应该说两个民族存在非常多的共同点,而且就锡伯族的历史来源,一直存在两种说法,一种是女真说,一种是鲜卑说。如果是按女真说,那么满族和锡伯族,就如跟赫哲族等一样同为女真后裔。 如果按鲜卑说,目前并无文字性的历史记载证实,也没有重大考古发现证实。主要还是依据族名等方面近似,来推理性论证。 根据2007年吉林大学古DNA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周慧教授的古人遗骸线粒体古DNA研究,证实现代锡伯族人群很可能是古代拓跋鲜卑的后裔。具体依据也就是检查结果是:2007年吉林大学人类考古研究所对古代鲜卑人的DNA与现代锡伯族作了采样比对试验,结果符合率达到42%的样本只有15列。虽然数字比较低,但是以其他民族为比对样本中,最接近鲜卑族的。 既然满族和锡伯族存在很多共同性,如果锡伯族真的是鲜卑族后裔,因为满族和锡伯族很多姓氏是共同的,那么也可以说,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鲜卑族后裔加入到满族,满族也可以把鲜卑的历史作为自己的历史一部分来研究了。 作者富察春兵 |
|
来自: 昵称55301288 >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