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姨妈带着薛蟠和薛宝钗浩浩荡荡的进京,他们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薛宝钗待选,只是半路生出了很多事故。薛蟠先是为了香菱而和冯渊闹了一场人命官司,贾家和王家两家联手为他摆平了这件事。后来薛姨妈为了和王夫人叙旧,在贾家住下了,时间一长,薛蟠被贾家的几个纨绔子弟带的更坏了,闹出的事一件比一件大,最终因为打死了裘都尉的儿子而把薛宝钗的待选资格给弄丢了。 但是我们知道,薛蟠出事儿的时候,贾家已经到了泥菩萨过江的地步,自身都难保了,薛蟠出事,四大家族根本不可能会和以前一样,拿人命不当回事儿。薛宝钗丢失待选资格,虽然是因为薛蟠的事儿引起的,但是这个时候,即便薛蟠不出事,薛宝钗也不可能会入选,薛蟠的事儿只是一个借口罢了,丢失待选资格其实另有原因。 我们知道,四大家族最终的败落是由于政治原因,当朝者不会因为自己一时的不快就把这些曾经赫赫扬扬的名门望族都毙了,败落是积累已久的爆发,是蓄谋已久的决定,并不是一时的喜怒哀乐所定的。所以我们看,江南的甄家先被抄,然后紧接着史家就开始抄家。王子腾虽然一直在升官,但是早就被调离了京城,京中的事他根本插不上手,属于明升暗降。然后薛家的买卖一直在亏损,即便是帮皇家买办也不行。 所以这样接二连三的灾难频繁发生,就是在说明,上面的风向已经变了,当朝者已经对他们这几家起了戒心。这时候他们能做的就是赶紧收敛自己的锋芒,免得被人抓住小辫子,引发更大的灾难。贾家因为有贾元春在皇宫里,所以是最晚败落的一家,因为有元春的牵制,皇帝就是想整贾家,也得顾及一点元春的面子。 而这个时候如果薛宝钗去竞选,很明显就是又多了一颗牵制皇帝的棋子,不管薛宝钗是被谁选上,如果要整治四大家族,薛宝钗的关系必然会成为棘手的事。所以既然上面对这几个家族起了戒心,想等待时机成熟的时候收拾他们,就肯定不会让这些家族里的人再和自己产生关系。所以薛宝钗这个时候无论如何是不会被选上的,薛蟠的事儿,只是正好给皇帝提供了一个罢免她待选的机会而已。 宫里已然有了一个元春,而元春肯定为了家里的事儿在宫里有一番动作,最终皇帝也是忍痛割爱舍弃了元春。所以这样的亲情悲剧既然有了先例,肯定就不会再重蹈覆辙,最起码不会紧接着就范。如果薛蟠不出事儿,上面肯定会另寻理由而取消薛宝钗的待选,因为红颜祸水这种事儿很难避免,如果薛宝钗倾国倾城,让人一见就倾心,但上面又因为政治原因而不能选她,那么看上薛宝钗的人会再次忍受这种割爱的悲痛。 所以既然要收拾四大家族,这种联姻的机率就会被降到最低,连看这一眼都不会看。所以薛蟠出事儿是早晚的事儿,薛宝钗丢掉待选资格也是早晚的事儿,四大家族接连灭亡更是早晚的事儿。薛蟠只是一个导火索而已,根本不是这件事情的主因。 |
|